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众多上市公司曾试图虚报利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33:56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表示,去年有50%以上的中国上市公司曾试图虚报利润,此外有590家上市公司曾试图虚报自己的资产。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情况在中国屡见不鲜,已经不是新闻。要扭转这种状况,必须让企业受到媒体和投资人的监督。
据中国媒体报导,中国的1371家上市公司中去年有776家试图虚报利润,虚报的总额高达388亿人民币。这些数字来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的会计师需要向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交他们审计报告的副本。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会计师们提供的信息撰写了这份报告。
*多报以粉饰 少报以逃税*
中国的公司经常被控少报利润,以逃避税收,或是虚报利润,以使其财务状况看起来比实际情况要好,来刺激股价上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报告说,这些上市公司虚报利润的行为遭到注册会计师的制止,这说明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在履行职责方面变得更为大胆和专业化。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们去年还注销了590家中国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虚报的资产,被注销的资产总额高达1094亿人民币。 美联社的分析指出,上市公司虚报资产是因为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可以用资产作抵押。
*一个企业三本帐*
中国旅美经济学家、当代中国研究季刊的主编程晓农博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作假账是中国国有企业由来已久的老毛病,它们历来有三本帐:一本是真的,一本是对付税务局的,上市公司还有一本是对付会计事务所的。
*作假账 圈真钱*
那么,中国的上市公司为什么要作假账呢?程晓农说:
“因为通常中国的上市公司上市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上市到股市上圈一笔钱,来维持公司的经营。很多公司运营得并不好,他们把上市从股市上圈来的钱作为自己主要的资金来源,来维持运转,这在中国很多企业里是一种常用的策略。”
程晓农说,中国的企业在上市时常常使用一个词,叫“包装上市”。所谓包装上市就是说,企业本来的情况并不好,通过包装可以把一些不良资产掩盖起来,或是用技术手段把不良资产划分到一边去,好像和企业没有关系;有时它们也会通过会计事务所做假账。这样不但可以把不良资产掩盖起来,甚至可以夸大利润,或是把一些没有实 现的利润当作已经实现的利润来报,或是完全虚报利润。
程晓农博士对记者说:“这样的例子过去在中国股市的泡沫完全破灭之前,中国的媒体曾多次报导。一些著名的所谓明星企业都发生过类似的问题。再加上证监会本身存在腐败,证监会官员与企业之间有着种种的勾结,所以政府监管部门无法有效监管,会计师行业又和企业的会计部门相互勾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有些真相无法被披露。”
程晓农表示,很多企业在上市之后继续虚报利润,是为了防止股价进一步下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有相当一部份上市公司的素质不合格,因此这些企业常常依靠作假账来维持企业的运转。他说,这几乎是政府和企业之间心知肚明的事,虽然遭到政府多次批评,但是并没有得到改进,因为这是个制度性问题。
*经营透明化 新闻自由化*
如何才能扭转上市公司作假账的现象呢?程晓农认为,必须遏制腐败,把企业置于媒体和投资人的监督之下。
“根本问题是要让企业经营透明化,同时要遏制腐败,要通过媒体、新闻的自由让企业受到媒体和投资者的约束。现在中国的投资者对企业实际上没有太大的约束,同时媒体在政府的管制下也不能自由地报导这些事情。结果是企业处于近乎于有点为所欲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