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纬娜 张旻:华能再购鲁能资产(《财经》 2010-1-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4 02:52:06

华能再购鲁能资产

本文见《财经》杂志 2010年第2期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18日  共有 0 条点评

 

字号: 华能国际溢价收购鲁能的亏损资产,意味着五大发电集团的平衡将被打破
《财经》记者 李纬娜 张旻

  有关“鲁能发电资产再次出售”的消息,2009年底就在资本市场小范围传播,但一直未有确凿信息。2010年元旦刚过,就有了明朗答案。

  1月4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600011.SH/00902.HK,下称华能国际)发布收购交易公告,称将以86.25亿元的价格收购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下称山东电力)和山东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鲁能发展)旗下的发电、煤矿、港口等资产。

  这是新年后中国电力行业第一桩收购案,可能预示着五大发电集团多年维系的平衡格局开始生变。

  公告显示,这些资产包括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滇东能源)、云南滇东雨汪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滇东雨汪)、山东沾化热电有限公司(下称沾化热电)等九家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参见附表)

  上述资产除有五家直属鲁能发展的资产外,另据公开资料显示,滇东能源、滇东雨汪、沾化热电三项发电资产,也系山东电力于2008年2月从鲁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鲁能集团,系鲁能发展的母公司)回购的资产。

  公告显示,此次待购资产的权益评估值为69.28亿元,比照86.25亿元的收购价格,华能国际溢价24.5%接盘。公告称,华能国际将自筹资金支付本次收购的对价。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下称华能集团)是华能国际的实际控制人。

  这与一年多前的情景有些类似。2008年底,华能集团曾率先以60亿元价格收购鲁能泰山电缆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鲁能电器)56.53%的股权,后者旗下包含发电装机总容量达500余万千瓦的山东省内发电资产。

  这一价格在当时发电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已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比较贵”。

为何高价购买

  在业内人士看来,华能国际此次收购的“鲁能系”资产算不上优良。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待购电力资产中除滇东能源实现了1.47亿元净利润外,其他项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港口码头资产中,除鲁能海运出现亏损外,其他项目只实现微利。全部受让资产合计净亏损0.63亿元。

  显然,对于目标资产为亏损资产的收购来说,华能国际86.25亿元的出价有偏高之虞。

  瑞银证券电力行业助理分析师孙旭对此项收购前景持悲观态度。他指出,2010年煤价将进一步上涨,而电价调整还存在不确定性,成本攀升趋势似乎难免。因此,华能国际能否在短期内实现待购资产扭亏为盈,尚且存疑。另外,收购完成后,华能国际的总资产将增加约12%,但公司负债比率也将从2009年底的273%上升至300%以上。

  招商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彭全刚认为,从短期看,收购对华能国际的业绩贡献较小,但协同效应突出。2010年,收购不可能产生直接收益。不过,收购港口、船队、煤矿等资产,意在向上游产业链延伸。经营规模和地域范围的扩大,将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其最大电力上市公司的地位将得以巩固。

  目前,中国五大发电集团都以电源为核心,共同遇到一个运输和港口方面的难题,若进行横向和纵向扩展,企业的竞争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现在,大家都在寻找产业链延伸,此次收购覆盖煤、电、港、运等各个环节,与以往收购多以火电资产为主不同,这将会是成功的一笔,对于我们南线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华能国际独立董事刘纪鹏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经计算,本次收购完成后,华能国际将获得的发电资产包括:已投产可控装机容量333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333万千瓦;在建及核准容量716兆瓦,前期及规划项目容量12930兆瓦,“上大压小”已关停容量270兆瓦;

  华能国际获得的煤炭资产包括:地质储量合计27.77亿吨,可采储量合计18.04亿吨,规划产能合计800万吨/年;

  华能国际获得的港口资产包括:港口两个,拥有码头十座,其中已运营码头六座,吞吐能力合计669万吨,在建码头三座,年设计吞吐能力合计1295万吨,前期码头一座;另外华能国际还获得1万吨级运能的船舶五艘。

  华能国际发布的公告对此次收购评价颇高,认为本次收购将使公司进入云南省的电力市场,并进一步巩固其在山东电力市场的市场地位。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的云贵基地,担负向西南、中南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南通道电煤基地的功能。

  在此大背景下,华能国际通过收购滇东能源“煤电联营”资产进入云南电力市场的战略意图不言而喻。“本次收购的电力资产主要位于西电东送的主通道,这将使我们的电力板块竞争力增强。”刘纪鹏表示。

  刘纪鹏还介绍,此次收购资产的重点是滇东能源和滇东雨汪两家煤电联营公司,其配套煤矿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投产。“从长远综合考虑,这是一次重大举动。华能和山东电力的合作,也非常具有战略意义。”

两卖鲁能资产

  此次收购背景是中国电力改革“厂网分开”要求之下的电力资产重组。在此之前,鲁能资产经历过一波三折。

  鲁能集团总资产达700亿元以上,原系国家电网公司旗下山东省电力公司下属的三产多经企业(电力行业内部对“三产”和多种经营公司的通称),是该省规模最大企业。

  从1995年到2006年,鲁能集团经历四次股权改革,转变成一家内部职工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公司。2006年5月,在第五次股权变动中,其91%以上的股权,被分别转让给两家私人公司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转让总价仅为37.3亿元,涉嫌国有资产流失。(参见2007年第1期《财经》封面文章《谁的鲁能》)

  此事经《财经》披露后,鲁能集团私有化过程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相继介入调查。

  2007年12月29日,国资委下发文件,对交易撤回和具体转让原则作出规定,确定相同资产相同价格收回。

  山东电力收回鲁能集团股权以后,形成了新的“厂网合一”问题。业界均认为这只是一次过渡性安排。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向《财经》记者指出,山东电力购回鲁能集团股权虽暂时解决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心,但山东电力隶属国家电网公司,而鲁能集团旗下则持有大量发电资产,这不符合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精神。

  2001年提出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打破多年集发电、配电职能于一身的国家电力公司及其下属各省公司的超级垄断地位,实现“(发电)厂(电)网分开”,原电力系统仍然能够以垄断地位掌握电网资源,旗下电力资源则划至国家五大电力集团公司,即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

  按照这一思路,山东电力还将继续施行“主辅分离、主多分离”改革。因此,鲁能集团旗下的发电资产最终都将出售。

  自山东电力收购鲁能集团后,也一直在酝酿剥离方案。2009年2月,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以60亿元价格收购鲁能电器56.53%的股权事宜,获得国资委同意批复。

  鲁能电器旗下子公司鲁能泰山(即现“ST能山”,000720.SZ)是“鲁能系”三家上市公司之一,其主导产业是煤电。

  这就是华能集团与鲁能资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财经》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几乎与华能收购鲁能泰山煤电业务获批同步,华能集团还接受了国家电网公司在山东烟台所拥有的两家电厂的无偿划转。

  华能集团的第二次出手则是此次86.25亿元收购鲁能资产。与前一次一样,此次鲁能资产的拍卖并未公开,属于企业间私下协商后的结果。在鲁能资产拆售之前,业界的普遍预期曾是“公开挂牌出售”。

  在业内人看来,华能集团能抢食到这份大餐与政府主导、华能的地位、华能与山东电力的渊源不无关系。

  2009年12月14日,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明确指出,中央企业2010年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做强主业增实力”,要继续加快推进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组,加快推进主业整体上市或集团整体上市。

  华能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之一,正需要通过“圈”电力资源和整合产业链来夯实其在中国发电领域的龙头老大地位。对地方政府而言,将属地重要资产托付给行业老大亦属明智之举。

  华能集团与山东电力的渊源同样不容忽视。2008年6月出任华能集团总经理的曹培玺是山东日照人,曾历任山东青岛发电厂厂长、党委书记,山东电力工业局(公司)副局长(副总经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等职。

  “这种血缘关系让很多事情变得好办许多。”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说。华能集团内部一位负责人也自豪地对《财经》记者表示,“领导背后都是熟人。”

  另有看法认为,华能集团出价较高,也颇符合山东电力和鲁能发展的“胃口”。

  针对上述看法,《财经》记者多次致电华能集团新闻宣传负责人以及华能国际董秘和新闻联系人,均没能得到正面回应。

  就是否曾与山东电力洽购鲁能资产一事,《财经》记者也多次联系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和中电投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他们均未予置评。

  虽然这次收购尚待国资委的最后批复,但刘纪鹏肯定地对《财经》记者表示,“批复不是问题,只是具体时间还不清楚。因为这是一个能够实现多赢的项目。”

后续竞争激烈

  “对于五大发电集团而言,鲁能资产犹如一块大肥肉,谁都想分到一杯羹。”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虽然此次待购资产不够优良,但其未来的项目投资权诱惑力很大。五大发电集团目前还处在比拼规模的阶段,谁取得这部分资产就可能占得市场先机。

  在2002年6月召开的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对于五大发电集团的安排曾有“均衡性”考虑,即:将当时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上市公司、水电流域公司和独立发电公司均衡地划入各大电力集团,各集团规模和资产质量大致相当,在各区域电力市场中的份额均不超过20%,每家发电公司拥有的发电装机总量在3200万千瓦左右。

  据悉,这些安排的目的,在于为电力市场竞争确立一个基本格局。

  截至2009年底,中国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8.6亿千瓦,成为全球第二电力大国。其中,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的装机容量均已突破1亿千瓦,华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国电集团的装机容量分别在7000万千瓦至8000万千瓦之间。

  鲁能集团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鲁能集团成立五年多来,仅在电源产业方面,运营装机容量就由287万千瓦增长到722万千瓦,在建规模600万千瓦。另外其拥有的煤矿资源和港运物流业资源也很丰富,且在全国多地拥有煤电一体化项目及煤化工项目。

  “相对于此次待购的鲁能云南发电资产而言,鲁能在山西、河北等地的发电资产更为优良,这也意味着,日后的资产争夺战将更加激烈。”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五大电力集团间微妙的平衡由此将被打破”。■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templates/inc/chargecontent2.jsp?id=110360703&time=2010-01-18&cl=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