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文摘:九一三事件中小人物的命运(3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06:05
(2009-08-29 07:06:41)
标签:九一三事件
专机
机组
《红色娘子军》
舒云
沙河机场
杂谈
专机师中,只有师长时念堂一个人处理得最重。
1971年9月12日那一天,是专机师师长时念堂永远也忘不了的一天。这一天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分界线,从此,他被卷进九一三事件的漩涡中,再也没有飞行。而他那一年才46岁,正是飞行的黄金时期。要是按运输机55岁停飞的话,他还可以飞行整整9年。
专机师师长时念堂本来也是可以躲过这一“劫”的。
1971年8月中旬,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交代时念堂,执行中央歌舞团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剧组出访欧洲六国的专机任务,其中三个东欧国家,三个西欧国家。时念堂刚完成空军司令员吴法宪交代的接待基辛格秘密访华的任务,又开始马不停蹄。经过半个月的精心准备,9月6日8点30分,时念堂奉命率包括民航飞机在内的三架伊尔-18型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经新疆和田飞向阿尔巴尼亚。如果时念堂一直跟着剧组,也就躲过了九一三的夜晚。但按计划,把剧组送到阿尔巴尼亚后,机组返回,等剧组访问最后一国埃及时,机组再去把他们接回来。后来因为九一三事件,《红色娘子军》剧组中断了访问计划,提前回国,另派机组把他们接了回来。
时念堂从阿尔巴尼亚返航北京,是9月9日的晚上。因为连续长途飞行,特别疲劳,9月10日机组休息一天,9月11日总结,全体机组成员开会进行出国飞行讲评。9月12日,机组还是正常休息星期天。
时念堂在去阿尔巴尼亚前,按党委分工正在沙河机场蹲点,因此他没有去师里上班。9月12日上午,时念堂要车进城看了看老母亲,中午回来。晚饭后他要好了车,准备去蹲点的沙河机场。离开这么长时间了,虽然是星期天,也还是应该去看看。正要走,空军总院来了两位科主任。因为时念堂有胃病,卫生队长就接来总院的专家给他会会诊。时念堂与这两位专家也很熟,就多聊了几句,送走两位总院的专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时念堂告诉司机,今晚就算了,明天一早再去沙河机场。然后时念堂自己洗洗就睡觉了。
没想到就是这一夜,发生了九一三事件。
从后来的发展看,如果时念堂去了沙河机场,可能会躲过“初一”,不过不太可能躲过“十五”。事后时念堂才知道,那时上边已经在酝酿把他调出专机师,调到四航校当校长。专机师在此前不久调走的一个副师长和一个副政委都没事。那位副师长叫李征军,他还兼着参谋长,1971年5月,他调到空军宇航员筹备组。虽然九一三事件后,他也被审查了一段,但总算平安无事。如果时念堂调走了,那不就“初一”“十五”全躲开了吗?
可惜时念堂此时还是专机师的师长,而且还在师里。
怎么说呢?又是一个“命里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