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官本位不能“叶公好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50:55

 

 

“两会”期间,有委员对官员说真话越来越难的文风、会风进行了痛批,很是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因为身边类似现象确实不少。
  比如说有关高校去行政化的讨论,各种议论不少,可哪句话才是“真话”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谈到此问题时曾说,中国目前是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的,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单独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
  这话似乎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纪校长是不赞成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的。理由很简单,当社会其他领域如医院、研究院所等事业单位都没有取消行政级别时,凭什么要让高校单兵突进,充当改革的急先锋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纪校长的意思就是,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必须大家一起行动,同时取消。
  可是人们记得,同样是这位被人大学子昵称为“纪宝宝”的纪校长,曾经在多个公开场合,旗帜鲜明地对高校行政化予以抨击。比如说去年1月在谈到教育改革时,纪校长就感叹说:“现在不少高等学校是有行政化问题的,有点衙门味儿,社会反映强烈,大学行政化问题是怎样造成的?教育规划纲要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去年10月在杭州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纪校长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不在高校,而在官场”,痛批学术权力行政化、市场化。此外,对教授治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分家,纪校长都有过慷慨激昂的陈述……
  曾经是如此地痛恨高校行政化,并呼吁教育规划纲要要敢于直面这个不正常现象,研究如何改革;可现如今又说,高校去行政化就是贬低教育。这不禁让人有点糊涂了,到底哪个是纪校长的大实话呢?
  倘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贬低教育”是纪校长的真实想法,那又该如何解释其之前对高校行政化的批评呢?这只能充分说明一个问题:一旦破除官本位的去行政化改革涉及到自身利益时,谁都不想舍弃现有的一切,更不想改革在自己的头上率先动真格。
  诚然,站在大学校长的位置上,纪校长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在一个以行政级别论高低的大背景下,高校突然之间没了行政级别,短期内会面临着一些问题,像没有行政级别,难进行人才交流;和政府部门的对接也会出现一些麻烦。但无可否认的是,高校去行政化是大的趋势,这个大方向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今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就说过:“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中,也有“逐步取消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的明确表述。
  破除官本位的改革不能像“叶公好龙”那样,嘴上说着如何反对高校行政化,但真要去行政化时,就立刻换成另外一种说法。如纪校长所言,去行政化改革,是社会所有领域的事,不独教育如此。但改革不可能全部同时进行,只有从某个行业做起,循序渐进地推行,去行政化才有希望。因而,眼下的问题就是着手试验,然后积累经验,再慢慢推广。如果谁也不想改,或者只改别人不改自己,就像“叶公”那样,一见到真“龙”,就吓得拔腿就跑,那打破官本位的桎梏就永远无法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