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三十年-搜3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59:13
步云直选:第一个吃螃蟹的张锦明(2)
作者:马立诚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在演说答辩中,选民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地方经济问题,如农民负担、土地丢荒、种子改良、水利修缮、青年外流、城镇排污、生猪税……
中学教物理教师周兴义面对这些问题,有点懵了,不知所对。村民在提问中也发现,当个乡长真不容易。谭晓秋则对答如流,他在演讲中还说:“如果我能当选,保证不增加大家的负担。如果官帽子和你们的利益发生冲突,我毫不忧郁地放弃官帽而选择你们。”蔡云辉的演讲没有太多色彩,只是一五一十讲他上台以后如何如何干。明眼人都看出来,真正的较量将在谭晓秋和蔡云辉之间展开。
12月31日,步云乡的11个投票点,都精心设置了秘密投票间,并悬挂着3名候选人的姓名和照片。可是这一天,天还没亮就下起了小雨。工作人员看到,迷蒙的雨雾中,一顶顶雨伞从山弯里转出来,农民们一步一滑,奔投票站而来。99岁的王老太,是由47岁的孙子背着,走进投票站的。
下午5点,全乡选民从广播里听到了结果:全乡11349名选民(有4000多人长期在外打工),共有6236人参加投票,参选率54.95%。谭晓秋获3130票,得票率超过50%,当选为乡长。蔡云辉获1995票,落选。
1999年1月4日,步云乡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决议确认选举结果有效。中国第一个直选的乡长就此诞生。
1月15日,《南方周末》第2版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唐建光写的《直选乡长》一文,详细介绍了“建国49年来头一遭”的直选乡长始末。
《纽约时报》就此发表报道说,在这个贫困山乡用算盘统计出来的简陋选票只能用“中国的梦”来形容。《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嘘,这是一场秘密选举。”
这次选举的结果并没有出现削弱党的领导的后果。一直被视为干扰选举的贿选和宗族势力,并未影响选举。中国老百姓素质低、缺乏参政能力的评断,也没能站住脚。
张锦明说,民主选举在上层可能是一种复杂的制度设计,在基层是一个可以驾御的组织过程,而在选民那里则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因为民主的本质是利益选择。
然而,这一次步云乡直选,却遭到了非议。
1月19日,北京一家法制报纸发表评论,一方面称赞这次选举中“竞选者和选民们的态度既积极、踊跃又庄重、严肃,整个选举过程充满了民主气氛”;另一方面指出,乡长直选违背了宪法的有关条文(据宪法第101条规定,乡镇长只能由同级人大代表大会间接选出,不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有学者就此提出了修改宪法相关条文的要求)2月24日,四川省有关部门发文批评步云乡直选。但这个文件没有文头,没有签名,无法找到文件制作者。
张锦明和几位直选策划者互相开玩笑说:“万一谁进去了,别的人要经常送饭。”张锦明甚至打主意,丢了官之后去南方打工。就当时情况来看,张锦明有点超前了。所幸的是,四川省委对改革表现了包容精神,认为步云创新的结果可以继续观察,张锦明得以保全。
在这困难的时刻,为了支持张锦明的探索,我撰写了一篇长文《乡镇海选头炮放响——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公选镇长记》,在1月17日的《中华工商时报》头版整版发表。文章没有涉及1998年底的步云乡直选,而是称赞了1998年6月的保石镇公选镇长,但在1999年1月张锦明遭到批评的时刻发表,明眼人也能够看出其中的支持意味。
其实,张锦明对挫折是有思想准备的。这位老布尔什维克的女儿,在1998年12月15日给我来信说:“我们搞直选,风险不小。进行这样一个试验,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入党的初衷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追求真理。民心就是天意,天意不可违。现在的悲哀在于,党内不少人都看清楚了问题,也知道该怎么办,但就是不去办,或不愿最先去办。既得利益太重,真心愿意为民族为国家去付出、去牺牲的人不多。”
就在这封信里,她给我寄来了她新近写的一首《沁园春》“唤唐风”:“而今晨曦已见,信神州当朝晖尽染。念天行有常,民心是向,失亡得昌,势理昭然;江河万里,终归沧海,世纪之交开新元。争朝夕,重振大唐风,一往无前。”
这首词气象阔大,洋溢着昂然不屈的理想追求和国家情怀,你很难想象这首词出自一位纤细的女士之手。
不久,张锦明升任遂宁市副市长,分管社会事务,她将步云乡列为自己的联系乡镇。
2001年,张锦明来到北京,在国家经贸委担任半年副司长。组织部门这种安排,使张锦明的眼界更加开阔。我们见面机会多了起来。在北京的交谈中,她对自己所做的改革仍然无怨无悔。从她那明亮的眼光和坚定的语气里,我能感觉到她的气魄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