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一位没有亲生儿女"杰出母亲"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12:40
新华视点:一位没有亲生儿女"杰出母亲"的故事
2006年12月18日 09:40:22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中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收看新华手机报】
母爱如炬
——一位没有亲生儿女的“杰出母亲”的故事     新华网重庆12月18日电(记者 茆琛 王义)不久前,重庆市民评选出“重庆市十大杰出母亲”,无儿无女的铜梁县妇联退休干部赵积素当选其中。不明内情的人认为是一大“新闻”,铜梁人却说,这是对她29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最好报答。赵积素老人翻看着孩子们从各地寄来的信件
今年59岁的赵积素,从恢复高考第一年至今,节衣缩食资助了68名贫困学生上学,其中64名学生考上大学,另有4名高中生将在2007年参加高考。孩子们亲切地称她“赵妈妈”。
贫困学生的人生因她而生动
如今已是重庆一所市属重点中学骨干教师的陈彰兰不会忘记29年前的那个深夜,赵妈妈来到她家里,拉着母亲的手说:“我就是穷得舔灰,也要把你的孩子送去读书!”第二天,赵妈妈把她送回学校,为她买好饭票、新衣服和学习用品,还留下零花钱……直到口袋里的钱掏空才离开。她读高中、大学的学费,在学校的购粮指标,甚至信封和邮票……能想到的,赵妈妈都给她准备好送到手里。这一送就是8年,这个山村因贫辍学女孩的人生因此变得生动起来。“赵妈妈一句承诺,改变了我的一生。”陈彰兰说。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赵积素开始了她漫长的助学之旅,“节骨眼上帮娃娃们一把,他们就能成才”。
有老教师统计,光铜梁中学受赵妈妈资助的学生就有三四十人,今年读高三的学生中,还有4个是她赵积素的“娃”。
县妇联主任苏敏算了另外一笔账:赵妈妈37年工龄,到今年11月底,工资总收入(含退休工资)不到14万元。除自己的生活外,她还要赡养95岁高龄的老母亲!
“这岂是‘省吃俭用’几个字能够概括的。”苏敏说。1992年夏天,正当高三学生胡斌冲刺大学的关键时刻,父亲突然重病住院,胡斌连高考报名费都不知如何筹措。赵积素就找自己的亲戚朋友凑、借、要。奔波半个多月,2000元钱终于凑齐。在资助他学费不久,赵妈妈就因家中变故急需用钱,背负债务7000多元。
“只为减轻我心头的苦”
“老赵资助贫困学生上瘾啊!”与赵积素共事15年的周生蓉老人说:“1981年她每月工资45元,一个月就拿出二三十元资助四五个娃儿。名声传出去后,暑天、冷天,雨天、晴天,总有家长或村干部带着贫困学生在办公楼前等她,他们握着老赵的手,就像抓住了希望。老赵不等孩子、家长开口,就把学费,作业本、钢笔甚至住宿学生用的毛巾、脸盆送到他们手里。有的孩子付不起住宿费,老赵就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两间卧室全让给孩子,自己夏季睡地板,冬季睡沙发。”
周生蓉记忆中的老赵,一天做一次饭吃三顿,一年到头只穿一双鞋,衣服换来换去就那么两三件,为省几个钱贴补学生,甚至用盐水下饭。
问起赵妈妈为啥几十年如一日那么辛苦自己,仍始终不渝地资助贫困孩子上学。得到的回答竟是一句平淡的话:“只为减轻我心头的苦。”
1962年,因为父母、兄长倾家荡产拿不出12元学费,赵积素收拾起中学课本,离开学校回家务农。尽管因工作努力很快被招录进乡政府,后又进入县妇联当了干部,但当会计算不了账、写材料频频出错,指导农技连专业名词都不懂……文化水平低的苦涩与她如影随形,让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赵积素还有另一重苦涩:自己不能生孩子。就是因为这个,丈夫多年前离她而去。
她的家乡铜梁县安居镇七佛村,地处深丘地带,农民大多贫穷。“我自己没娃,许多乡亲的娃又因为穷上不起学,这不是又要走我的老路吗?想起这些我睡不着觉呀。”
“到处都有我的娃”
不能生育、感情危机、重病缠身……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打击,赵积素29年来从未停止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从一个到68个,每一个她都倾尽了心力。2004年,赵积素患上严重的肾病,全身肿得透亮。而她还继续照顾着住在自己家中的3名贫困学生。每天,她拖着浮肿的双腿,清晨煮粥、上午洗衣、中午治疗、下午买菜、晚上做饭,要从七楼上下4趟。同事们在整理她病历时发现,早在1991年,赵积素就患上了肾炎,却从没有治疗过。
而这些,在赵妈妈眼中,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到处都有我的娃,我的生活非常幸福。”她说。
仿佛为了证实她的幸福,赵妈妈拿出珍藏的300多封来信——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纺织工学院、武汉船舶工学院、重庆师范专科学院……信封上的邮戳从1987年到2006年。“我的娃都心疼我呢。”
赵积素资助的贫困学生曾经或正在就读的高校有50多所。翻着来自不同学校的信封,赵妈妈点着右下角的落款:“他是军队干部、她是公务员、他是律师、他是工程师、她是教师、他和你一样是记者……”每翻看一个信封,赵妈妈都能讲出一段孩子的趣事。
信中满溢着的火热和温馨,让人觉得分明是刀割不断的亲情:
“赵妈妈,以后你不要太节俭,吃得太差亏了身体,我又在学校,谁照顾你?”
“妈,学校又有同学向我表示好感,我忍不住想了很多,又怕耽误学习……”
“赵老师,从她认识我第一天起,就跟我谈起您。现在寄去我的照片,因为她说,您的意见,对她非常重要。”
……
母爱如烛,在点亮儿女的同时,也点亮了赵妈妈的心,汇成一片光明。
让蜡烛燃烧成火炬
在今天的铜梁县,赵妈妈点燃的微弱烛光已经燃烧成熊熊火炬。
一些得到赵积素资助,已走上工作岗位的贫困学生开始主动帮助周围的贫困学生。西河中学教师周迎春在月工资323元时,就每月拿出100元资助父母双亡的孤儿李超胜完成初中、高中学业;陈彰兰老师不计报酬,从教十多年坚持为贫困学生补习功课。已经参加工作的贫困学生回乡探亲,临走也不忘认一两个贫困学生当亲戚,担负起他们的学费。
“众人拾柴火焰高”,赵妈妈的家乡七佛村,恢复高考29年来,走出100多名大学生。
铜梁中学校长吴万瑜介绍说,在赵妈妈精神的感召下,铜梁中学教职工捐款设立了资助贫困女学生的“飞凤教育基金”;仅今年该校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提供资助的金额已上百万元。
铜梁县开展了干部资助贫困学生的集体行动。县委宣传部部长王敏介绍,到今年10月底,全县1082名正科级以上干部中,有974名参加了帮扶救助贫困学生的活动,受助贫困学生1055人。与此同时,一个县委牵头、教委负责、多部门联动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形成。县教委负责调查、摸底、制作受助学生详细档案,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负责帮扶实施工作的检查、协调和监督。县里各部门各单位定期召开救助贫困学生联席会议,通报资助工作的落实情况……
“政府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也由过去的一次性资助,转为长期帮扶。”铜梁县教委副主任周祖有说,政府对贫困学生的资助金额也由过去的一次性资助300元到500元,转为每月资助贫困学生80元至300元不等的生活费。在这一资助体系的支撑下,铜梁县17000多名贫困学生将陆续在政府的帮助下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业。
赵妈妈欣慰地笑了,在她那不足8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


母亲有力则社会有力 母亲快乐则人民快乐
我们常说,母亲是最伟大的,正因为母亲伟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母亲”去比喻我们最看重,认为最重要的对象,比如把党比作母亲,把长江比作母亲,把大海比作母亲,把只要能够培养自己、给自己力量的东西,都比作母亲。由此可见母亲这一称谓在人类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沈利萍与儿子王嘉鹏
他有一连串令人羡慕的光环:挪威世界联合学院在中国内地录取的第一位学生;17岁作为嘉宾出席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在36届世界残疾人滑雪比赛上,为中国赢得了两枚金牌;他的故事被拍成了18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挪威王后和首相亲自出演……
金惠茹:“没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身材娇小的金惠茹,留给人们的印象永远是她脸上那暖意融融的微笑。她自1995年开始参加长春市“代理妈妈”活动,荣立“市政府三等功”;1997年获得首届全国“百名好军嫂”荣誉称号;1999年获得长春市优秀市民称号;2004年被评为吉林省十大杰出母亲,并作为影片原型之一参与电影《灿烂季节》全国首映式。其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等多家新闻报刊报道。在无数荣誉面前她永远都是淡然的微笑,和那句:“没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伟大的母爱创造脑瘫儿成才奇迹 儿子写小说报恩
5月14日是“母亲节”,在这个温馨节日,家住河东区的张惠兰拿着年已30岁、患有重度脑瘫的儿子张炎写给她的一篇文章《奔忙的母亲》及为她作的一幅画,激动地说,这是普天下最珍贵的一份礼物。面对这份珍贵的礼物,这个不求回报的母亲落泪了。



爱的种子在神州播撒 那些真实的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个体的力量终归是弱小的,唯有彼此爱心的接力才能使我们由弱小变得强大;在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来自他人的关爱会支撑我们的信念、温暖我们的心田。
像孟二冬那样坚守 师生畅谈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
孟二冬教授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坚守一个教师对国家、对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职责和神圣使命。我们陕西师范大学一直承担着西北地区教师教育的重任。6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老师执教于此,为教育事业付出终生。他们之中,很多人和孟二冬老师一样,默默而坚韧地担负着民族与社会最基础的文明传承工作。每当我踏上讲台时,我就会想起他们,对讲台产生神圣感。这种神圣感帮我驱除疲困,使我进入一种激发提升自己生命力的境界。
村医马文芳:“温总理肯定了我38年的行医生涯”
普普通通的河南乡村医生马文芳,作为全国82万乡村医生的唯一代表,走进中南海,参加了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及“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座谈会。会上,马文芳与来自卫生系统的其他两位高级专家共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国家大事。
让灵魂永远站立——刘默涵和她的“默涵助学金”
刘默涵的故事在北大学生中广为流传--这位来自河北无极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历史系三年级本科生,创立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基金,一年多来已帮助了37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
刘默涵在贫困中顽强自立的精神感动着同学们,她的经历也引发了诸多思考:贫富不同的出身差异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在贫穷中保持心灵的富有?如何使卑微的人生变得博大?……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新华视点:百姓向垄断利益集团讨公平
·新华视点:贵州兴仁血案侦查终结 省公安厅答疑
·新华视点:上海公交“一卡通”押金风波难平
·新华视点:这到底是一笔什么钱?
·新华视点:如何看待粮油价格上涨
·新华视点:陕西省府谷县小铁厂为何越关越多?
·新华视点:"开局"大考 两个"硬指标"能否实现?
·新华视点:“带病”公路电子眼“病”得不轻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评论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宋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