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6:03:23
陈训慈,字叔谅,生于1901年,浙江慈溪官桥村(今属余姚)人。1924年,受其胞兄陈布雷的资助与培养,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历史系。他一生著述很多,主要撰著有《世界大战史》、《清代浙东之史学》、《五州事件》、《浙江图书馆小史》、《甲午战争历史教训》以及与友人合写的《万斯同年谱》等,对两浙文献、文物搜求与求证,甚有贡献。
1932-1941年间,陈训慈先生出任浙江图书馆馆长。在他任职期间,无论是公共图书馆对社会的开放,各类刊物的编印,还是文献展览会的成功举办,都使浙江图书馆名声因之大振。
陈训慈先生强调图书馆的服务必须走向社会。他指出:“现代图书馆已不能‘坐而论道’,被动地待人上门。而当主动地深入社会,以为推动一切事业之主力。”那时在杭州市设置图书流通部三处,民众书报阅览处五处,还设有一个流动书库,每天在市内作定点巡回,就连钱塘江的渡轮上也能见到浙江图书馆的流通书刊。可以说当时的服务是一流的。这种主动、开放的读者服务理论,对当代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仍有启迪。
陈训慈还主持创办了《文澜学报》、《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其中《文澜学报》是浙江第一家省级学术刊物,由于有马一浮等知名学者的撰文,当时刊物影响较大。陈先生自己在刊上也写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1937年8月,日寇在金山卫登陆,杭州危在旦夕。文澜阁的《四库全书》和浙江省立图书馆的大量图书急待抢运。陈先生四处奔走,亲自去省教育厅催拨运书经费,当时的教育厅对此事抱不负责的态度。陈先生非常生气,又非常着急,终于经过他的努力,筹集到一些资金,将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日军进入杭州之前,安全地运出杭州,抵达富阳。再找来大卡车,千辛万苦地将《四库全书》运抵大后方-贵阳威西门外山上地洞内。同《四库全书》放在一起的还有《古今图书集成》、《永乐大典》等。除浙江图书馆的一些珍、善本外,陈先生还负责把著名的宁波天一阁藏书也抢运出来,运到浙南龙泉一个小山村。抗战胜利后,陈训慈先生又自始至终地将《四库全书》等珍贵图书馆文物运回浙江。今天我们在西子湖边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能看到保存完好的《四库全书》等图书,不能不为陈先生的抢运精神所感动。
1990年6月12日,浙江图书馆为“陈老馆长九十寿辰暨从事图书资料工作六十周年”举行庆祝大会。当陈先生步履缓慢面带慈祥笑容地走来,浙江图书馆的同仁们站在大学路主楼的台阶上,热烈鼓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