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的成长与成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2:48:15
■ 刘士亮
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的最高责任者和组织者,是用户评价企业素质的直接对象。作为企业,应培养锻炼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项目经理队伍。发展企业是硬道理,发展企业靠人材更是硬道理,没有一大批致力于企业经济发展的能人和项目经理队伍,企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作为项目经理应该努力学习,提高项目管理操作能力、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与决策力、提高调动项目广大员工积极性和实现企业目标的能力,提高自己从成长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成功的能力。
一个项目经理不能只成长,不成熟。当上项目经理并不等于能当好项目经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项目管理不成功,吃亏就吃在不成熟上。结合多年从事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现就项目经理的成长与成熟这一话题,谈谈一己之见。
什么是项目经理的成长?什么是项目经理的成熟?我认为成熟的表现有六个方面。
一、成熟表现于全局思考
好的管理人员、好的项目经理就是能站在领导角度想问题,立足自己岗位做事情。要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想问题、去理解工作,那么,我们思考问题的高度就不一样,工作的状态也就不一样了。能站在领导角度想问题,能想大事,有全局观念就是成熟。
什么是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表现上,首先要能提出供领导拍板的建议。中层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可分为三类:一是光问“为什么”,只知道摆问题; 二是不仅会问“为什么”,而且知道“因为什么”;三是不仅知道“为什么”、“因为什么”,而且知道“怎么办”,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第三类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才是一流的管理人员、一流的项目经理;才是成熟的管理人员、 成熟的项目经理。
作为中层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仅仅服从、执行,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不够的。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发挥决策作用,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供领导拍板。 但前提是你首先要能看出问题,而这正是很多中层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共同的最大问题。
其次,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成败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例如,某企业一位中层主管,能力比较强,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该主管考虑问题往往从个人和部门利益出发,常常与公司领导争来争去,甚至关键问题也不肯让步。很显然,这样的经理人不会有多大的发展。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具有长远眼光,为了长远利益、长远的发展,即使眼前利益充满了迷人的诱惑也要坚决放弃。
二、成熟表现于立足双赢
什么是立足双赢,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四种做法:
(1)两败俱伤。为了泄私愤,为了报复,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不顾一切去制造悲剧,很不值得。在关键时刻,懂得掌握人生方向的人才是优秀的管理人员、优秀的经理人。
(2)损己利人。一时可以,长期坚持一般很难做到。
(3)损人利己。而伤害他人就要做出补偿,最终结果一定是伤害自己。
(4)利人利己。就是在为自己着想的时候,也不忘记他人和组织的利益。这样,双方才会满意,才有合作的基础。人们看待问题,都受自身利益的左右,如果我们能克服掉自己的私利来考虑一些问题,我们就可以高人一筹。这就告诉我们:中层管理人员、经理人的成熟就是在充分考虑个人需求、充分表达自我的同时,必须替他人作周到的考虑,以使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即实现双赢。
双赢是一种无伤害行为,因而也是一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长久合作的行为。例如,有一个公司派两位干部外出参加高级研讨班,经过学习两人应该说都成长了,但不一定都成熟。一位是:既成长又成熟,他感激领导给他的进修机会,回公司后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利用适当时机向领导提出改进建议,并领导部属从自身做起,突破困难,不断开拓新的局面。这位干部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信任,职位也得到了提升。相反,另一位干部只成长不成熟,回到公司后看到公司存在的问题,多是抱怨、指责、批判,从而给公司造成伤害。这样做,搞得上下关系紧张,最后公司只好让他离开。
三、成熟表现于克己自律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对自己的纵容。纵容自己就是毁灭自己。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总是不断反省,永远克己自律。据哈佛商学院对120位成功人士的调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人人都注重自律,克服惰性。
相反,现实中的一些失败者都是因为自己打倒了自己。例如,一位企业高层主管,负责公司的营销工作。薪酬待遇较高,应该说他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但该主管爱贪小利,在对外合作中总是与合作单位私下搞点交易,以便从中得点回扣,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后来事情败露,葬送了前程。因此,现实中的一些失败者都是因为不能克己自律而自己打倒了自己。
有一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警告一个人贪图眼前利益,一定会有后患。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最大区别,是放眼眼前还是放眼未来,一个人目光短浅只顾蝇头小利,一定会丧失长远利益。
四、成熟表现于宽容忍耐
有一次我在看中央三台《艺术人生》栏目,电视上看到采访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主持人问乔老婚姻如何美满60年之久,乔老先生思绪片刻说出一个字“忍”,就是相互的忍让。因此,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懂得如何忍耐,人生智慧的一半在宽容忍耐之中。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在下野后向邓小平请教复出的“秘诀”,邓小平的答案是“忍耐和信仰”。正是凭着这个“秘诀”,他三次被打倒,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获得更大成功,被西方人称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宽容忍耐可以顶得住任何砖石的磨砺,可以经得起任何风雨的冲击。正是这个忍耐,使一度被打倒的邓小平再度复出,也正是这个忍耐,教会了加拿大那位前总理人生的秘诀,使他在下野以后又重新焕发了政治生机,重新获得了总理的宝座。
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教授,因发表新人口论遭到无理的批判,以致被革职罢官。但他冷眼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当他的儿子把罢官一事告诉他时,他只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数十年后拨乱反正为他平反,当他儿子把这一喜讯告诉他时,他又“噢”了一声。这种忍耐,这种大度,这种胸怀,为他赢得101岁的高龄和举世的尊重。
我们要努力做到: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度量容忍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有智慧区分各事时的区别。人与环境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的,一般来说,人是难以和大环境、大政策抗衡的,有些事情、有些办法,只能是相对公平、合理的。但是,人是可以改善甚至创造小环境的。在面对一时难以改变的事情时,保持良好心态和稳定情绪是相当重要的。意气用事甚至破坏性的情绪,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容易失掉全局。
相反,现实中我们很多人缺乏这种胸怀,常常是满腹牢骚、怨声载道,经不起一点挫折,受不得一点委屈,听不得一点批评。切记,人生成功的关键是:得意不猖狂,失意不忘形,得意不忘失意时。
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在日常的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处于矛盾的焦点当中,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达到忍耐的最佳境界呢?
1、经常明确地意识到目标的存在,使自已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不断提高运用头脑的能力。
2、尝试着去了解自己做每一件事情的意义所在。一旦能够理解了以后,对工作的态度,就会从“应该做”进入“必需做”这种积极性的意识形态。如此一来,必能减少工作时的紧张感和压迫感,而愉快地完成工作。否则,一味的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非但会增加不少的麻烦和痛苦,而且,精神上很容易疲劳而变的毫无效率可言。
3、培养安于困境的习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环境时,常常会表现出逃避的倾向,但是为了能够作好自我控制,就必须忍耐这种困境所带来的痛苦。那么时间一久,自然会在不知不觉间,培养出一种安于困境的耐力,而能够全神贯注在自己的工作上。
五、成熟表现于注意细节
施工企业要求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素质有四个方面(四条标准):
1、政治素质。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有充分的精神能量,能影响他人;
2、知识素质。有较强的专业与管理理论知识、有成熟而客观的断能力。(成熟是指有经验,能够看出问题来,客观是指能看到最终目标,而不是只顾眼前。)
3、能力素质。包括领导能力和基本能力两个方面。项目经理应有较强的策划决断、组织协调、人际交住、灵活应变和改革创新能力,做到诚实可靠、言行一致,答应的事就一定做到,执行力要强;基本能力主要指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
4、体格素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能够吃苦耐劳,随时都准备着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情。
所谓执行力就是实务运作的细节。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真理蕴藏于细处,伟大积淀于具体。拿破仑说过:“从成功到失败,只有一步之差,我的经验是在每一次危机中一些细节往往决定全局;”尼克松曾说:“伟大乃处处注意细节的积累。”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细节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精神,每个细节的成功才是事业的成功。相反,许多事情的失败,也往往是在细节上没有尽力造成的。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就是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质物,正是这一点点铝质物导致澳星爆炸。
“细微之处见精神。”重要的细节,多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同时碰到好几项工作,为避免自己陷入被动,就必须善于分析和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不但是工作排序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精力、时间、财力等资源的调配和统筹。
六、成熟表现于坚持执着
每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都有各自成功的环境和经验,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各不相同,但共性的特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有坚持和执着的精神。一是要具备良好的品质,这是成功的基础,二是要有专业、管理知识,这是成功的保证,三是要有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是成功的关键。一个优秀的经理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获得良好的业绩。
做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必须培养和锻炼出自己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做” 经理 。“做”  经理就是要求项目经理身先士卒,带领大家一起做工作;一个项目经理,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有能力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一个项目经理,要想做好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首先要获得自己下属的认同,亲历亲为、身先士卒是最有效的手段。这个阶段的项目经理首要的是能“做”,会“做”,肯“做”。
第二层境界是:“坐” 经理。“坐” 经理是指坐在经理这个位置的人,仅仅会做业务是不行的,还要能够坐下来,学会管理自己的项目。项目经理多数都是从基层、 系统部门等具体业务工作中成长起来的,有着较强的业务能力,但往往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因此,学一点管理学,掌握一点领导的艺术,才能真正“坐”稳经理的位置。
有些项目经理喜欢自己做业务,享受其中的成就感,但长此以往是难以成长为一名好的项目经理的。光埋头苦干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也不可能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项目经理要能够“坐”下来,理清项目的发展思路,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设计组织、配备好人员,通过有效的激励、保证项目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确保项目实现预定的目标。
我们通常把提供动力和刺激来参与某一行动叫激励。项目是一个需要激励的群体,激励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因此,我们讲:“不会激励的领导是一个愚蠢的领导”。我们有的项目领导,只看到下属的不足,看不到优点和长处,即使看到也不表扬激励,美其名曰,表扬了他会翘尾巴,这样做是非常不利与项目管理的。
有效地激励员工是一个项目经理人逐渐成熟的标志,“管人”是经理人的重要工作,也是“坐”稳项目经理位置的重要环节。高压下的经理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人际关系紧张。最好的办法就是着力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认真带头安排、布置、做好项目的每一件事情。
我认识一位项目经理,刚做经理时,由于经验不足,在“管人”上出了很多失误。对员工的管理突出一个“严”字,一旦员工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大发雷霆,项目上经常听到训斥的声音,员工的势气很低落。有些很有工作能力的员工,向上级组织、上级领导提出要调离这个项目。
这位项目经理通过反思和学习,知道了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通过正确的激励和引导员工,必须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员工,才能起到团结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于是脾气没有了,态度和蔼了,员工有什么话也敢对他说了。项目上的氛围融洽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进步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们在项目经理岗位上做好工作,应该跳出一个误区:不要老想着如何去控制别人,控制别人是一种幻想,我们不可能控制任何人,包括我们的下属。
领导的实质就是通过自已的思维、行为去影响别人,而不是如何去控制别人。胸怀大志的领导者,通常不会花太多的精力去控制别人,而是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怎样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一是作为一名项目经理(领导者),我们必须要有工作干劲,主动承担责任;二是停止抱怨,寻找机会,并且果断地把我们的想法付诸行动;三是学会欣赏,不断激励。
我们一定要知道,管理者只有尊重、关怀、理解、帮助员工,为员工提供一个团结合作、快乐轻松的工作环境,员工才会努力工作。要经常地去培训、激励并赞美我们的员工,只有在下属眼中你是一位好的经理,你才能最好地发挥领导作用。切记,我们的工作是通过他们的业绩表现出来的。
第三层境界是:“作” 经理。经理人“作”为一个“头”,要成为一个项目、部门的精神支柱,这是第三层境界,也是一个经理人的最高境界。因为我们的存在,组织成员有了安全感;因为我们的存在,组织有了发展方向;因为我们的存在,组织永葆青春活力,不断进步;因为我们的存在,组织凝聚成为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集体。
“胆大心细、敢做敢为”是一个经理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员工的主心骨。经理人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成为项目的一面旗子。经理人“作”为一名师长,必须带出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特别是一支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
学习能力是一个项目经理人持续发展的动力,经理人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带动项目的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氛围。
要做一个好的 、优秀的项目经理,我们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将个人的发展规划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轨道上来,将个人的发展建立在项目和企业发展的基础上。
一个项目经理,他应该沿着“做”经理;到“坐”经理;再到“作”经理,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建立自己的领导风格,成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
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有一个追求成果与追求成功的关系问题。如同一个家庭,关心孩子的学习与关心孩子的品德;一个人,积累财富与积累信誉;一个企业,出产品与出人品等等。
人生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部分是行为、效率、结果,而水面下巨大的部分是人的品格、习惯、价值观,这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些看不见的精神因素,才决定了人生的成功。
总之,项目经理的成熟是一种智慧--做人的智慧,做事的智慧;是一种胸怀--容人、容事胸怀;是一种责任-- 高度的责任感;是一种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是一种双赢--个人需求与他人需求和谐统一。一个项目经理只有从成长走向成熟,才会有大的发展,才能办成大事,才能从成熟走向成功。
2008年10月
【作者系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