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京京:水价上涨年(新世纪周刊 2010-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53:11

水价上涨年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2期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4日

 

字号: 北京已涨,全国普涨;但水价调整易,水价改革难记者 刘京京

  毫无悬念,北京搭上了全国水价上涨这趟车。2009年12月21日,北京市发改委宣布上调居民水价。从12月22日起,居民用水终端价格由每立方米3.70元调整为4.00元。在此前五天召开的听证会上,25位听证会参加人中,22人同意水价分三年逐步上调,每年每立方米上调0.3元。

  不只北京,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11月1日到12月27日,全国有24个城市上调或确定在2010年上调居民用水价格,有八个城市已经举行了听证会,其中包括哈尔滨、开封;还有两个城市即将举行听证会。在2009年,四个直辖市和三分之一省会城市完成或进入了上调水价的程序。

  可惜的是,调整并不等于改革。水务提升效率、约束成本,提供更好服务;政府整理与水务的关系。这些真正的急务并没有因此次涨价更进一步。

阶梯水价知易行难

  12月16日上午,北京市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在新大都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北京市希望上调水价的声音贯穿了2009年全年。年初,市水务局便提出年内调水价。在5月举行的节约用水大会上,市水务局局长程静又称,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引江水进京被推迟到2014年,北京将通过包括调整水价在内的多种措施应对水资源紧缺的危机。

  北京市发改委在12月1日公布了上调水价的方案: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9元。时间安排上有两个方案:一次调整到位,或者分三年逐步调整到位。

  与其他绝大多数上调水价的城市不同,在水价的三个组成部分(供水价格、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中,北京并未变动企业供水价格,仅将水资源费每立方米上调0.48元,污水处理费每立方米上调0.42元。

  此前,北京居民水价为每立方米3.70元,其中供水价格1.70元,污水处理费0.90元,水资源费1.10元,供水价格几乎占了一半。调价后,三部分近于“三分天下”。

  水资源短缺是北京水价改革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北京市发改委介绍,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近10年来,北京地区连续九年干旱,年均降水量仅为450毫米。

  因此,北京市发改委称,本次上调的水资源费全部用于建立北京市水资源节约专项资金,用于全市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节水工程投入和节水项目奖励等。

  北京严重缺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听证会的讨论焦点并非该不该上调水价,而是以何种方式上调。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的听证会参加人李士杰在走访了平谷、怀柔、朝阳等区之后认为,北京老百姓“非常注意节约用水”,调价应该采用阶梯式水价,即对超过一定用水量者采用较高水价,以“保护和鼓励支持节约用水的人”。现在仍采用单一式水价,却可能“把节约用水的人打击了,浪费用水的人没有得到惩治”。他认为,一些企业的浪费现象更严重。

  阶梯式水价被证明比单一式水价更有利于节约用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姜文来称,2006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已有16个城市实施了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在2009年涨价的城市中,沈阳等城市计划采用阶梯式水价。

  早在2004年,北京市水务部门就曾提交阶梯式水价的方案,然而,终因“一户一表”“人口确定”等技术操作层面的条件尚不具备而“流产”。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则表示,政府和企业不愿承担水表改装费用、改装过程中的损漏、实行抄表到户的人力成本等资金压力,也是阶梯式水价难产的原因。

  针对听证意见,北京市发改委在12月21日宣布涨价时回应:有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居民阶梯水价试点方案,准备在2010年内选择有条件的居民小区开展阶梯水价试点;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也应加快推进“一户一表”改造,为阶梯式水价做好准备。

全国普涨

  虽然北京此次未涨企业水价,但姜文来认为,北京可能不久会有进一步动作。因为一旦水资源费上涨,企业成本也将随之增加。例如,企业在取水和送水之间会产生约15%的损漏水量,其水资源费需要企业自己消化。

  此外,一旦“南水北调”水进京,工程费用必然会拉高水价。姜文来估算,届时北京水价将达到每立方米10元左右。

  纵观近来全国水价上涨,自2009年初的天津、南京开始,虽在第三季度因引起争议而势头稍缓,却在第四季度再现高潮。

  促进节约用水、弥补企业亏损,是大多数城市涨价的主要理由。

  专家分析,之所以在2009年出现水价普涨,与前两年通胀压力较大、2009年物价指数的走低密切相关。不过,在2009年中前期,兰州等有外资参与水务的城市上调水价,一度激起了“外资推高中国水价”的指责。再加上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要求各地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使得第三季度水价上涨的声势大减。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向记者分析,水价上调是大势所趋,全国各大中城市“没有不想调价的”。毕竟,这对改善水质和保障供水都有重要意义。而且,涨价带来的水费增支压力并不很大。对于受影响较大的低收入群体,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补偿。“关键是涨价的过程要有公众的参与”。

  令金永祥遗憾的是,本应与水价调整同步推进的供水企业市场化改革,却在2009年几乎陷于停滞,甚至有一点“回潮”。政府如何构建真正有利于约束企业成本的机制,如何处理好自己与水务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仍未有明确的答案。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106588&time=2010-01-08&cl=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