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不浅的八种“至理名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2:23:35
害人不浅的八种“至理名言”
在中国民间,有许许多多俗语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耳闻目染;有不少人喜欢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拉上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其实留传下来的东西未必就是好,有些甚至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现实生活相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害人俗语。
1.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是成功者欺骗失败者的有力借口、谎言和工具。在机会面前,不可能是人人平等的。什么是机会?机会就是给予具有某些掌握资源者的选择和回报。
2.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这句话通常是年长者对年轻人的告诫。判断问题的对错,和年龄无关。扯上年龄,就是“拉上虎皮”,为自己的心虚鼓劲壮胆。对待某个具体问题,谁的观念最接近“最优”,和年龄关系不大。“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是对年轻人的不尊重,也是对知识的亵渎。
3.天下乌鸦一般黑
主张一竹杆打死一船人,一个活口儿也不留。很多事我们都爱用这个词形容,经常以点带面,一棍子打死。
4.人挪活,树挪死
这句大俗话,实际上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逻辑推理。生活在城市,街道两旁的树都是挪来的,都活得好好的,所以说“树挪未必死”;人挪就活吗?也不一定,看见过很多在各单位之间跳来跳去的人,也很少看见“有所突破和提高”,相反,到是有很多踏踏实实在原来岗位上努力勤奋的人,做出了一点成绩,所以人挪也未必 “活”。如果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去工作,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很难做出一番成绩的。
5.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主张把交流情感、加强感情放到第一位,比赛输赢是次要的。比赛就是要分输赢的,就是要争第一,所以说它是虚伪、矫揉、造作的代名词。
6.一个巴掌拍不响
主张各打五十大板,谁都不能说吃亏,谁都不能说占便宜。实际上,有些时候,一个巴掌是能拍响的,例如用这巴掌拍墙,拍桌子,拍马屁——不一定非要拍另外那只巴掌。“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仲裁方无能的表现,无法做到赏罚分明,只能和稀泥,做老好人,主张各退一步。“一个巴掌拍不响”实际上就是保护“强盗”,打击“弱者”,向“恶势力”妥协。
7.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主张圈地为牢,倡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自私自利的表现。现在小偷猖獗、抢劫疯狂——不能说跟“各扫门前雪”的信奉无关。在它面前,“见义勇为”正在沦落。
8.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给没有“真凭实据”说话者找到杀人的“刀和枪”,正是有了它,导致一些人说话喜欢旁敲侧击,声东击西,捕风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