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三十年-搜4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10:00:17
体制内的声音:民主是个好东西(1)
作者:马立诚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按海外媒体的说法,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在2006年10月“一夜成名”。
这个月23日,《北京日报》发表了他的一篇政论《民主是个好东西》。第二天,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全文转载。紧接着,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纷纷转载。海外媒体惊奇于此文既涉及“敏感领域”,又得到官方媒介空前追捧,因此惊呼俞可平“令人刮目相看”,还给他贴上了“中国高层文胆”、“中南海智囊”的标签。
《民主是个好东西》原是俞可平为一本书写的序言。这本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俞可平访谈录,书名就叫《民主是个好东西》。
这篇引起轰动文章讲了什么呢?
第一,民主是好的,但它不是对某些官员而言的,而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对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来说,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因为在民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选举产生,权力要受到公民制约,他们还要跟老百姓平起平坐,所以他们不喜欢民主。他们会说,民主不符合国情,民主条件不成熟,公民素质低,民主会带来危害等等。
第二,民主也有不足。由于它重视程序,会使一些看来简单的事务变得复杂,降低行政效率。民主还会使一些政治骗子有可乘之机,蒙骗民众。但是,在人类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第三,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它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民主不能包医百病,但是它能保证基本人权,提供平等机会。民主是人类的基本价值,也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如果没有民主,人类的人格就是不完整的。
第四,民主也有痛苦的代价,民主可能破坏法制,导致秩序失控,民主程序也可能把个别独裁者送上舞台。因此,有时民主代价太高,然而从根本上说,这不是民主的过错,而是政客的过错。
第五,实现民主需要相应的条件,民主是历史潮流,但是推行民主的时机和速度,选择民主的方式和制度,则是有条件的。推进民主政治,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
第六,中国的民主政治,需要密切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条件,逐步前进。
平心说,这篇文章讲的是常识。海外舆论的关注点,并不是该文在民主内涵和民主理论上有什么突破。用《亚洲周刊》的话来说,海外读者是“看到了原来在中国回避了多年的东西,终于又被高调喊出来,民主终于获得认同。”另外,海外关注的就是俞可平的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这一职务。他们揣摩俞可平的文章“代表了高层的现实思考”。
作为俞可平文章的一个注脚,美国杜克大学政治系教授史天健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史天健和俞可平是北大校友,不过史天健的研究方法,国人可能比较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