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西化”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9:21
重新认识“西化”
发布时间:2010-01-06 文章来源:投稿 文章作者:刘立群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许多城市这几年越来越流行过“洋节”,特别是最大的“洋节”即圣诞节。追捧“洋节”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一些思想僵化的人对这种“西化”之风忧心忡忡,甚至谈虎色变。国学爱好者们对“洋风日盛”也痛心疾首、深恶痛绝。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应当区分开“西化”与“全盘西化”。“西化”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日常用品、装束穿戴,大至各种思想和制度。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有许多特点和优点,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因循守旧,所以西方文化能够从传统文化发展为现代文化并且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文化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即所谓“西化”具有某种必然性。而由于西方以外各国的情况有很多差异,所以全盘西化显然并不可取,也几乎不可能。此外,西方创造出来的东西也并非一切都好、都可取,各国在对外开放或者说“西化”在带来有益东西的同时也难免会带来不好的东西,但不应因噎废食,把“西化”给妖魔化,视之为洪水猛兽。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永远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各国及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等都在相互交流和影响。现在早已没有纯粹的“西方文化”或纯粹的“东方文化”,任何文化都已经是相互混杂,难以绝对区分彼此。通常所说的“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严格说应表达为“西方传统文化”和“东方传统文化”,其界限本来就是相对的,虽然有不少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更不必说自一百多年来,尤其是自这二三十年来,东西方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差异在趋于缩小。
也可以说,一方面世界文化继续保持其多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各国、各民族文化也都在相互影响甚至相互融合。这种情况没什么可怕的,更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数典忘祖固然不可取,但抱残守缺同样不可取。把东西方文化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把“西化”视为“资产阶级化”或“资本主义化”更是十分可笑的极左思潮的产物。
西方所说的“东方”曾经范围很广,包括“近东”、“中东”和“远东”等。其实,西方文化也吸收了许多东方的元素,可以说是被“东(方)化”。例如印度-阿拉伯数字本来源自于东方,在西方流行之后再随着西方率先走遍全世界而逐步通用于全世界。
中国所说的“西方”也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交通不断发达而不断向西延伸。先秦时所说的“西方”主要指今日西北地区;唐僧去“西天”取经则是去印度;明末利玛窦来华后,中国人把欧洲称为“远西”,以别于过去把中亚、印度等称之为“西方”。佛教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它自东汉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说中国文化或多或少被“佛教化”即“西化”了,另一方面佛教本身也或多或少被“中国化”了。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自近代以来的西化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中国汉族男子在满清入关之前是蓄发,在清朝时被迫留辫,但在清朝灭亡后并没有恢复清朝之前的蓄发风俗,而是接受了来自西方的剪短发习俗,这不仅是为了追求新潮和时尚,而且还因为留短发省事,并且显得干净利索。这说明西式短发有很多优点。而中国的成年女子也很快接受了来自西方的剪短发或烫发等各种发型,而不再一味是婚前留辫、婚后留发髻等老式发型。这些都显示出中国人、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并非盲目排外。另一突出例证是青岛一座宗教建筑内同时供奉着儒、释、道、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五种宗教,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国在50年代时曾经几乎全盘学习苏联,堪称“苏化”。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为“西化”,因为苏联的核心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而且苏联文化(俄罗斯文化)与作为西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欧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所全盘实施的马恩学说也是来自于西欧。这也是某种“西化”。只不过由于马列学说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经受不住人类进步的考验,因此自冷战结束以来其影响力明显下降,而其有价值的内容也已或直接或间接成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参见笔者在“学说连线”中的一系列文章)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指不同国家之间的情况,而且越来越指一国之内的情况。比如,西方各国的中餐馆越来越多,中国厨师带去了地道的中国风味。而中国的西餐馆及各种外国餐馆也越来越多,人们不用走出国门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国的美味佳肴。中国人过洋节、外国人过中国节日的情况也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不稀奇,更没有什么可以担心害怕的。可以说,全人类文化的大交流、大学习以及大创新对整个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所带来益处会远远大于某些弊病,也会打破不少人抱残守缺、目光短浅的保守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