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水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39:21
2009年1月15日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

 

  广州是一座地道的水城。不要说五岭诸水绵延抵城,也不要说面朝大海烟波浩渺,单是年平均1700毫米的充沛降水,就已使得这座城市终年温暖湿润,花开四季。雨水润泽了岭南草木,更直接充盈了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河流湖泊。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一湾溪水碧,两岸荔枝红。这些都是这座城市与水之间最好的诠释。

 

  2007年春天,在城市化隆隆行进30年后,以华南师大为主的水考队,继广州首次陆生野生动植物本底调查之后,来到广州城郊,对全市744万公顷的水域一一进行踏访。在流溪河畔,在芙蓉嶂下,在一连近两年的春秋寒暑里,水考队目前已找到了清澄见底的兰溪小河,找到了满江碧水的增江上游,找到了一度灭绝的珍稀唐鱼,找到了萝岗河边的萋萋野生稻,找到了近500种河中游鱼,湖底螺蟹,还有那满町满町水岸盛放的白色谷精草花……

 

  当然,在千百年一直绕城而过的珠江里,水考队发现珠江的胸怀日渐寂寞,在如今不再清澈的江水中,他们找到了上十斤重的埃及塘虱、小条的鲤、鲫、花鰶,也找到了团团簇簇虫丁兴旺的污染水体指示性生物红虫。更为悲哀的是:纵横贯通城区的230多条(个)河涌湖泊里,大多皆已生命寂寂。

 

  “人们必须重新学会滨水而居”,我国著名鱼类学家陈湘粦老师亲自参与广州水生动植物调查,这位年近七十的老广州人,对记忆中原本水清鱼戏的广州当下之水现状表示忧虑。

 

  所幸的是,2008年底,珠江之畔的广州再次决定投巨资疏浚河道、截污治河,其建设力度前所末有。一代人记忆中未曾老去的鲜花水城,有望在两年后再次重现。那时能重新游泳的将不仅只有珠江主航道,还可能是大大小小数百条从家门前淌过的城中河涌。那一天,鱼虾丰美、水清河晏的梦想,将最终化作每一个广州人指尖可触及的幸福。

 

  文/杨晓红

 

  综述篇

 

  足迹篇

 

  家底篇

 

  水史篇

 

  出品:南方都市报时事新闻中心·视觉中心  监制:魏海波 李艳 徐诗 潘劲松 统筹:杨晓红 李陵玻 梁音 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