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太空中心”紧盯大陆 想尽办法造卫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08:55
台湾“太空中心”最近弊案不断,使得这个机密单位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为了监视大陆,该中心想尽一切办法研制间谍卫星。
《世界新闻报》报道,这两年来,台湾接连发射自制、合制的卫星,而主管此项业务的台湾的国家实验研究院太空中心也逐渐被人们所熟悉。不过,真正引起人们注意的却是该中心不断发生的各类弊案。5月底,太空中心主任吴作乐被抓,相关人员被约谈,一时间,这个负责侦察大陆的神秘单位,逐渐曝光。
台湾的国家太空中心自主研发的卫星ARGO计划5月底涉嫌严重采购弊案,台南地检署会同新竹地检署,对该中心主任吴作乐、卫星计划前主持人蔡深浩的办公室、住家以及涉案的众智公司等六处地点进行搜查。
据台湾检调部门透露,2004年7月接任太空中心主任的吴作乐,在2005年中旬,以限制性招标方式,将总经费15.58亿新台币的台湾自主卫星ARGO计划,通过他的朋友陈遐林,给了加拿大MDA公司,而陈遐林实际上就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在没有取得加拿大对该技术的输出许可时,太空中心就向其支付了9亿多新台币,导致ARGO卫星发射作业,可能拖到2009年。
另据报道,吴作乐还以安全为由,让中心花费数千万元,购买了自己参股经营的众智国际公司。虽然太空中心后来拿回了这笔钱,但检方还是认为此案发包过程太离谱。涉嫌这次弊案的现任台湾中央大学校长、前国家实验研究院院长李罗权、太空中心副主任陈绍兴、总工程师祝飞鸿等22人已被检方约谈。
台湾的国家太空中心位于台湾新竹市科学园区展业一路9号8楼,正式成立于2005年4月1日。目前该中心员工有两百多人,其中90%的员工具有航天科技方面的硕士学历。该中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台湾太空计划室。
说到太空计划室,则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11月,台湾行政院科技顾问组,成立了“台湾人造卫星发展及应用研究小组”,委派成功大学航空太空研究所牵头进行研发工作,并于第二年开始执行“发射卫星计划”。该计划几经修订,最后在1991年8月确定为《15年国家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两个月后,台湾太空计划室便应运而生。
据报道,该计划在1991年至2006年的15年内,共投入了150亿新台币,采用自主或合资方式研制一、二、三号“中华卫星”(现改名为“福摩萨卫星”)。同时从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购买或租用预警和通信卫星,最终在2005年前后建立起完善的太空侦察、预警和通信卫星系统。
然而由于解放军机动作战能力的提高,一个导弹旅目前几乎可以部署到几百公里之外的阵地。而台军目前使用的侦察卫星,无法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实时情报(EROS-A1平均要1.8天,最长要4天才可以通过同一区域),因此根本无法掌握解放军的动向。而美国提供给台军的卫星图片不是过时的,就是对美军无用的,对台军自然也意义不大。正是由于这样的窘境,才促使台湾当局大力研发其自主的卫星监视系统。
台湾太空中心2004年成功发射了具有侦察卫星功能的“福卫二号”卫星,使台军具备了相对独立的卫星侦察能力。而去年4月“福卫三号”发射后,无疑使台军形成了对大陆更加系统化的卫星监视体系。
不过,虽然台湾太空中心在研制间谍卫星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它引人注目的,更多是因为其不断曝出的种种弊案和充当冤大头事件,这让本应充满科技研究氛围的太空中心与它的名字显得极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