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奇:一个当代神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37:26
争议法拉奇
南方周末    2006-09-21 14:50:31
我也知道,有一小部分不同意我观点的读者,他们岂止是用一种恶毒的语言来写下了这样的话:“因为法拉奇是一个病魔缠身、一只脚已踏进坟墓的人,所以,她才扮演了一个勇敢者的角色。”这真让人恶心。我不是在扮演一个勇敢者的角色。我本身就是勇敢者,并且从来都是勇敢者。
这是一份写给欧洲人的起诉书,或反省辞。这些人将会通过报纸读到我的文章。也许,他们会向我抛撒一些鲜花,但肯定也会投掷许多臭鸡蛋。我为此又工作了12天,没有吃,没有睡,一刻也没有停下来。在这12天里,我甚至没有感觉到饥饿和睡意。我完全靠咖啡来充饥,用香烟来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必须指出,对我来说,写作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是一种消遣,不是一种发泄,也不是一种减轻痛苦的方式。因为我绝不会忘记,写下的文字既能做出大量善举,也能制造无数罪恶,既能救治,也能屠杀。
———毛喻原摘译自《愤怒与自豪》
法拉奇生前表示,“9·11事件”使得她“从沉默的写作状态中惊醒,转向一个反伊斯兰分子,尽管不情愿”。
从2002年开始,隐居治疗10年的法拉奇出版了4本新书:“愤怒与自豪三部曲”(2002年的《愤怒与自豪》、2004年的《理性的力量》、2006年的《启示录》)和2004年的《法拉奇采访法拉奇》。这些著作在欧洲的总销量已经超过400万册。法拉奇一生的著作被翻译成超过20种文字在各国出版,但她一直与自己作品的翻译者关系紧张,《愤怒与自豪》和《理性的力量》由她本人翻译成英语。
隐居前,她被普遍认为持中间偏左的政治立场,反对所有的侵略行为。但复出后的作品中,法拉奇一改之前的风格,以极端的右派立场,对“欧洲阿拉伯化”和“伊斯兰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这些著作中,她担忧:“穆斯林移民正在把欧洲变成“伊斯兰的殖民地”……这将会终结欧洲文明——尖塔将代替钟楼,长袍将取代迷你裙。”
她认为,自己转变后的论断“有些残忍”但“无可争议地准确”。
■反对者:
2002年,一个法国团体发起“反对种族歧视、促进人类友谊”运动,试图要求法院没收《愤怒与自豪》,或者在护封上印上警告性文字,就像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一样。这个诉求最后未能成功。
2002年,在瑞士,多个组织及一位普通公民,联合起诉法拉奇在《愤怒与自豪》中“想像的种族主义内容”。
2003年,瑞士官方在该国穆斯林团体的压力之下,要求引渡她,但意大利司法部长拒绝了这一请求。
2003年,《共和党人》发表文章称她为“摆出西方圣女贞德姿态的自我暴露癖者”。
2005年5月,意大利穆斯林联盟发起针对法拉奇的诉讼,指控《理性的力量》中一些言论冒犯了伊斯兰教。根据意大利法律,任何人以诽谤的方式亵渎国家的宗教,将被判处最高2年的刑期。该法最初的目的在于保护天主教,这次的起诉标志着该法第一次应用于天主教以外的宗教。2006年1月,法拉奇的支持者促成了该法的修订,使得最高处罚降至5000欧元。
随后,一位意大利法官命令她接受2006年6月在意大利贝加莫的审讯,罪名是“诽谤伊斯兰教”。6月25日,法官裁定,法拉奇应当接受将于今年12月18日举行的审判。法拉奇对此的回应是:“假如他们想把我关起来3年,我会说或者做一些让他们要关我9年的事情!我一旦愤怒了什么都做得出来。”
2006年,米兰的一个时尚画廊展出一幅大型的法拉奇肖像———被斩首的。
意大利歌手乔瓦诺迪(Jovanotti)还写了一首名为《Salvami》的歌曲,以暗喻讽刺法拉奇,把她描述为“一个热爱战争的记者和作家,因为它让她回想起她那年轻美丽的时光”。
■支持者:
2002年11月,首届欧洲社会论坛在佛罗伦萨举行。法拉奇将论坛比作纳粹对佛罗伦萨的占领,号召市民抵制。支持者举起标语:“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法拉奇。过去12年里,她闭口不言;过去50年里,她未露笑容。”
2002年,意大利周报《全景》的外籍记者兼专栏作家卡罗·洛赛拉曾在该杂志著文认为,“《愤怒与傲慢》足以使意大利重新明确自己在西方与伊斯兰世界冲突中的姿态。”
法国哲学家阿兰·芬基尔克劳特赞扬法拉奇“以我们敌人的语言和行为审察敌人的作为———‘9·11事件’、杀害记者丹尼尔·玻尔、在阿富汗毁佛以及其他任何以伊斯兰名义犯下的暴行,而且不受那些让西方自惭有罪的苦行式的自恋主义者的胁迫。”
2005年,一个支持法拉奇的委员会收集了大量意大利人给法拉奇的信件,并以此作为法拉奇受支持的证明。
法拉奇的著作在伊朗可以出版,但“愤怒与自豪三部曲”却遭禁。当地有妇女找到英文和法文版本,一章章拍下照片,再相互传阅。
意大利报纸《自由者》曾发起运动,要助法拉奇成为终身参议员(由意大利总统亲自授予,权利与普通参议员相同,但不受议会改选影响。除卸任总统外,同时只能有5名终身参议员)。当时的意大利总统钱皮曾慎重考虑,最终还是拒绝了。法拉奇说:“这对我恰是一个解脱,要是变成终身参议员,我到罗马都不知道坐到哪儿才不别扭。”(黄淑贞、张健编译自《煽动者:法拉奇向伊斯兰倾泻怒火》,2006年6月5日《纽约客》)(P1180542)

《自由者》发起运动,试图让意大利总统任命法拉奇为“终身参议员”,图为这个运动的宣传海报 (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