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称谓与中国现时的信任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3:23:19
“经济学家”称谓与中国现时的信任危机
千岛愚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1b7c870100dmju.html)
经济学家在中国一直存在信任危机。这也不怨别人,主要还是他们真的不太合格,更不要说是称职了。在中国,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经常是傍着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并不时地为他们代言着,有时甚至是摇旗呐喊,混淆视听。说白了,很多经济学家都是靠营造社会关系网评的教授和博导衔,本身就不够格,所以顶着经济学家的封号到处胡作非为也就很正常了。
记得香港有位叫丁学良的教授指出"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并批评国内经济学家一心为利益集团代言。丁教授特别强调:在西方经济学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公共的学科,经济学和物理学、数学一样,所讨论的都是非常专业化的问题,而在中国经济学变成了一个很Public(通俗的)的学科,太热闹了,什么人都可以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什么问题他们都敢谈,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学还远远没有走到经济科学的门口来,经济学在中国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科学,严肃的学科一般不可能是闹哄哄的。丁教授还由此归结出中国经济学家遭遇尴尬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把太少的精力用来做经济科学研究,把太多的精力用来为某一利益集团说话,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所做的事情和西方国家银行里的经济分析师比较像。丁教授最后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国内其他的所谓“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
也难怪老百姓和广大网民不满意,也难怪人家丁教授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因为中国太缺少像林毅夫教授这样的真正意义的经济学家了。
但是,好像在中国还不光是经济学家称谓受到广泛质疑,同样受到质疑和嘲讽的还有像歌唱家、艺术家,甚至还有像博士学位等。看来什么东西到咱们中国都可能会有一个很特别的发展,有一个中国特色。我想,这应该就是一种信任危机吧,一种民众对长期压倒性权威的挑战、质疑和无声反抗。长此下去,真正的经济学家对外都不愿被称为经济学家了,真正的艺术家对外也不愿被称为艺术家了,真正的有研究实力的学者也不敢在自己名片上加注博士了,或者这些精英人物都应该取一个替代的名词称谓。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结局呀!
显然,出现这种“精英泛化现象”的情形,其原因是综合的,既有管理部门的错误引导、不作为或者权力寻租,又有某些阶层人们的浮躁和攀比。换一个角度说,就是有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有市场需求,二是有市场供给。从市场需求角度来讲,在市场体制下,有很大一部分过于追名逐利的人们,他们需要通过这些“名”获得更大的“利”,而这部分人本身是不够条件的,正所谓“鱼目”,这在时下已经占到了可怕的多数。从市场供给的角度来讲,有一些政府部门存在无意识的不作为、不当作为,或者是有意识的权力寻租(这是最常见的,最根源的,也是最可怕的)。一方面有需求,一方面有供给(或称“口子”),在中国社会关系网非常庞大和密集的社会,必然进行着全天候的“无缝对接”。
我想,中国真的是到了迫切需要溯本清源、实现信任回归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