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三次抗拒美分裂图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3:47:30

蒋介石三次抗拒美分裂图谋

 

  当年毛泽东语出惊人: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能落到美国人手里

  

  在中国现代史上,蒋介石是一位极为复杂的重要人物。他统治中国大陆20余年的功过是非已有公论,但他退踞台湾后的施政内幕还鲜为人知,特别是他关于一个中国问题的所做所为,人们知之更少。

  

  蒋介石与戴笠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台湾当局声明:台湾系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乃为各自所公认联合国无权讨论台湾问题

  

  1949年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军事惨败,蒋介石集团逃到了台湾。国民党退踞台湾之初,政治上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它长期依赖的美国,出于对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对国民党蒋介石已失去了信心,推行等待尘埃落定,任其自生自灭的弃蒋政策,使国民党进入了外交上最黯淡的一个时期

  

  1950625,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在反复权衡利害后选择了继续扶蒋反共的政策。627,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同日,杜鲁门下令美国的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台湾。“6.27”声明,使台湾得到美国武力的保护,这对于陷入绝境的台湾当局,犹如打了一剂强心针。而对于美国提出的台湾地位未定论,不仅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进行了强烈谴责,蒋介石也并未因有求于美国而随声附和,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的分裂图谋进行了抵制。

  

  627日当晚,美国政府向台湾当局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其主要内容包括:美国第七舰队已奉命阻止大陆攻台,蒋军应停止出动海空力量攻击大陆。美国政府的备忘录体现了妄图策划两岸分裂的阴谋。对此,台湾外长叶公超奉蒋介石之命发表声明,接受美国关于防卫台湾计划的原则,但对备忘录持有保留态度,并做出如下几点声明:1.在对日和约签订前,美国政府对于台湾之保卫,自可与中国政府共同负担责任;2.台湾系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乃为各自所公认。美国政府在其备忘录中的上项提议,并不影响中国政府对台湾之主权或开罗会议关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3.台湾当局接受此项建议,并不影响中国政府领土完整之立场。这表明台湾当局既依赖于美国,乞求美国的武力保护,但又不完全依附于美国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当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台湾,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又给了中国收回台湾的机会,蒋介石的确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历史性机会。1943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邱吉尔在开罗举行会晤,商议战后有关问题。开罗会议的一项内容涉及到日本战败后台湾的归属问题。蒋介石在会议期间据理力争,坚持要收回台湾。在当时罗斯福眼里,支撑中国抗战局面的,除了美国人就是蒋介石了。由于美国还需要蒋介石的抗战拖住日本,所以对蒋介石提出的收回台湾的正当要求,罗斯福就无法拒绝了。于是,中、美、英三大国就战后的台湾归属问题终于达成协议。19431126,三大国发表了《开罗宣言》,其中明确规定:三大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迫使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归还中国。蒋介石后来在60年代曾说过:我最恨的是日本人,因为当年他们把我们的东北和台湾都抢走了,还使我落了个卖国的名声。这样,开罗会议为中国战后收复台湾确定了基调,也就是说,《开罗宣言》已明确了台湾归属中国的地位,台湾根本不存在地位未定之说。

  

  但是,美国政府此时已不顾历史事实和自己的承诺。1950920,美国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关于台湾地位的福摩萨问题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联大上要求把台湾问题作为一件具有特别及迫切重要性问题列入议程,正式向联合国提出了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政府的这一举动也立即遭到台湾当局的反对,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声明联合国无权讨论台湾问题

  

  在中国政府及台湾当局的共同强烈反对下,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持下,美国企图以台湾地位未定论来分裂中国的阴谋终于没有得逞。

  第一次台海危机,美国欲使台湾问题国际化,蒋介石申言“‘汉贼不两立,为中国人立身报国的基本立场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与台湾当局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联系日益加强,美台关系进入了所谓的蜜月时期。19531月,艾森豪威尔出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他任命了坚决反共的杜勒斯为国务卿,出于从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战略出发,美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密切美台关系。1954年上半年,美台开始磋商签订旨在针对中国大陆的《共同防御条约》,但因对条约的适用范围产生分歧,一时还未达成协议。在获悉这一消息后,为表明解放台湾的坚定立场,毛泽东当即做出决策,由中国政府对外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从195493日起,对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实行惩罚性打击,第一次台海危机随之爆发。

  

  同年12月,美台双方在华盛顿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台海危机使美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尽管美国图谋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但自知作贼心虚,因为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从未脱离过中国的管辖范围,美国若为此卷入一场中美战争,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在国际舆论上也会孤立无援。美国权衡利弊,为避免中美开战,艾森豪威尔希望蒋介石能主动放弃沿海岛屿,这样也给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计划扫除了一大障碍。

  

  1955128,美国策动新西兰出面,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讨论台湾海峡停火问题,目的是通过联合国安排海峡两岸停火,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台湾当局虽然迫于美国的压力,同意了新西兰的提案,但对美国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是持反对态度的。28,针对美国策划台湾问题国际化的活动,蒋介石申言决不放弃收复大陆的神圣责任,指责所谓台湾海峡停火的提议,驳斥两个中国的谬论,强调大陆、台湾皆为我中华民族领土,不容割裂214,蒋介石答中外记者时说:在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上,虽间有卖国贼勾结敌寇叛乱之事,但中华民族不久终归于一统。汉贼不两立,为中国人立身报国的基本立场。

  鉴于美国插手台湾事务,台湾问题出现复杂化、国际化的形势,毛泽东及时调整了对美台的政策,决定通过谈判缓和台湾海峡的局势。1956130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了力争和平解放台湾的新方针。316,周恩来在会见即将赴台的有关人士时请他们传话给蒋介石:我们从来没有把和谈的门关死,任何和谈的机会我们都欢迎。我们是主张和谈的,既然我们说和谈,我们就不排除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赞成和谈。周恩来还说:蒋还在台湾,枪也在他手里,他可以保持,主要的是使台湾归还祖国,成为祖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一件好事。如果他做了这件事,他就可以取得中国人民的谅解和尊重。同年10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明确表示:台湾可以派人来大陆看看,公开不好来可以秘密来。台湾回归祖国以后,一切可以照旧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毛泽东还说可派代表回来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就这个问题,周恩来还对蒋氏父子等人的人事安排做了具体说明。

  

  不久,中美两国也进行了秘密接触,举行了大使级谈判。在谈判中,我方表明了一个中国的严正立场,拒绝美国关于台湾海峡停火等建议,坚持美国舰队及其他武装力量退出台湾。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台湾海峡局势开始有所缓和,美国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图谋被挫败。

  

  第二次台海危机,杜勒斯策划划峡而治,蒋介石不屑一顾:那只是片面的声明没有任何义务来遵守它。

  

  由于国民党军队不断在大陆沿海岛屿骚扰和破坏,也为了配合中东地区反美侵略斗争,1958823,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大小金门实行猛烈的炮击,第二次台海危机从此爆发。

  

  金门炮战打响之初,美国第七舰队决定为国民党军护航,在台湾海峡推行战争边缘政策,对大陆意在不战而屈人之兵。当时解放军福建前线指挥员请示打不打美国军舰?毛泽东当即命令:开炮当美舰护卫着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