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有重大认识突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20:1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有重大认识突破
博主:安庆仁  发表时间:2010-03-29 18:12:05
  一、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三个多月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及实现的途径做了非常具体的阐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仅有两字之差,但含义和性质却有天壤之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后续,也就是说,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后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却没有相应的改变,结果唯利是图的私人企业主就把企业变成了纯粹的赚钱工具:竭泽而渔、毒害环境、敲骨吸髓。由之,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本就粗放的生产模式便被成倍的放大了。事实上,这既是中国经济几十年来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原因,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不可避免的宿命。稍好一点的是美国,自钢城匹兹堡兴起,到1980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美国城市才再次见到碧水蓝天;而英国就比较不幸,工业革命开始不久泰晤士河就被污染了,然后直到1970年,英国人在泰晤士河里才发现有一头鲨鱼逆流而上,这期间足足经历了三百年。 上个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迫经济转型,实质上就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以替代成本成倍增长而利润微乎其微的传统制造业,用中国人的话说,这其实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发挥金融、税收的杠杆作用,政策较多的向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金融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倾斜。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鼓励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产品换代、循环利用、技术开发、产业整合、物流便捷等等,从而变各自为政的粗放型经济为精益求精的集约型经济。但无论怎么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对政治的影响仅仅停留在量变层面而不会产生质的改变,至于社会体制、人的价值观基本上跟原来相同。诚然,不无暴利性质的新兴产业,会让工人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这不等于说劳动与报酬的关系更加合理,而是更加不合理了,因为新兴产业的工人创造的利润与其所得之比,相对来讲,远远小于过去。 中国跟美国走的大致是同一条路子,区别在于,美国用新兴产业替代了传统制造业的同时,加大了对国民提供福利保障的力度,所以美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体上还是成功的,尽管劳资双方的不平等加深了,也就是工人的相对工资在下降,但由于工人的绝对工资有很大增长,所以尽管转变的仅仅是经济增长方式而无关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但美国社会矛盾还是得到了较大的缓解。另外,传统制造业外移后,美国的自然环境得到了迅速改善,如今有形的污染在美国已经基本不存在。但中国不是这样,中国的做法是,在保留并扩大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在其他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诸如把房地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把证券和银行变成真正的金融产业、医疗、教育事业产业化等等。单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行动是成功的,1997年GDP74772亿人民币,2009年GDP335353亿人民币,翻了4.5倍。但矛盾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成果并没有让民众分享,而民众反而还要负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成本,其结果是:老百姓买不起房子、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与此同时,由于传统制造业不改粗放经营的模式,并且传统制造业的规模还在日益扩大,竭泽而渔、毒害环境、敲骨吸髓就益发严重。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是什么 经济发展方式,要想领会这句话的含义,先必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发展”这两个概念各自都有什么含义。 按照《逻辑学》给定的答案,增长是数学概念,是指连续发生的某种存在(虚无本身也属于一种存在,否则便不会有虚无),在每一单位时间里以固定或可变增加值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从这个解释看,在政治层面“增长”是中性的概念,并不涉及社会体制、思想观念以及人类行为模式的改变,或者说,“增长”本身并没有政治动机,无论经济怎么增长,社会依然会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因为,这种增长既不会破坏旧有的社会分配格局,也不会触犯旧有的法统和旧有的权力体制和官僚体系。 “发展”一词是哲学概念,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广袤的外延,但是,即便有这些条件,也不足以满足“发展”这一概念的需要,因为“发展”的内涵包罗万象,仅强调内涵“丰富”是远远不够的;外延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仅强调“广袤”并不足以满足“发展”这个概念的需要,还需要提供至少两种支持,一是“四维”支持,即时间与空间层面足够大,二是需要思想观念的支持,我们所以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实质是强调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才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这个因素参与,不要说发展无从谈起,即便是一般性质的改变都很难,因为在实现发展的所有因素中,其他因素都是被动的、呆滞的,只有人的思想观念才是主动的,积极的,是核心和灵魂。简而言之,发展是统筹发展,离开统筹这个前提,谈不上发展,或曰所有的发展都只能是也必须是统筹发展,概括成一句话:发展是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出多领域,还要涉及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正因此,《逻辑学》上明确指出,发展是指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这句话概括的相当准确,用我们的观点理解,发展的目的就是让旧事物死亡让新事物诞生,诚然也可以理解成改变物质或事物的性质。 “发展”如果用纯粹的哲学原理阐述:发展是使真理在深度与广度上更多的变为现实,是使抽象的、观念形态的真理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真理,是使具体事物提高真理的含量。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事物对立、转化、统一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事物内部各要素的配置得到优化,事物与外部事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从而使事物存在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提高。追求发展,就是事物在追求提高促进和谐的功能和提高存在的价值,本质上是新陈代谢,——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无须赘述,当我们弄清了“发展”这个概念,对“经济发展方式”就有了深刻的领会,所谓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社会体制,本质上则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正因此故,每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必然的要造就一个相应受益的群体,例如:49年以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地主资本家吃亏,工人农民相应受益;再例如: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工人农民吃亏,地主资本家相应受益。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讲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此前那两种转变即“不是你就是我的”的对立模式截然不同,这里所讲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构建一个双赢的模式,一方面,这个模式承认差异,也就是说并不否定市场经济体制;但另一方面,它坚决反对没有限制的差异。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生产关系层面而言,是要尽最大可能的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通俗点说,地主资本家有钱赚,工人农民活的有尊严。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重大认识突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虽然这不是要退出市场经济模式,而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我们明显的发现,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非一脉相承的关系,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强调扩大差异,拉开距离,不仅收入拉开距离,在人的主体权利方面,人与人之间也要拉开距离。毫无疑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想用距离给后进者造成危机感,从而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奋力追赶先进者,进而实现共同富裕。但是科学发展观认为,社会应该和谐,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是客观事实,但这种距离不能被无限放大,不能任其发展,而是应该逐渐缩小。同时科学发展观也不认同用社会分层的方法催人奋进的行为,这不但无助于社会的进步,也许会适得其反。 第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人的成功看成纯粹个人奋斗的结果,所以它主张放弃一切社会责任,建立一个没有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机制的社会,正因此故,当改革走过三十年的路程之后,人们惊讶的发现,悄然间中国进入了一个任穷人自生自灭的时代。科学发展观与此相反,它认为,个体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现实的社会里,不应该过分夸大个体能力,因为在个体追求成功的路上,诸多的外在因素并不一定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也许这些外在因素恰恰成为其阻力,所以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必须为个体提供必要的帮助,而绝不能袖手旁观,让起点不同的个体在并不公平的社会参照同样一种标准竞争。 第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张有水快流,科学发展观主张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 第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反对反大锅饭主义,故而在社会发展上主张政策倾斜,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观当然也反对绝对平均主义,但同时也反对极端化倾向,所以它主张协调发展,主张兼顾、主张互惠。 …… 总的来看,科学发展观更接近于一种全新的理念,虽然在时间上看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承前启后的性质,但从核心动机上分析,则完全不是一回事,尽管在小平理论中的确谈到,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共同富裕的社会,但这个社会仅仅是一种美好的远景规划,因为它给定的那个社会,前提是物质极大丰富。科学发展观则明显不同,他认为,国民有权利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不必非等到中国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而是应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让国民同步来分享,换句话说,科学发展观是把小平理论中畅想的那个社会当成立足点和着眼点来对待。就这个意义而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剥离出来,使之自成体系,否则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完成的贯彻。参考链接:http://anqingren.bokerb.com/?do=blog&event=view&ids=9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