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卫星定轨精度升为厘米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04:18
2010年03月06日 09:01新华网【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40条
相关标签: [飞船] [卫星]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作人员(中广网图片)
新华网消息:这是祖国航天测控的发祥地,她四十余载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这是编织天网放牧群星的开拓者,她肩负国家使命而勇攀高峰,瞄准世界一流而奔腾向前;这是追星牧舟飞天揽月的主力军,她以驰骋天宇的自信和勇创一流的豪情,铺就了一条条纵横苍穹的“中国轨道”,奏响了一曲曲决胜太空的巡天凯歌。
航天器是如何进入了预定轨道?仪器仪表如何工作正常?如何使其定点成功以及如何使其在预定地区顺利着陆等等,都是个宏伟而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既有航天器的自主控制,又有航天测控网的鼎力支持。特别是关键控制信息,都是在测控网获取了航天器的状态信息后,依据目标参数由航天测控网计算、生成控制信息并发送给航天器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航天器在航行的各阶段都能脱离航天测控网的支持而自主完成全部航天任务。
我国航天器上的设备和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轨、姿态确定、计算和发送指令的地面设备就组成了一张无形的“天网 ”,而这张“天网”就是闻名于世的中国航天测控网,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就是中国测控网的掌控中枢之一。
测控网布局日臻完善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航天测控网布局
航天测控网由测控中心、若干测控站、通信链路和测控软件等组成。在世界航天领域,美国、俄罗斯都是在全球布网,对航天器进行全时段测控。由于国家疆域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我国测控网覆盖率还不到这些国家的五分之一。
测控网的功能,一般都是面向多类型、多数量航天器设计的,由配置在测控网节点中的测控通信系统和测控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的。针对各类航天器对测控网的需求,测控网的格局也需要不断的变化。
进入新时期,随着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愈加频繁,在太空运行的“中国星”越来越多。西安测控中心面对严峻考验,不断提高测控效益,完善航天测控网格局。
峥嵘四十余载,我国航天测控网从无到有,由繁至精,从起始的单一频段发展到独具中国特色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测控网。测控手段不断优化,计算机运算能力,由原来的每秒几万次跃升到现在的每秒数千亿次。圆满地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而且具备了与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
<<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
胡楠
欢迎订阅凤凰网军事电子期刊
网罗全球军情,直击冲突现场,尽在手机凤凰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中国与老挝签卫星合同 首次在东盟开展宇航出口
中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17日凌晨在西昌成功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积极备战“嫦娥二号”发射任务
嫦娥3号转入初样研制 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