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互信的日朝关系因核爆走入万丈深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27:46

2002年9月1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曾对朝鲜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实施的核试爆,使本就十分紧张的日朝关系雪上加霜。日本与朝鲜一直处于不正常的状态之中。近来,随着朝鲜核问题的再现以及绑架问题的明朗化,两国关系更是陷入低谷,双方处于深刻的不信任之中。
日朝交恶为时已久。早在中国唐朝初年,日本就开始涉足朝鲜半岛。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内阁大举进攻朝鲜。自1910年至1945年,又对朝鲜半岛实行了三十五年殖民统治,给朝鲜留下至今难忘的伤痛。就目前而言,日朝关系要缓和,需要直面横亘在两国中间的三个大障碍:历史旧账问题、绑架人质问题,以及朝鲜导弹和核武问题。
1997年5月,日本政府认定涉及十人的七件失踪案件是“被朝鲜绑架事件”。朝鲜红十字机构在第二年六月否认了此事的存在,不过金正日表示“有可能将失踪者列入讨论对象”,这使得日朝关系出现改善迹象。可惜,朝核问题再次出现,刺激了日本态度大转折,绑架事件在日本国内激起公愤。于是,日朝关系再入低谷。
2002年9月,小泉首相首次访问朝鲜,与金正日会谈,双方就解决日本失踪者问题达成了共识,并签署了《朝日平壤宣言》,使僵局出现转机。小泉这次访问朝鲜,使两国关系正常化向前迈进了一步。尽管在日本国内,小泉访朝的动机被舆论质疑,但是从东亚安全的角度来看,小泉此行对抚熨对方战争伤痛、弭平两国争端,却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3年9月16日平壤宣言发表一周年之际,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将两国关系归结为:“两国关系毋宁说与宣言发表时候相比,已经大大后退了,已经陷入了极度恶化的状态之中”。此举被认为是为了牵制日本就绑架问题提出的要求。这表明日朝之间的历史问题与绑架问题被牵扯在一起,使问题的解决复杂化。随后,日韩进入胶着期。
朝鲜在2006年7月5日的导弹试射再次给日朝关系制造了严重危机。日本当即劝说联合国制裁朝鲜,同时宣布立即对平壤采取报复措施,包括半年内禁止外交官和包机、渡轮入境等。导弹事件带来了一个后果,就是日本和美国加强了军事同盟,两国首次同意在驻日美军基地部署爱国者拦截导弹,以应对朝鲜的导弹威胁。
日本当然希望突破日朝关系,改善周边安全环境,以争取地区主导权。而美国最关心的是朝核问题对美国在东亚利益的冲击,美国并不愿意在朝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日朝关系正常化。另外,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相当强烈,一部分日本人对朝鲜非常敌视,支持发动制裁,要求日本断绝与朝鲜的一切关系,这也对日朝关系的改善形成了障碍。
同时,朝鲜作为日本的假想敌,还有利用的价值。日本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和间谍卫星的理由就是朝鲜的导弹威胁,朝鲜威胁论和中国威胁论成为自卫队上下的统一口径,在此论调之下推动军力扩张和修改和平宪法。如果改善与朝鲜的关系,势必使右翼强硬势力失去推动“正常国家化”的理由之一。
本网于第三期《星岛网刊》中曾经指出,日本孜孜以求的政治和军事大国地位,无奈一路坎坷,未曾想,朝鲜的导弹试射,却有如雪中送炭,为日本提供了重新武装的借口,而且帮助它打开了通往政治大国的绝佳捷径。如今,朝鲜的首次核爆又一次给日本带来突破和平宪法,寻求军事大国地位的理由,同时,也使本就缺乏互信的双边关系滑入无底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