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里 在故乡望见原乡的倒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5:14:08
  夕阳在老巷屋顶上,几分美丽,几分苍凉。 心灵地图 在汾阳里,我找到了一群祖先从汾阳迁移过来的郭姓子孙;在汾阳里,我找到了广州的影子,中国的影子。 汾阳里的移民色彩影射出广州数千年来的移民文化,从中原到江西再到岭南,汾阳里的先祖走过的每一步,无不印刻着广州这个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痕迹。早在春秋战国,长江流域的楚国人就南下蛮夷之地,建立楚庭(关于广州的最早称呼,一说为部队驻扎地,一说为官府衙门)。继而,秦始皇驱动50万大军抵达岭南,广州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二批移民。再往后,雨水光照充足、生活安详平静的广州不断接收北方因为灾荒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今天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 移民文化的特点是流动、开放和包容万象。台湾的女作家龙应台曾经说:“移民文化是最有创造力的文化。”流动性赋予了广州开放的内在气质,开放的内在气质又令广州具备了包容万象的风范。在汉代,广州就是中国的九大城市之一,到了宋代以后,来自北方的种植技术和造船能力让广州成为了南中国的鱼米之乡和通商口岸,即使在闭关锁国的明清时期,广州也是全国唯一可以通向世界的窗口,到了近代,开放的广州再次走在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之尖。 汾阳里发生的迁移已经过去.广州的移民文化却还在继续,每年从全国各地涌人广州的人口不下百万,有书生意气的大学毕业生,有精干老练的商人,也有终日劳作的打工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描绘着新的广州,在这里,粤语与国语齐飞,移民共羊城一色。 我在汾阳里找到的中国影子是寻根文化。“树有根,水有源”,传统的中国文化特别讲究“根”,讲究“源流”,无论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谆谆教诲,还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民间谚语,都体现出中国人对追本溯源的重视。汾阳里的郭姓子孙正是受此影响,所以才给这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起了个家乡的名字。其实在中国,每一姓氏发祥的过程,也是每个子孙寻宗追远的根据。数千年来,不论政治领域的扩张,天灾人祸的迁徙,经济环境的发展,即使天涯海角,却没有一家忘怀了他们的来自。这等伦理精神的凝铸,家族观念的团结,端赖一种骨子里的根系观念。 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寻根文化,它提倡对过去历史厚重感的表达和生命本真意义的反省。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外来文化也被“拿来”,一些文学作品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往往游离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外无法与之水乳相融。历来植根于儒家文化的中国文人作为这一文学现象的对立曾经创造了寻根文学。寻根文学的作家注重表现浓厚的民族文化意识,或者执着追求沉眠于文化土壤中的民族伦理,道德心态,从本质上看,他们和汾阳里的居民因为怀念家乡和先人而用原籍的郡名来命名自己新的居所殊途同归。 此时不禁联想到我们的广州地理,从老字号到城中村,从名校到趣怪地名,广州的源头、广州的历史、广州的变迁都被我们一一忠实地记录,我们所在进行的不就是在寻找广州的根吗? 汾阳里巷口从老照片中可以看出没有什么改变。       (与照片2对比的照片)翻拍资料照片   换地解说 渤海里突然从我们的地图上消失了 人们迁徙到城市后仍有保持聚族而居的习惯,在移民城市——广州的历史上,有很多外来的“开基创业”者喜欢用原籍的郡名、县名、乡名来命名新的居住点。在过去的二龙街(今天的龙凤街)一带,信手拈来就有渤海里(渤海郡伍氏)、汝南巷(汝南郡陈氏)、陇西巷(陇西郡李氏)、汾阳里(汾阳郡郭氏)等好几条街道。 我们的目标原本是从山东迁移过来的渤海里,却发现意外扑了个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的《广州地名志》中所描绘的宝岗路中段西侧位置,在这本2001年编纂的地名图册上密密麻麻地有上百个地名,但就是没有渤海里。难道它已经荡然无存了? 和我同去的实习生关丽却在打消我的疑虑,她从160声讯台和网上都找到了渤海里.并且有资料为证:渤海里,和龙里东侧,清代乾隆年间,渤海郡伍氏家族迁此定居。在将信将疑之间,我们沿着宝岗大道一路搜寻,待寻着了和龙里,发现它已经是一片废墟瓦砾,即将成为新的观代化住宅区,那么渤海里呢?它是不是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呢?街口—位自称在此居住了七十多年的卖报阿伯十分肯定地告诉我们:“还在,我见过,你走到二龙街里面找找看。”    根据我们事后从海珠区地名办公室了解到的情况,二龙街形成于1958年,是由龙导街和龙田街合并而成,这里的街巷四通八达,一环扣着一环,身入其中,如陷蜘蛛网,没有人指点是决计走不出来的。 可惜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些,两人没头苍蝇似地在弄堂中寻觅了几个小时后,终于宣告了渤海里的“死刑”——如今已经变成两幢新式的高层住宅。 替补目标汾阳里在这样的背景下浮出水面,根据地名定位系统——《广州地名图册》的记载,我们很快在二龙街的南部找到了汾阳里。它西北起歧阳横巷,后折转东北和东南方向约100米止。花岗岩板石路面,青砖黑瓦,比想像里还古色古香。 巷里还有如此老旧的中堂,不用布置就能拍清朝古装戏。   发现之旅 汾阳里在我们视线中浮出水面 居住在汾阳里10号的郭勤佳老人是目前汾阳里仅存的三家郭姓之一,他在附近的南武小学教了二十多年的美术,自幼喜欢涂涂抹抹的他对汾阳里的建筑构造一清二楚,甚至还留有汾阳里的建筑复原图。提起历史,郭老先生十分兴奋:“那时候的汾阳里是整—个大院子,住的全是郭家人,院子的前半部分是祠堂,后半部分是住宅和花园,祠堂和住宅之间是一条甬道,我们今天行走的街道那时是郭家的内巷,内巷的两边分列着对称的五所大屋,大屋的后头还有更楼。花园里基本上是各式各样的果树,我小时候还有,可惜六十年代的时候被珠江金属结构厂的仓库给占了。” 汾阳里的建筑是美丽而对称的,没有—般街巷那种参差不齐的时代感,一眼看去必定是设计者统一建造。所有的大屋都是一种用料,一种结构。它十分容易让人联想起著名的旧广州西关大屋,用水磨青砖砌壁,打磨得平滑而有光泽。门庭高大,装饰讲究,平面布局向纵深发展,有三进之多。大门分有三道,用广州话说有三层门扇,临街的第—扇门是屏风门,矮门之后就是独具岭南特色的趟栊了,趟栊和现代家居安置的铁闸门原理如出—辙,直径为八厘米粗的大圆木,横架做成,如倒放的栅栏,坚实异常,容易开合,功能是防盗。趟栊之后才是真正的大门。汾阳里的这些门厚约八厘米,门脚旋转在石臼中,由此可以想象这种门扇住当年的坚固程度。 相邻大屋之间有青云巷隔开,青云巷中都有—口水井。据说,如果每家把对着青云巷的侧门打开,从第一间到最后—间都是相通的。这也反映了整个汾阳里建筑的统一性和历史上汾阳里居民的家族性。汾阳里的大屋内基本上都装修有鎏金木雕、蚀刻彩色玻璃等。不过在岁月和人为的侵蚀破坏下,如今所剩无几。 “大宅门”里的郭姓今天只剩三家 据郭老先生说,汾阳里建于民国六年,当时他的五叔公郭靖堂和一些郭氏子弟从番禺乡下来到广州,汾阳里那时所在的区域叫龙导乡,周围是一片农田,郭靖堂从一家破落的李姓大户手中买下现在的汾阳里(现在在铺设道路的花岗岩石条上,能找到一块依稀写着“中x六十三名举人,李嘉XX”的字样)。 那时的汾阳里的郭氏家族是旺盛的,凡是婚庆大喜、过年祭祖,各房各支都聚集到祠堂,颇有电视剧《大宅门》的影子。但如今郭氏公祠已经变成了厂房,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的运动中,郭家的祠堂变成厂珠江金属结构厂,两年前国有企业的改组中,汾阳里1号又被一个生产保险柜的民营企业所占据。 郭勤佳老人口中的围墙如今只剩下了巷口短短的一截,更楼也被装修改造成了临街的门面,后花园的果树难觅踪迹,巷口刻着“五桂”的门额也被水泥厚厚地封住。 现时汾阳里的郭家人已经不多,一大部分是解放前去了国外或香港,而1958年的房改让更多的外姓人搬进了汾阳里。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将这些房子的产权发还郭家,也不见有多少人回归,汾阳里的郭姓今天只剩下了三家。  有躺栊门为证,汾阳里的孩子是喝珠江水长大的,没有几个人知道自己是郭子仪的后裔。 汾阳里的建筑美丽而对称。 记忆迷宫 汾阳里郭姓的千里迁徙 郭姓的出现,大致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他们的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的弟弟西虢叔,由于“虢”音与“郭”音相近,所以后来便由“虢”而“郭”,诞生了这个著名的大姓。 根据郭氏族谱的记载,著名的“汾阳郭氏”,是传自封地在陕西宝鸡的西虢,因此,西虢的始封者虢叔,便是他们的第一世得姓始祖。 自“虢”而转音为“郭”,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而且是先由“虢”而“东郭”,再由“东郭”而最后定为“郭”——头一位以“郭”为姓的,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大夫郭隗。“汾阳郭氏”的始 祖郭子仪,是郭隗的第二十九世裔孙。 根据我们对郭勤佳老先生提供的汾阳里郭氏族谱研究,始祖郭永泰公从江西迁移到广州番禺,再传十四世,至靖堂公,来到广州汾阳里。   个人闲逛 寻找古移民的迁徙旧迹  私人绘图 从南方日报社坐53踮车到宝岗大道下车后,在马路的左边很容易就发现了邓世昌纪念馆和邓氏宗祠。 以邓世昌祠为坐标点,我们靠着手中的一张地图,开始了未知的探询,向着小巷的深处钻去。刚刚步入同和里,再回头看看后面林立的高楼,老城的旧物与新城的结合,给人的感觉只是突然。没有过渡,没有转折,新旧两式的建筑,以各自的姿态安然地比邻而居。 陇西巷也是我们的目标巷之一,可是,进去—看才知道,昔日的繁华之地现在只是一个不到十米长的小巷了。陇西巷左拐,沿着仁和直街前行,我们又看到了汝南巷,可是汝南巷也让我们失望了,城市的建设让她的往日容貌荡然无存,几座新式的建筑轻易地抹去了旧日的种种,让人不由黯然。 转出汝南巷,走进岐阳横巷,几进深处,终于在右边发现了找寻已久的汾阳里。她安静地,淡然地停在那里,背靠繁华的南田路,市环立交,处之泰然……   考证推敲 郭氏非自汾阳出 小时候对父亲满书橱的《隋唐演义》、《明史通俗演义》等稗官野史爱不释手,所以一提到汾阳里郭姓家族,我就联想到了唐代中兴名臣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创立赫赫功勋保全唐室的江山后,被皇帝赐封为“汾阳王”,其后他那些枝叶茂盛的子孙,便以“汾阳”两个字作为家族的表记。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汾阳郭氏”,谁都知道那便是“郭子仪”的子孙,自然而然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史书记载,郭子仪虽然被封为“汾阳王”,但实际上却是陕西华县人。即使是当年郭子仪受封的汾阳,也不在今天以出产汾酒闻名的山西汾阳,而是在山西阳曲的西北,这个地方,自汉初到唐末都叫作汾阳,后来被并入阳曲县。因此,“汾阳郭氏”的根源,固然是以山西的“汾阳”为依归,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陕西华县。 祠堂不是清代建 关于汾阳里的历史年龄,在《广州地名志》上清楚地记着:清代汾阳郭氏家族在此建祠堂和茶叶店,故名。但是根据汾阳里居住了六十六年的郭勤佳老先生回忆,汾阳里和祠堂是在他五叔公靖堂公手中建立,时间是民国六年,已然过去了清代。为了证明不是记忆错误,郭老先生还搬出了族谱:靖堂公讳乃安,字显幼,号靖堂,广东番禺县明经乡人,先世由江西吉安迁粤,传十四世至,靖堂公生于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三,终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是汾阳里的创建人,他的父亲德坡祖被尊为汾阳里郭氏宗祠的源头,故该祠堂名为德坡郭公祠。   相关地名 高阳里 小北路东侧。清代时此处为许氏聚居地,许氏郡望为高阳,故名。长48米,宽3米,石板混凝土路面。为居民住宅。 颖川巷 在市政府之南,同福中路南侧巷内。清代咸丰年间建巷,因为是颖川陈氏聚居地,故以其郡名“颖川”作街名。长约52米,宽4米,混凝土路面。 汝南巷 同福中路南侧内巷,龙福路内。因种有龙眼树,曾名龙眼园,清未有汝南郡李氏迁此定居,命名汝南巷。长40米,宽2.5米,花岗岩石路面。内多为低层民房。 嵋山巷 宝岗中路西侧内巷,仁和直街中段东侧。清光绪年间建巷,相传为四川省眉山县迁此定居,为纪念祖籍,故名。长52米,宽3米多,混凝土路面。内有低层砖木结构住宅。 陇西巷 同和里东南侧。东起仁和新街,西至仁和直街。清道光年间,陇西郡李氏在此定居,故名。长18米,宽3.9米,混凝土路面。内有砖木结构平房。 龙溪首约 同福西路东端两侧,西邻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北接龙溪二约。清乾隆年间,有福建省同安县龙溪乡栖栅社潘氏到广州经商,并在此建村,为怀念故里,故取村名为龙溪乡。长270米,宽约3米,为花岗岩板石路面。内多为低层民房。 栖栅街 同福西路北侧内街,东接龙溪首约,西连栖栅南街。清乾隆年间,福建省同安县龙溪乡栖栅社潘氏到此建村,故名。长270米,宽约3米,花岗岩板石路面。内多为低居民房。 溪峡街 同福中西端北侧,北至珠海波光。清乾隆年间,福建伍氏来粤经商,在此建村并以家乡溪峡命名。长250米;宽4米,花岗岩板石路面。内多为平房住宅。 东莞庄 瘦狗岭东北侧,东与华南工学院相接,约l万人,属五山街道办事处。原为果树农庄,因工人多来自东莞县,故名。现有广东省农垦总局、电子工业部门第五研究所、广州市无线电中专等单位,是企、事业单位与居民住宅混合组成的片区。有公共汽车经此。 渤海里 宝岗路中段西侧。清乾隆年间,渤海郡伍氏家族迁此定居,故名。长约40米,宽5.5米,花岗岩板石路面。内有低层砖木结构民房。现已拆除。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刘勇 实习生 关丽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下期预告 人说,有一口井的地方总有点故事的。清泉巷虽短,至少还有一口井。敬请关注下期广州地理。 来源: 南方都市报 20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