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把根留住——读云南省社科院乡村教材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2:50:15

 

自打听说云南省社科院开发了一个关于乡土知识教育实践的项目,效果不错且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心里便一直惦记着能够找机会同项目主持人——该院副院长杨福泉先生有所交流。未曾想,愿望在本月初实现了。在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开发研讨会上,不仅见到了杨先生,还得到了他赠予的《纳西族乡土知识读本》(项目成果)。

  杨福泉,纳西族人,民族学家,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福特基金的资助下,他在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与白沙乡完小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深入社区、民间进行调研,走访当地的铜匠、中医、文化名人、民间艺人、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老人,编写了适用于当地中小学生使用的乡土教材——《白沙,我的家乡》,在当地社区和民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打开这本社区自编的乡土教材,你会看到,在他们设计的课文中,有“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牲畜”、“我们的服饰”、“我们的食物”等,关于家园的介绍;有“玉龙雪山”、“白沙壁画”、“白沙细乐”、“东巴文字”、“洛克博士”、“雪山神医”等,关于历史、文化、人物的介绍;有“水与水的利用”、“森林资源与管理”、“我们的农事历”等,关于民间智慧与知识的介绍。


    除了帮助孩子了解本社区和本民族,课本还设计了诸如“一个家族与一个村子的历史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有什么关系?”“雪山对人们有什么好处,我们能为保护雪山做些什么?”“崇拜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神,是不是封建迷信?”“洛克博士带走了丽江很多的东巴经书,他是我们的好朋友吗?”等一些关于爱与保护、家族与民族、文化与宗教等很有味道的问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教材中所讲的内容,如乡土的自然资源是什么?社会资源是什么?文化资源是什么?这些东西仿佛是讲“我们本乡本土赖以生存的东西”,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利用当地特色的民俗、特色的生产经营活动、特色的自然资源等关乎生计的问题。这一点很关键,生计是能真正和人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并且最终能够服务于人的。

  看着手里的这本乡土教材,不由得想起此前读过的一本书——中国社会科学院翁乃群先生主编的《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这是一本关于农村教育的田野调查文集。文集从村落的视角对农村教育的宗旨、导向和课程内容进行了反思和批评。5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和探讨了城市与农村文化、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难以适应这种差异的现行教育体制所存在的种种弊端。

  ——“农村学校所教的知识难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相结合,与农村经济生产劳动技术的发展需要严重脱节,致使百分之八九十只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而被滞留在农村的孩子及其家庭,不仅没有感受到学校教育带来的益处,而且普遍出现严重的身份困惑问题。这些都成为村民们是否送孩子上学的一个新的考量因素……”

  ——“我在边工作边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国家的教育越来越发达,但是它离我们的家、我们的传统越来越远,比如道德问题、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矿产资源问题等等。就是这些问题,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都几乎没有涉及到,学生总体的能力越来越弱。我上学的时候什么事都会做,但现在的学生不会做。我曾走访了70多户牧民,他们认为学校是个不能培养人的地方,男孩、女孩回来后都不会自己应该会做的事情。我们的藏文化有很多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观点,但是,却在课本之外……”

  “中国现代教育体制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传承的忽视,加速了本土知识传承的衰落。很多少数民族年轻人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宗教信仰、地理生态、动植物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知道的越来越少,甚至本民族的语言也在逐渐忘记……要知道,只有守住母亲文化之根,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灵魂才不会漂泊无依,家园才会因独特的个性而长久美丽!”作为纳西族人和纳西学研究专家双重身份的杨福泉,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下面临的种种困境更是有着切肤之痛。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许云南省社科院关于乡土知识教育实践的项目能给我们以启示。但是一切远非想象得那么简单。正如杨福泉先生所说,我们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制度的支持,更需要一大批勇于探索实践的有识之士。只是,在缺少内动力,缺少良性互动,缺少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的艰难条件下,我们如何做得更好,才能抵御在全球一体化和强势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的文化失根、民族失根以及人的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