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传》李政道和杨振宁那些事(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3:21:53
(十一)李杨失和的关键
李政道离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本来就是想和杨振宁拉开一点距离,所以,从1953年到1955年他们没有合作过。但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却使他又和杨振宁恢复了合作。殊不知,这一次的再合作,后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1953年,杨振宁曾去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工作了一年。在那里,杨振宁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在这篇论文里他们提出了后来成为十分重要因而十分有名的杨-米尔斯规范场方程。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掀起这场革命的正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不幸的是,这也是导致以后李杨失和的关键。
1956年4月3–7日,美国粒子物理学界例行的罗彻斯特会议照惯例在纽约州的罗彻斯特大学召开。李政道和杨振宁都应邀参加。会议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θ-τ之谜”。
在这次会议上,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公认,一切已了解的物理都是左右对称的,宇称守恒的。这不需要再讨论了。要讨论的问题是:在θ、τ衰变过程中,也就是在弱作用力衰变的粒子的情况下,宇称是否可能不守恒;在当时一切已了解的物理之外,θ、τ是否可作为一个特殊例外,是孤立的一点。
当时已经有人提出用θ、τ衰变宇称可能不守恒的假设去解释上述问题。例如,有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布洛克就提出了这种看法。他当时和费曼住在同一个房间,他虽然有这种看法,却没有勇气在会议上提出。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费曼,请他向会议转达。后来费曼照办了。李政道和杨振宁也曾有过这种想法,但经过考虑后,没有得出什么结论。
李政道的分析是,假使θ、τ是同一个粒子,在它的弱作用力衰变过程中,宇称并不守恒,结果就是这同一个粒子(即θ-τ)既可以按宇称为正的θ模式衰变,也可以按宇称为负的τ模式衰变。这个结果就与已经知道的“θ-τ之谜”的现象完全一样,也就是说,虽然提出了θ-τ衰变宇称可能不守恒,可是这种假设不产生任何物理结果,与其他物理无关。提出前与提出后,“θ-τ之谜”仍然是孤立的一点,这种假设没有产生任何新的结论,不能解决“θ-τ之谜”。所以,单单提出宇称不守恒,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罗彻斯特会议上,有几位物理学家报告了他们为解决“θ-τ之谜”所做的努力,但都没有结论。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做过努力去解决这一问题,也没有成功。因为这些努力都限制在传统的物理方法以内。直到会议要结束的时候,“θ-τ之谜”的乌云仍未被驱散,会议主持人奥本海默说:“事情很清楚,τ介子要么具有内部的要么具有外部的复杂性。”
在回普林斯顿的火车上,杨振宁和派斯愿意每人出一美元和惠勒打赌,认为θ-τ不是同一个粒子,当然后来证明它们是同一个粒子,惠勒因而赢了他们两个两美元。
“θ-τ之谜”正像杨振宁所说是一间封闭的黑屋子,物理学家们在这间漆黑的屋子里摸索,想找到出去的门,他们知道在某一个地方一定有一个门,但是多少年、多少人在不懈地努力,至今仍没有找到。他们用传统的方法毫无效果。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思想,需要有勇气又要有智慧和天才。这是一个考验人又给人以机会的问题。解决它的时机已经到来,条件已经成熟,它等待着新的天才的出现。
明日请看:李政道的灵感和杨振宁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