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秀水市场历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1:14:38
几个18岁的新加坡女生来北京探望在此地浸濡的好友。一起吃饭的时候,其中一人兴奋地告诉我,她们在秀水街购物的成功经历。一套连衣带裤的优质运动装,一百元人民币(约二十新元)让她们拿下了。
而最让女生们觉得新奇的地方,是她们认识多年的好友,经过北京的几个月训练,竟摇身变成了讲价高手。
“LJ说:‘我说一百就一百’,然后转身走掉。对方就卖了。”一人绘声绘影地叙述LJ的狠劲,语气透露着惊喜。
故事主角LJ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是个典型的新加坡乖乖女兼名校生。今年初利用上大学前的假期,到北京与在这里工作的父母相聚,平时还到我们办事处帮忙。想不到,在浏览故宫、长城和天坛之余,她的周末都投资到批发市场,摸索出另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方法。
这其实是一门有益的学问。
新加坡社会生活秩序俨然,城市的许多机制在设计时,已然体现了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的两大目标。一切资源的分配都经过深思熟虑,规划得好好,目的是减免所谓的“不必要”的浪费与竞争。包括我们的政治也一样,执政党在解释现状的优点时经常提出:一党统治能够省却过多辩论的成本。
于是一些初到中国的新加坡人,可能感觉万分不适应,甚至碰壁而归。在中国,大至做生意,小至到市场去买生活必需品,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无限的机会,无限的可能,和无限的变数。例如同一件商品,超级市场明码标的是一个高价位;小商店是一个价;批发市场开的是另一个价;你能用什么成本获取它,全凭个人本事。
所谓“漫天开价,就地还钱”,生活中随处都是交易场。买方卖方各有所需,所以用明察暗访、声东击西、弄虚做假等等方式试探彼此的底线,一个人越灵活,越沉得住气,他占到对方便宜的机会越大。而且所谓交易,经常意味着没有绝对的输赢,也没有利益的绝对均摊。这边你占了便宜,转过身子在别处吃亏,交易如此,生活亦然。
我初到北京时,常感觉批发市场太混乱,到超级市场付高价又心有不甘,觉得此地许多事情既没效率又无道理。后来渐渐悟出这个“体制”的优点,它让每个人懂得衡量成本,知所进退。
最近和一名资深外交官谈话,他称赞中国的外交越做越出色,这与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直接相关。告别计划经济后,中国让自己猛然进入多元的世界。搞外交就是人性,在复杂生活环境中生长的中国人,每时每刻都与人性的光明与阴暗面打交道。
相比之下,在日益多元化的世界里,新加坡人的循规蹈矩恐怕不合时宜。我们自以为骄傲的高效率文明,有时反而是一种落后。
不过,从LJ的小故事看来,灵活性是能够练出来的,或者说,巧妙适应环境以更好地求生,本来就是人类本能。看来,以后新加坡孩子到北京浸濡,除了参观历史古迹和中国现代化发展外,还该到秀水街之类地方历练。如果新加坡不舍得放弃现在井然有序的一切,至少应去其他地方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