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引发移动互联网的体验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44:39

我们承认.mobi的启动将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但是移动互联网产业要想成功,仅靠.mobi还不够
为何启动.mobi顶级域名
当前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方兴未艾,Yankee集团预计今年的全球市场将会达到1040亿美元。',1)">
而手机上网也逐渐成为消费者娱乐、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根据A.T. Kearney Mobinet的研究结果,能够使用数字业务的多媒体手机的占有率已增至53%,而56%的多媒体手机用户用它来浏览运营商的门户、上网或收取移动电子邮件,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这样的操作。而来自GSM联盟的数据显示,全球能够使用具备上网能力的移动终端的用户数要多于能够使用上网的PC机的人数,而且截止2008年,将有13亿人通过移动设备连接到互联网。
手机上网的巨大市场,不用多说,人人都清楚得很。
以前,人们通过手机上网的唯一方式是使用移动Web,但是,这种体验是非常糟糕的,登陆困难、浏览困难、内容可用性差、速率比蜗牛还慢而价格却非常高,这严重影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Forrester在北美地区做过一项调查,据称仅有4%的北美家庭目前在使用移动Web。所以,除非用户能够方便地找到移动站点,站点内容和功能也支持用户的使用目的(例如查找航班信息或最新股票信息),并且网站设计得到改进,否则移动Web将始终是一个二流频道。
为了拯救陷入发展泥潭的移动互联网产业,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决定启用.mobi移动顶级域名。这也呼应了万维网联盟(W3C)所倡导的MWI计划(Mobile Web Initiative),该计划的目标是网络的移动访问能够和从桌面计算机上访问网络一样地容易方便。
.mobi技术建立在开放标准的基础之上,建议开发人员使用XHTML语言编写网页。.mobi网站将在任何移动设备上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高质量体验,这些网站简化了下载的网页,同时加快了移动服务项目的传输速度。对于运营商按使用量收费的消费者而言,这样的成本更低。
.mobi得到了包括Google、微软、沃达丰、诺基亚、爱立信和Syniverse科技等13家顶级厂商的支持,他们共同投资成立了mTlD公司来作为.mobi手机域名在全球的管理机构。这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专门为手机而设立的域名的管理者。mTlD公司制订了各种最佳规范、样式表、标准和工具,用于确保消费者和网站设计者在使用.mobi的体验上具有一致性和易用性。使用这些由mTlD公司制订的最佳规范和工具,.Mobi网站简化了手机用户的互联网的体验,加快了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速度。
.mobi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那么.mobi的意义究竟在什么地方呢?mTlD公司全球总裁Neil Edward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对于内容提供商而言,.mobi意味着数量庞大的新用户。由于能够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比个人计算机的用户更多,.mobi可以将这些用户纳入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对于任何想要让人在网上看到自己的公司或组织来说,.mobi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潜在的客户。
对于移动设备制造商来说,它意味着增加了用户的满意度,因为用户发现了更多的使用移动设备的先进功能的理由。
对于移动服务提供商来说,.mobi提供了大量新机会,可以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预期,并让新数据服务的业务收入呈现指数性的增长。
对于ISP、Web开发者和注册机构来说,.mobi提供了利用其核心竞争力和增加业务的机会,稳定现有客户的忠诚度,并扩展新的在线产品和服务。
对于消费者而言,可通过手机访问的.mobi站点将采用保存相应内容的专用技术,这项技术针对移动传输、下载和显示进行了适当的定制。.mobi意味着消除用户的烦恼。
Neil Edwards表示:“基于PC的互联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发展,原因在于它可以提供海量的内容和服务,可以提供成千万计的站点,这样用户便可以根据需求来随意使用。我们看到现在移动运营商到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服务,但是这些服务在数量和规模上还是很小的,但.mobi的出现当将改变这种局面。目前已经有9000家全球知名公司注册.mobi手机域名,我们相信3年之后,.mobi域名的规模将在2500万到3000万个之间,移动互联网产业将实现爆炸性增长。”
根据Neil Edwards透露,普通公众可以从9月26日起注册自己的.mobi域名。在最初两周,个人和企业均可按照优惠价格,通过注册机构抢注热门的.mobi域名。而从10月11日起,个人和企业只能按照标准价格通过注册机构来注册自己的.mobi域名。另外,mTlD公司已经延长了‘Trademark Sunrise’的注册期,全球的品牌所有者将可以利用整个夏季,为自己的品牌注册.mobi域名,从而进入移动互联网世界。国际律师事务所Lovells对此表示欢迎,认为此举为商标所有者根据现有商标来决定和组织域名的申请工作提供了更长的准备时间。”
中国是移动互联网重要阵地之一,而mTlD公司董事会还有两个空缺名额,Neil Edwards希望中国移动运营商能够补充进来。
.mobi也不完美
.mobi能够引导用户访问互联网上那些已经针对移动设备进行了优化的网站和内容,这听起来非常不错,而且我们并不否认.mobi的启动将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然而, .mobi并不是完美无缺,它也存在缺陷。
首先,它不具有“设备未知”的特性,这是违背互联网的基本定律的。URLs 经常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交换,所以“设备未知”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其次,我们当前还没有看到哪个新的顶级域名获得成功,比如.xxx和 .aero。用户已经习惯了.com等传统顶级域名的使用,他们无论在以何种方式接入互联网的时候都会不经意的使用.com等传统顶级域名。另外, .mobi的启用使得那些内容提供商必须准备两套内容,一套给传统互联网,一套给.mobi网站,这将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和管理成本。还有一个细节问题,就是你在手机上输入.mobi约需要10次敲击(不同型号的手机可能会略有不同),而输入.com时只需要7次。这个细微的差别看似无足轻重,但其影响绝对不可忽视。而且,.mobi在空中接口和传输介质方面还不明朗。
现在有一些网站,以Google.com为例,能够自动识别接入请求是来自手机还是PC。如果接入请求来自手机,即使用户输入的是.com地址,Google.com也会将用户引导到专门为手机用户进行了优化的网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mobi的需求。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将互联网推向手机的过程中,采用直接为手机开发相关内容的方式(.mobi是这么做的)是不可取的,而应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当中的一种。一种是引入智能网络浏览器,例如Opera和Picsel,将内容在手机上进行改编以适用手机自身的能力。另一种方式是增加一个内容适配服务器,内容在发送到手机上之前服务器先对之进行适当改编。这两种方式都是将网页内容进行格式适配,而非针对手机这一特殊应用做原创性开发。当然,进行内容格式的适配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是用户体验还是不错的。
所以,移动网络运营商在关注.mobi的同时也应该多关注内容适配和智能浏览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振兴大业需要各项技术共同完成。

作者:孙杰贤 摘自:通讯世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