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与周、蒋见面的背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03:13:47
“西安事变”与周、蒋见面的背后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扣住蒋介石,使蒋“攘外必先安内”的布署彻底失败。此后,张学良在共产党眼里是民族英雄。
 
 
以往的宣传告诉人们,“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合作,促成蒋介石的全面抗战。但没有这次事变,蒋就不会抗战,就会降日,中国就会重蹈满清入关的复辙吗?
 
 
1931年日本人为什么敢“9.18”?中国一团乱麻,一盘散沙了。东北一死张大帅,剩下个花花公子。江西,国共两党拳来脚去,正打得死去活来。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这正是“9.18” 试探着往前走的好机会。
 
 
1931年沈阳北大营炮声一响,中共为什么不提国共二次合作,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呢?你这时侯提,蒋一同意,长征就不用遭人围追堵截,就不用爬雪山,过草地了。虽然,蒋未必同意。
 
 
反过来说,“9.18”事变后,蒋百万大军北上,全力以赴对付日本人,中共会不扩大苏区,不扩大根据地,跟着国军后面或离它远点,但也北上抗日吗?
 
 
这些都是假设,似乎没什么意义。但这些假设直接涉及蒋介石为什么百万大军围江西。蒋为什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
 
 
明亡时,满清是怎么兴的?兴在李自成将大明厮咬得差不多了,人家上来只补了几脚而己。
 
 
咸丰时,西方列强为什么那么霸道?大清也让洪秀全厮咬得快站不住了。当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为什么出了李自成、洪秀全?
 
 
“西安事变”中共没同张学良一块合计杀蒋,源于共产国际的命令。不然,蒋介石从西安难走了。实际上捉蒋后,张学良下一步不会走了,延安也乱哄哄了,杀蒋中国必乱这步棋,是人家前苏联看明白的。
 
 
于是,周恩来跟在张学良旁边见了蒋介石。便有了周恩来1936年12月25日19时发给中共中央的电文:
 
 
“蒋已病,我见蒋,他表示:
 
 
子、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
 
 
丑、由宋(美龄)、宋(子文)、张(学良)全权代表他与我解决一切(所谈如前)。
 
 
寅、他回南京后,我可直接去谈判。”
 
 
这些,统统是蒋介石的态度。周恩来代表延安都说些什么?没有了。应该还有很多的,但没有了。
 
 
我们所知道的是:蒋介石后来追悔莫及,发誓再不与中共合作,当然,恨不能一枪毙了张学良,但他没有。
 
 
一切都历史后,蒋、毛、周都走了。时值上个世纪90年代,张学良刚往大陆看了两眼,这边人和信就上去了。
 
 
这么多年了,张老先生能不能说说当年蒋、周见面后都说了什么,老先生守口如瓶。
 
 
“你问到这个事情,很尖锐的事情。我简单说一句话,就是请你不要往下再问我这个事情。不单是我在场,周恩来见蒋先生是我领他去见的。”
 
 
“对不起,我不能往下讲。我很不愿意回答这个主要的问题。简单说,请体谅我的苦衷就是了。”
 
 
有记者问:“宋美龄的回忆录中写了当时宋子文、宋美龄和周恩来三人会谈的情况,您知道他们都谈了些什么吗?”
 
 
张学良说:“当然知道,我就在那里。关于谈话的内容,对不起,我不能讲。当然我也能找个借口,说我忘了,但我不能那样讲。”
 
 
“我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请你们体谅我的苦衷。……我也不愿意伤害人。如果我在这里全都说了,就会伤害许多人。”
 
 
蒋、周之间,宋美龄、宋子文、周恩来三人之间都谈了什么,以至宋美龄不说,张学良也不说?张说了会伤害谁?现在,这些再没人知道了!
 
 
叶落归根,人老思乡,大陆这边沸沸扬扬准备好了,就等着张学良回来了,张却说啥也不回来,借口是身体不好。但张有时都能麻将桌上摸几把,身体不好吗?
 
 
虽然,张的心思有了变化,但这边工作还得做。
 
 
当庆祝张学良的生日感恩会上,有人向他转交一对印有周恩来、邓颖超头像的情侣表时,他用视力极差的双目凝视着这对情侣表,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他是否想起了周恩来对他的八字评价: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张老先生还想起什么,没人知道了。
 
 
几十年后的张学良早己不是当年的张学良了。皈依基督后,他在主的面前没少忏悔吧?
 
 
1998年张学良在他的98岁生日感恩会上说:
 
 
“今天是我98岁生日,我应当感谢赞美我的主耶稣基督。这么多年来,主赐我身体健康、平安喜乐,也能常去教堂主日崇拜,主的恩典真是数说不尽,感谢不完,我还有什么话可以说的呢?太阳还存,月亮还在,人要敬畏他,直到万代。
 
 
他的恩典够我用,他的恩典够我用!
 
 
我要敬告大家,应当快来信耶稣,得永生。
 
 
他的恩典够你用的。阿门!”
 
 
 
2008.8.3
 
 
材料引自 王朝柱《说不尽的张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