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三大矿业巨头涨价是乘人之危(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2:03:41

中钢协:三大矿业巨头涨价是乘人之危(2)

2010年03月12日 03:44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乘人之危的涨价不道义

《21世纪》:目前铁矿石价格上涨预期很强烈,有的说要涨50%以上,你怎么判断?

邓崎琳:经济开始复苏,钢铁工业也一样,世界主要产钢国的产能逐步在恢复。三大矿商非常精准地抓住了这个信息,所以马上就开始涨价,导致现在谈判非常艰难。

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他们一定要涨价,中国的钢铁企业减产。我少买你的矿石,损失就少一点,但下游还有一定需求。但如果你不减产,他现在是卖方市场,他说了算。

谈判也很艰难,你这面还没谈好,很多中小企业就把合同签掉了,怎么能谈下来呢?最后,你不得不接受这个价格,如果在市场采购现货,中国钢铁工业大部分企业就要承受比较大的成本压力。从去年年初开始,中国沿海港口始终保持7000万吨左右的矿石库存,这都是贸易商在为矿石贸易战做准备,投机取巧发一点财。不论是中国的商人和国外这些矿商,根本不顾中国钢铁企业非常艰难的现状。

《21世纪》:去年谈判也很艰难,导致我们没有正式签协议,今年也很艰难,那你预测会是什么结果?一直僵持不签吗?

邓崎琳:如果能给企业保留一点微利的话,我们也会同意这个价格。如果涨幅超过中国钢铁工业成本的附加值,你叫我怎么去接受这个价格?尽管目前钢材价格有一点点回升,但不可能完全消化矿石涨价的成本压力。你三倍五倍的赚钱,我却一点微利都没有,怎么能接受呢?

最后也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钢铁工业大面积亏损;二是钢铁工业自身不堪重负,就把压力传导给下游产业,但这样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大矿山如果不能按照市场现状合理定价,而是去钻中国铁矿石贸易无序这个空子,来搞乘人之危的涨价,我认为是有失公平的,也是不道义的。

我觉得,国家部委应高度重视铁矿石谈判,应该给予干预,外国几大暴发户不能不顾市场价格规律地随意涨价。对于矿石进出口的无序和外国供应商不顾市场价值规律和原则进行暴涨,中国应该有所举措来应对,否则会严重影响中国钢铁工业的效益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矿石代理制不是贸易保护

《21世纪》:巴西淡水河谷说要在中国建一个分销中心,有消息说地点设在青岛港,你怎么看?

邓崎琳:去年有个别国外公司搞小动作,司法部门介入了,为什么?太过分了嘛!钢铁业承受的压力很大,你十几美金挖出来的东西,一百多美金卖给中国,开什么玩笑!中国钢铁还要活下去呀。

淡水河谷建立分销中心,也是根据中国最近两年谈判不顺利的困局,想抓住中国庞大的需求,把矿石运到中国的港口,堆在门口卖给你。这个家伙厉害得很,你要多少卖多少,价格比市场价低一点,这个动机和野心也是够大的,对中国不利。

《21世纪》:在整顿铁矿石贸易这一块,你本人也曾提过建立矿石进口许可量审查制和采购代理制,能具体阐述一下吗?

邓崎琳:国家发改委提到要实行代理制,但事实上不能推进。

不能推进的原因不在企业,而在政府的某些部门,他们可能担心贸易保护主义会对中国不利,比较谨慎。但保护主义哪个国家都有,适当有一点没什么坏处,你自己的国家不保护自己的企业,那去保护谁啊。

我不说我们有多规范,但你看外国矿山开采成本那么低,都不断涨价,就是暴发户。我们适当对矿山炒作进行代理制,防止它们不要将矿石往上过分炒,这也是规范市场的行为,谈不上贸易保护。不管是国家部委还是企业,都应该努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