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锡娟朗诵魅力打动河源观众 - 新华网广东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0 22:12:21
姚锡娟朗诵魅力打动河源观众 http://www.gd.xinhuanet.com | 来源: 河源网 | 时间: 2010-05-28 16:17 | 收藏本文

朗诵到动情处,姚锡娟双眼含泪,声音哽咽。

    上月底,河源理工学校大会议厅内,讲台下,600多位观众平心静气、全神贯注地倾听;讲台上,年近七旬的姚锡娟正在声情并茂地朗诵《红楼梦》第七十七回选段——“宝玉探晴雯”。

    “(晴雯)忽闻有人唤她,强睁双眼,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朗诵到这里,姚锡娟轻轻哽咽了一阵,“我只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轻咳起来,用咳嗽代替了书中的“接着便嗽个不住”原文。

    今年69岁的姚锡娟,发出来的却是十来岁的病睛雯甜美而娇怯的声音。

    这一段晴雯的凄惨境况,与宝玉的“万箭攒心”之痛,姚锡娟虽是“照本宣科”,但她却以出色的朗诵技巧,让人似乎看到了一幅幅真切的画面,不自觉地将心揪了起来。

    “……宝玉这才去了。”屏息静气的观众见姚锡娟停止了朗诵,才从悲伤的情绪中醒来,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是姚锡娟朗诵艺术讲座的起始部分。姚锡娟说,朗诵这一段是让观众们——市委副书记龚佐林,以及市朗诵艺术学会会员、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师、部分播音员主持人感受朗诵的魅力。

41岁的“大岛幸子”

    姚锡娟出生于1941年8月,1981年涉足影视译配工作,以《排球女将》、《海蒂》、《血疑》等为代表作,当时41岁的姚锡娟用声音塑造了6岁的海蒂、14岁到17岁的小鹿纯子、17岁的大岛幸子,迷倒了全国许多电视观众。姚锡娟的名气,便在那时响彻了全国。

    1985年,姚锡娟应中央、山西、安徽、广东、广西、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之邀,首次在我国播讲全本古典长篇名著《红楼梦》。节目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优秀文艺节目奖”。如今,在网络上还能搜索到姚锡娟的《红楼梦》朗诵。

    为《血疑》配完音后,姚锡娟身体一直不好,此后便将工作重心放到了文学作品的朗诵上。录制了《屈原》、《桃花扇》、《项链》、《白雪公主》、《杨开慧》等许多广播剧,朗诵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课》、《宝玉探晴雯》、《致橡树》、《只因为我是一个青年团员》、《春江花月夜》和《望海潮》等中外文学名著名篇。2000年,录制了CD《李清照诗词选》。2004年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出版了《回眸一笑》——姚锡娟艺术语言欣赏CD十张,共五大部分。

“我会经常来河源的”

    “我认识到对语言的感觉是在高中时。”姚锡娟说,那时候,语文、英语老师几乎每堂课都喜欢叫姚锡娟来朗读课文,姚锡娟一度觉得烦,不久便很感谢老师给的机会,知道一定是自己朗读起来很好听,老师才会这样做。于是对语言艺术开始慢慢有了感觉。

    高中毕业后填志愿,受都德《最后一课》的影响,里面说到法语是世界上最好听的语言,姚锡娟于是想攻读法语,但最后与法语擦肩而过,幸而后来一直与语言艺术结缘。

    在座谈会上朗诵完《宝玉探晴雯》后,观众们依然沉浸在她营造的氛围中,感受着她给大家带来的艺术享受,都希望她能再朗诵一些文学作品。

    对河源这个中小城市颇有感情的姚锡娟微笑地说:“今后,我会经常来河源的。”

    座谈会上,姚锡娟还给观众介绍了朗诵的手段和方法,如重音、停顿、语气及节奏的变化、气息的运用等,包括动作、眼神的运用。

    最后,姚锡娟意味深长地说:“要朗诵好文学作品,还得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希望大家能沉下心来多读经典,因为朗诵与文学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