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贪官潜伏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46:37
来源:《西安晚报》
网上有句流行语:“带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它可能是鸟人。”此话正符合伪装贪官。去年,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落马,其贪腐3000多万元的数额、6000万元的受贿目标以及长达20年的贪腐时间,令人惊讶。叶树养何以长腐不倒?当地的监督机构怎么了?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贪官潜伏”也一时成为流行语。
贪官潜伏期变长
像叶树养这样长期潜伏的贪官,并非孤例。河南省水利厅原厅长张海钦,利用其曾任河南省商丘市委副书记、周口市市长、省水利厅厅长等职务,先后400余次非法收受贿赂人民币633.8万元、美元9.8万元。另有来源不明的人民币572万余元、美元7万余元。其贪腐时间近14年。
江苏省盐城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祁崇岳,表面上一日三餐常常是稀饭馒头,长年穿着一身灰色布衣,家里的家电价值不超过两万元。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然而事实截然相反,从查实的1988年第一笔受贿算起,直到案发的1999年的最后一笔,他的犯罪次数多达25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300多万元。其贪腐时间长达11年。
以上案例比较极端,从近年来媒体公开曝光的情况来看,贪腐期长达七八年已较常见,一些贪官潜伏期越来越长已成不争事实。
何为贪官潜伏期?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过勇认为,贪官潜伏期指的是一个腐败官员从开始进行腐败行为到腐败行为被发现期间的时间跨度。
腐败潜伏期是衡量官员腐败程度的一项尺度,不可不察。过勇根据对公开报道的落马官员的抽查分析,得出了一个大致的结论:在中国经济改革和转轨过程中,腐败潜伏期在逐渐增加。从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贪官的潜伏期平均在2至3年,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前期,腐败潜伏期大幅度攀升,平均达到了5至6年。
这个数据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四川省纪委一名从事了20年办案工作的专家表示,根据这么多年来的亲身办案经历,确实感觉贪官的潜伏期在变长,近几年来腐败官员一般潜伏时间在3到8年之间。法制日报也报道过一个数据:近年被调查的省部级干部犯罪案件中,平均潜伏期为6.31年,最长的达14年。
能够看出潜伏年限的贪官,是已落马的贪官,至今仍在潜伏的,便难以得出其潜伏年限。
潜伏愈久危害愈甚
贪官潜伏期越长,危害越大。首当其冲的危害便是敛财不止,越潜越贪,越贪越多,致使国家人民财产大大受损。
现在曝光的大案要案,动辄千万上亿。叶树养涉案3000多万元,张海钦涉案1200多万元,更有陈同海涉案近2亿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贪官均是多年多次贪腐。四川省纪委的那位办案专家指出,为什么现在不少官员曝出的贪腐金额特别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财富基数变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贪官日积月累潜伏长了,新账老账一起算,贪腐金额往往很大。
贪官潜伏,问题未曾暴露,还造成“边腐边升”、“越腐越升”的恶劣局面,而其官位越高,危害越大。
叶树养贪腐20年,不仅没有被查出问题,反而平步青云,升迁至韶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甚至还当上了“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考核工作组”组长。
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在1991年至2006年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841万余元。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平步青云的仕途,直至当上安徽省副省长1年后,才因一些群众的不懈举报而案发。
由于潜伏期越来越长,贪官可以非常从容地处理贪得的财物。不少潜伏贪官为自己做好了暴露后的准备——将赃款转移海外。
贪官狡诈并非不露痕迹
贪官能长期潜伏,既有主观的伪装技巧和腐败隐蔽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而一些贪官的伪装术的确麻痹了民众和监督机关。
福建省连江县原县委书记黄金高就是个中高手。2004年,他在人民网发表的文章《防弹衣为何穿了6年》引起轰动。文中他说自己在反腐中顶着无数压力,“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查处腐败”,以至于不得不6年穿着防弹衣抵御随时可能的袭击,被称为“穿着防弹衣的反腐英雄”……然而时隔不久,黄金高就被查出在1993年至2004年担任各种领导期间,受贿合计人民币500多万元。黄金高着实忽悠了广大民众一把。
而四川省原交通厅厅长刘中山多次把前来行贿者轰出大门,一时传为佳话。但他与副厅长等三人合谋,仅一项就贪腐1000万元。此外还有被称为“大侠”的“慈善贪官”穆新成,曾经的“打黑英雄”文强,“明星市长”许宗衡等都曾是许多人印象中的好官能吏。
不论贪官如何狡猾地潜伏,雪上鸿泥,雁过留痕,既是贪官,就其表象特征,必有种种贪迹可循。
潜伏贪官缘何难倒,相关部门值得警醒。
网上有句流行语:“带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它可能是鸟人。”此话正符合伪装贪官。去年,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落马,其贪腐3000多万元的数额、6000万元的受贿目标以及长达20年的贪腐时间,令人惊讶。叶树养何以长腐不倒?当地的监督机构怎么了?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贪官潜伏”也一时成为流行语。
贪官潜伏期变长
像叶树养这样长期潜伏的贪官,并非孤例。河南省水利厅原厅长张海钦,利用其曾任河南省商丘市委副书记、周口市市长、省水利厅厅长等职务,先后400余次非法收受贿赂人民币633.8万元、美元9.8万元。另有来源不明的人民币572万余元、美元7万余元。其贪腐时间近14年。
江苏省盐城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祁崇岳,表面上一日三餐常常是稀饭馒头,长年穿着一身灰色布衣,家里的家电价值不超过两万元。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然而事实截然相反,从查实的1988年第一笔受贿算起,直到案发的1999年的最后一笔,他的犯罪次数多达25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300多万元。其贪腐时间长达11年。
以上案例比较极端,从近年来媒体公开曝光的情况来看,贪腐期长达七八年已较常见,一些贪官潜伏期越来越长已成不争事实。
何为贪官潜伏期?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过勇认为,贪官潜伏期指的是一个腐败官员从开始进行腐败行为到腐败行为被发现期间的时间跨度。
腐败潜伏期是衡量官员腐败程度的一项尺度,不可不察。过勇根据对公开报道的落马官员的抽查分析,得出了一个大致的结论:在中国经济改革和转轨过程中,腐败潜伏期在逐渐增加。从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贪官的潜伏期平均在2至3年,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前期,腐败潜伏期大幅度攀升,平均达到了5至6年。
这个数据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四川省纪委一名从事了20年办案工作的专家表示,根据这么多年来的亲身办案经历,确实感觉贪官的潜伏期在变长,近几年来腐败官员一般潜伏时间在3到8年之间。法制日报也报道过一个数据:近年被调查的省部级干部犯罪案件中,平均潜伏期为6.31年,最长的达14年。
能够看出潜伏年限的贪官,是已落马的贪官,至今仍在潜伏的,便难以得出其潜伏年限。
潜伏愈久危害愈甚
贪官潜伏期越长,危害越大。首当其冲的危害便是敛财不止,越潜越贪,越贪越多,致使国家人民财产大大受损。
现在曝光的大案要案,动辄千万上亿。叶树养涉案3000多万元,张海钦涉案1200多万元,更有陈同海涉案近2亿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贪官均是多年多次贪腐。四川省纪委的那位办案专家指出,为什么现在不少官员曝出的贪腐金额特别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财富基数变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贪官日积月累潜伏长了,新账老账一起算,贪腐金额往往很大。
贪官潜伏,问题未曾暴露,还造成“边腐边升”、“越腐越升”的恶劣局面,而其官位越高,危害越大。
叶树养贪腐20年,不仅没有被查出问题,反而平步青云,升迁至韶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甚至还当上了“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考核工作组”组长。
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在1991年至2006年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841万余元。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平步青云的仕途,直至当上安徽省副省长1年后,才因一些群众的不懈举报而案发。
由于潜伏期越来越长,贪官可以非常从容地处理贪得的财物。不少潜伏贪官为自己做好了暴露后的准备——将赃款转移海外。
贪官狡诈并非不露痕迹
贪官能长期潜伏,既有主观的伪装技巧和腐败隐蔽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而一些贪官的伪装术的确麻痹了民众和监督机关。
福建省连江县原县委书记黄金高就是个中高手。2004年,他在人民网发表的文章《防弹衣为何穿了6年》引起轰动。文中他说自己在反腐中顶着无数压力,“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查处腐败”,以至于不得不6年穿着防弹衣抵御随时可能的袭击,被称为“穿着防弹衣的反腐英雄”……然而时隔不久,黄金高就被查出在1993年至2004年担任各种领导期间,受贿合计人民币500多万元。黄金高着实忽悠了广大民众一把。
而四川省原交通厅厅长刘中山多次把前来行贿者轰出大门,一时传为佳话。但他与副厅长等三人合谋,仅一项就贪腐1000万元。此外还有被称为“大侠”的“慈善贪官”穆新成,曾经的“打黑英雄”文强,“明星市长”许宗衡等都曾是许多人印象中的好官能吏。
不论贪官如何狡猾地潜伏,雪上鸿泥,雁过留痕,既是贪官,就其表象特征,必有种种贪迹可循。
潜伏贪官缘何难倒,相关部门值得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