《规划纲要》描绘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路线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53:42
《规划纲要》描绘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路线图”
2010年05月08日 17:09:29  来源: 新华网综合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核心提示: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议指出,未来十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会议强调,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5月6日,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学生在上课。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优先”
教育优先发展比一万亿GDP更重要
教育优先发展应成为全社会共识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月5日,在西北政法大学举办的揭幕赛上,反方辩手在发言。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规划纲要》核心是育人为本
学生成绩重要还是育人重要 教师热议兼顾不易
中学阶段育人应该排在教书前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总体思路探析│教育优先发展应成为全社会共识│改革进入深水区│扭转教育不公局面
教改纲要起草组成员:公款消费高致教育经费难提高
2010年05月08日 07:06:41  来源: 东北网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历时一年零九个月,易稿数十次,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纲要》)一获通过,便引起广泛关注。
昨日,记者就《纲要》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专访《纲要》起草专题组成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
《纲要》亮点:从国家标准到以人为本
记者:您认为《纲要》最大的亮点在哪儿?
储朝晖: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个是从起草《纲要》的工作方法上看,我们广泛征求了意见。1949年以来,很少有其他重大教育决策,经历过这样的过程。让民间的想法和看法反映上来,这是最大的亮点。
另一方面,从内容看,强调以人为本是亮点,以前都是只强调以国家的标准衡量教育。此外,还强调了科学发展,遵从教育内在发展规律,这两点如果贯彻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作用将非常大。
话题1
高考:学校分三六九等 会造成悲剧
记者:《纲要》中提到了要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目前,我们仍是“一考定终身”,这种现状究竟该如何改革?
储朝晖:简单来说,现在的高考制度问题在于权力过于集中,这种状况一定要改变。应该让高校和考生双方来选择,两者形成“恋爱”关系: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找学校,学校根据优势专业吸引学生。这样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记者:怎样才能做到双向选择?
储朝晖:要把权力放开,国家可以统一组织考试,但是录取哪些学生由学校来决定,学校可以设置面试环节。还有,不要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造成许多悲剧。目前的教育,没有从人的成长发展角度去考虑,而是把它作为考核政绩的指标。
记者:权力一旦放开,是不是也会有新的问题产生?
储朝晖:许多人确实有这样的担心,权力放开之后,是否能够保证录取的公平性?
一旦改革之后,肯定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总的来说,会是利大于弊,用所有考生的解放换一个尚待完善的机制是值得的。
新华调查:甘肃会宁兴起"陪读潮" 农村教育暴露新课题
2010年05月08日 15:32:48  来源: 新华网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新华网兰州5月8日专电 新华调查:甘肃会宁兴起“陪读潮” 农村教育暴露新课题
记者朱国亮、梁强
近年来,“陪读风潮”在甘肃一些乡村逐渐兴起,一些农村家庭甚至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不惜代价到县城、乡镇租房陪读。
在扶贫工作重点县甘肃会宁,陪读现象尤为突出,一些学校周围已然形成较大规模的“陪读村”。农民缘何热衷陪读?如何看待这股“陪读风潮”?记者近日以会宁为重点对农村陪读风潮进行了调查。
农村“陪读风潮”兴起并趋向低龄化
距离会宁县一中不远的居民区,一排排新修建的二层红砖瓦房,仿佛一座庞大的村落,当地群众告诉记者,这里就是会宁县一处很有名的“陪读村”。
沿着窄而深的巷道进入一户院落,记者随机采访了来自会宁平头川乡双头村的貟焕录老人和他的老伴。已在会宁县城陪读了4年的两位老人,先是陪同大孙子在县城一初中补习,孙子考上会宁一中后,又继续陪读了3年。
“陪读到几时不好说,还有一个孙子在上高一,一个即将上高中。”69岁的貟焕录说,“只要身体不垮,恐怕还得陪上几年。”
貟焕录租住的院落共有9个房间,已租出的7间住的都是陪读户,一户一间。貟焕录租的房也就10平方米左右,用木板搭了两张简易床,大床睡三个人,小床睡一个人,门边搭有炉灶,吃饭睡觉都在这间小屋内。记者注意到,由于房间小,没有书架、课桌,孙子的课本、复习资料不得不垫在褥子下。
“陪读从什么时候开始,县城有多少家长陪读,我们没有进行过调查,但这种现象在周边许多地区都有。在会宁县一中、二中两所高中学校附近聚集的陪读家长较多。”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张贵荣说,“从我们日常了解的情况来看,一般是母亲租房看孩子,父亲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也有不少是爷爷奶奶到县城租房陪读。有的陪读母亲还兼职打点零工。”
记者调查中发现,陪读现象不仅在高中学生中很兴盛,而且已开始在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出现。来自会宁大沟乡的徐秀丽就彻底放弃老家的一切,陪同一对儿女在县城读书,现在女儿上初一,儿子上小学。会宁县幼儿园园长薛玉霞告诉记者,幼儿园里969名幼儿中约有五分之一来自农村,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在城里定居、务工还是纯粹陪读则不得而知,不过这所幼儿园早中晚必须家人接送孩子。
在一些乡镇陪读现象同样存在。刘寨乡是会宁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距县城100多公里,刘寨乡乡长张旭介绍,最近几年乡政府所在地租房也很紧张,主要是周边村庄的家长陪读租房,现在全乡约80%的小学生集中到了乡中心小学。刘寨乡陈庄村村支书王鹏举告诉记者,全村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在乡镇或县城陪读。
《规划纲要》描绘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路线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解读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解读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解读-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解读z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解读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系列报道之二十九:严隽琪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 《规划纲要》征文显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受关注_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_中国大学...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系列报道之三:人民日报社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 对教育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调研 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发布 提出2020年普及高中教育 商学院学生形式与政策教育报告会——我国教育改革“路线图”《纲要》解读 认真学习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教学动态-重庆第一中学-...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 盐城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_中国江苏 省政府正式发布《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盐城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_中国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