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一周:政府信任危机和社会信心的重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9:38:43
祝华新
 
2009年12月07日14:24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成都拆迁案:青山无柴烧自己
CCTV“新闻1+1”节目播放《拆迁之死》,刺痛了全国观众的眼球:成都女子唐福珍站在自家4层小楼屋顶上,举火自焚。
成都官方从新闻稿《成都金牛区依法拆除私营企业主胡昌明违法建设》,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局长表态,到12月3日晚10时金牛区长的新闻发布会,被迫逐步地回应公众质疑和批评,但迄今离主流民意仍有相当距离。例如社会学家单光鼐在人民网“强国论坛”访谈中认为此案是“由暴力拆迁开始,引发暴力抗拆迁,继而演变为自虐式暴力的自焚”;央视评论员白岩松指出“执法者的冷漠、不作为,甚至是过失”,“扮演了凶手的角色”。这个几乎是网民共识的定性为官方所接受还需要时间。
著名网友熊培云在评论课上,让学生讨论唐福珍案件并写下各自的感想。有位学生的标题令人震惊《青山无柴烧自己》。1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时评”警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治国理政,各级政府需要更大的耐心,更宽厚的人道情怀,恃德不恃力;在迫不得已采取某些强制措施时,注意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保障民众权利救助机制的畅通。”
危机公关不是治本之策
对于成都这起自汶川地震以来最严重的公共事件,尽管四川本地媒体普遍失语,各门户网站的报道和评论从6日起也基本消失,但仍抵消不了网络社区的话题延烧。英国《金融时报》在地震后撰文分析《中国成都的危机公关》,谈到政府面对灾难给一个地区的影响,不仅要像外科医生那样选择是输血、截肢还是移植,而且需要考虑社会信心的重建,民间凝聚力的再次唤起,而后者“远非一两次危机公关所能解决”。
阜新举报案等留下的隐患
辽宁阜新市高调宣布,举报政法委副书记于洋“参与吸毒、强奸、聚众淫乱”等事“纯属造谣”,实名举报人上官宏祥涉嫌“诬告陷害”而被刑事拘留。一些网友认为处级干部参与集体淫乱实在匪夷所思,觉得上官经历复杂、资信度不高,但也有网友怀疑“现在的官员敢做的事情太多”;而有关部门查老百姓的时候就按“有罪推断”,查当官的就按“无罪推断”;举报人“鸡蛋碰不过石头,何况是一堆石头”。
网上曝光内蒙古贫困县阿荣旗女检察长刘丽洁开百万豪华途锐车,检察院作出回应,称途锐车是暂借朋友的,政府牌照是临时的,并将此事定性为“网络诽谤”。一包天价烟挖出周久耕的反腐经典案例,曾被高层认可,但在今天似难重演。
有新闻跟帖忧思:官民之间的不信任情绪,是“社会最大的隐患”。
广东老书记穿破皮鞋捐款10万元
广东前省委书记吴南生夫妇为贵州贫困山区身患重病的青年代课教师赵鹏捐款10万元。《南方日报》披露了一个细节,吴老的皮鞋很旧,鞋沿都磨破了,秘书说起码穿了5年,老人还舍不得扔。在一些地方的官场贪腐成风,甚至趋于暴力化、黑恶化的背景下,老共产党人的胸怀光风霁月,在网上引起一片唏嘘。
南京政府“网络发言人”批量上岗
12月4日,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曹劲松做客人民网,介绍说南京全市90家部委局与区县网络发言人一一亮相,对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热点问题要求在24小时内给予回复。
现阶段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政府上网”基本实现,连一些乡镇和街道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但大多属于政务信息的单向发布。在以互动为特征的网络社区,包括新闻跟帖、BBS、博客和微博客,基层政府经常处于被质疑甚至被“围攻”的状态。今天,政府面临一个历史性的选择,就是挺进网络社区,促进官民良性沟通和善意互动。
(作者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责任编辑:郝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