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再与大师们商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28:25
先说两件事。其一是琐事。本来打算多写几篇类似《打假货》及《炒黄牛》的文章,用以加强《新卖桔者言》的阵容。但经过一星期的细心挑选,文章足够有余,用不着多写了。不是说以后不会写这类读者爱读的街头巷尾,而是不用急着写。其实我最喜欢写这类文章,表演功夫最容易也(一笑)。这样说,是要同学们知道有趣的经济话题俯拾即是,而这类题材是写学术论文的金矿所在。深入一点地调查,成功地把论点一般化的,有机会成为重要的贡献。当年我写座位票价,问为何优质座位的票价偏低,也是街头巷尾之作。据说今天盛行的「效率工资理论」的思维出自该文,可惜大师们误解了我。说真话,如果我还年轻,要在学府升职,像《打假货》及《炒黄牛》那类文章,每篇只要多花几个晚上,扩展一下,修饰一下,是不愁没有国际名牌学报收容的。
第二件事是比较重要了。不少读者关心通胀会否在神州卷土重来,北京一些朋友也如此关心,而央行的退市或微调言论导致有害无益的股市波动。我的观点是目前的中国还不是要防范通胀的时候,还是宁要通胀不要通缩。理由有二。一、只要人民币在国际上持续有强势,通胀不易重临,而就是重临我们可以接受较高的通胀率。二、国际的经济形势还是不妥,虽然外间的报喜消息屡有所闻,我认为去年金融危机惹来的祸,地球整体看还没有过关。这里牵涉到的币值强劲的通胀理论很复杂,我要多想一些日子才有胆动笔。我担心的是一些对货币理论与宏观现象一知半解的人,把二十世纪货币大师佛利民提出的流行观点看得太简单,从而影响了北京作出错误的判断。
二○○八年十一月四日,我发表的文章说:
「不久前说六个月后中国可能出现通缩,这推断今天不变。最近的观察,认为北京刚公布的百分之四点六通胀率是比实际偏高了。要强调的,是在目前的国际灾难形势下,通胀率回头上升一点不是坏事。赌他一手吧:央行要设法把通胀率推到百分之五至七之间。试行推高此率,在今天的形势下,央行会发现不是那么容易。」
央行的朋友当时可能读到,若如是他们今天应该同意经济学推断的准确性跟自然科学没有两样。说过了,经济学是浅的,但往往复杂及难以处理。大师佛利民当年的币量理论在基础上没有错,但复杂的国际情况与金融局限的演变使他的理论无从墨守成规。九十年代初期起他的货币理论就遇到国际复杂演变的蹂躏,谢世前两年他知道这蹂躏不容易解拆。要是佛老活到今天,见到雷曼兄弟之后的风暴与联储局的应对,他可能同意我的观点:他支持的无锚货币(fiat money)制度可以不用不要用。
这就带来本文要说的话题。萧老弟满章传来两篇最近发表的博客文章,都是关于人民币值偏低、应否调高这个老话题。作者皆师级人马:贝加(G. Becker,国内称贝克尔)及波斯纳(Richard Posner)——后者之文是回应前者的。两位我都认识,前者很熟,后者不很熟,一九七六年时大家在一件庞大的反托拉斯案中共事过一段短日子。首先要说的,是这两位老朋友对中国没有敌意,论调客观。比不上克鲁格曼,他们没有资格拿得诺贝尔政治学奖(一笑)。
篇幅所限,不容许我详述贝、波二师提出的观点。简述一下吧。贝大师认为人民币是刻意地偏低了,而这偏低是因为钩着美元。他认为对美国有利,因为美国的平民能廉价享受中国货。他认为这享受的利益是远高于美国因而减少就业机会的害处。他认为中国不智,尤其是二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国资产。他也认为持有那么多的美国债券作为政治武器可以适得其反,因为美国出现通胀及美元下跌,人民币钩着美元中国会受到损害。波斯纳大师之见有不同之处。他认为偏低的人民币增加中国廉价劳力的就业机会,提升人民币值会导致中国转向自己的市场发展,这调整要付出失业的大代价。他也认为中国购买那么多的美国债券,使美国的财赤增加,早晚会害了美国的经济,而美国欠中国那么多钱,在政治买卖的游戏中会输一着。
上述的大师之见当然不俗,我的投诉是他们对实情知得不多。让我分点简说,其中不少此前说过,这里加点补充吧。
(一)人民币从一九九四到二○○五这十一个年头紧钩美元,二者的汇率不变,中国不可能有刻意地贬低币值的空间,其后转钩一篮子外币是美国的政治压力逼出来的。我们要注意的,是一九九三年六月,人民币兑美元的黑市汇率是十一元七角兑一,今天是六元八角兑一,而如果兑美元自由浮动,人民币会升到哪里无从猜测。这反映着十多年间,中国工人的生产力大升,而美国则裹足不前。
我认为美国的朋友要反省一下,为什么在国际竞争下,自己的生产力增长会是如斯不济呢?没有谁不希望可以廉价买到美国货,而我主张中国撤销进口税不止一次了。贝、波二师懂经济,不会反对美国撤销最低工资及撤销工会约束工人自由竞争的权利。我敢赌十对一,只要撤销这两项,美元的国际币值会急升,美国的失业率会急降,而目前还存在的金融困扰,会有很大的转机。
(二)美国目前的最低工资,大约是中国的十三倍,而中国的却比其他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高出约一倍。地球于是出现了一个很阔的断层。美国与其他先进之邦是一层,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是另一层。贝加提出的国际汇率变动显示,人民币钩着美元,其币值兑先进之邦的货币是下降了。他可没有指出,人民币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可没有下跌。这断层明显地存在,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哥,人民币的币值是断层的分水岭。
(三)今天的世界,与三十多年前的很不相同。当年美国施压逼日圆升值,日本当时用不着跟那么多的廉价劳力国家竞争,日圆升值几倍其产品在国际上还卖得好。日本的经济于是被先进之邦拉上去,虽然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被拉坏了,一蹶不振,以迄于今。也是当年,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等人口不多的地方,某程度也被拉上去。今天的中国是人口太多了,加上印度及其他落后之邦皆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人口约三十亿,先进之邦是拉不上去的。
(四)说过多次,中国的贸易产出不是跟上层的先进之邦竞争,而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这几年的经验,是人民币兑美元上升百分之十左右,神州大地的工业订单就跑到越南等地区去。今天先进之邦的商场,再不是中国货的天下。不要误会,我不是说中国要把发展中国家都杀下马来。我曾经指出,一九九七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起于朱镕基迅速而又成功地把通胀从百分之二十以上调控为零,跟着出现通缩。这风暴后几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币值大致上找到了自己那一层的贸易竞争均衡点。中国发展得比他们快,占了甜头,主要因为中国的县际竞争制度有过人之处。如果人民币被迫大幅升值,下面的断层会再断,变为三层!
目前的断层是不可以持久地永远不变的。上层不能把下层拉上去,我们的希望是下层能发奋图强,逐步爬上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希望下层把上层拉下来,虽然个人认为今天先进之邦的经济结构,很不适合大家面对的大时代的地球一体化的转变,被拉下来的机会不小。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在瑞典,我对佛利民解释清楚我对世界大变的推断。他当时不是不同意,而是有点轻敌。
(五)贝、波二师和我都是佛利民的好朋友,大家都受到佛老的货币分析的影响。因为两件事我跟佛老在货币上的研讨得到的观点,贝、波二师可能不知道。其一是一九八三年十月,香港的财政司考虑用货币局制钩美元,我作中间人与佛老及去年谢世的A. Walters研讨。其二是八十年代后期起,人民币有困难,我跟佛老谈了多次关于货币的事。支持无锚货币的佛老,不反对货币先下一个固定的锚才让汇率自由浮动。他当时认为中国太大,人民币不可以下一个固定的锚。我是后来跟进朱镕基的货币政策,才想到人民币可以下一个以一篮子物品的可以在市场成交的物价指数为锚,然后兑所有外币的汇率自由浮动。中国的央行是不需要储存篮子内的物品的。这个下锚方法我建议过多次,也解释过多次,不再说。要说的是如果央行不这样处理,纵观今天的地球局限变化,将来的历史可能说是大错。今天的欧美,因为制度的局限有别,不可以采用这制度,但中国是可以的。
(六)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可以(甲)调升人民币,或(乙)让美元下跌。二者不是同一回事。前者我反对,因为对下层的其他币值也调升了。后者我不反对,但坚持人民币要先以一篮子物品的市场成交指数下一个固定的锚。
这次贝加写的文章,显示他做过功课。他知道人民币兑美元二○○五开始脱钩上升,跟着逐步上升,今天又再紧钩美元。他可能不知道,他说的逐步上升是因为人民币逐步减少钩着的一篮子外币的美元成分。这也是说,人民币今天紧钩美元是保护着美元不大幅下泻的主要原因。好人真的是难做了。客观地看,人民币脱离美元而与所有外币自由浮动是需要的,早晚都要做。政治上需要,上海搞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而加上放开所有外汇管制,中国的厂家可以容易地在外贸上用人民币结算。重要是要先以一篮子物品下一个固定的锚。
(七)一个头痛问题。人民币兑美元脱钩而转钩一篮子物品的物价成交指数,让美元下跌,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劵可能输很多钱!解决的办法是先将美债沽出,或先在市场沽空美债。这一点,不仅有政治上有困难,而如果处理不慎,会导致美债暴跌,孳息率暴升,楼房的借贷利率跟着暴升,再跟着的可怕效应我不好写下去了。
波大师似乎不知道,中国购入那么多的美债,主要是政治压力促成的。不少外人以为北京傻,购买了那么多的美债。六年前我就建议北京要把外汇进帐多购外地的矿场、油田、森林,总之多购国家需要的原料或实物为上。北京不傻,不需要我教。可惜国在江湖,身不由己。中国持有的美债不是二万亿美元那么多。前几年是六千亿左右,后来减至四千亿,今天在政治压力下又升至八千多亿。这些不是秘密。
(八)最后一点,是波大师说人民币升值会害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导致失业上升。我的观点,是只要人民币能维持着目前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币值均衡,美元下跌对中国的工业影响不大。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不管升到哪个价位,美国的贸易与就业情况不会有大改善。这是因为那里的订单会转到其他发展中国家那边去。目前的断层是有着那么大的分离,我的判断是人民币独自升值,美国的贸易逆差会再上升。
最后顺便一提。波大师看来不大理解炎黄子孙的能耐。中国人捱得:他们吃得苦、抵得冷、顶得饿,只要北京不引进西方的什么劳动法或福利经济等蠢政策,这些人是不会失业的。
就让这篇文章作为《货币战略论》的压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