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的钱是怎样被浪费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20:28

2009-11-09 | 纳税人的钱是怎样被浪费的

   

     把格力空调因低价投标、标书有瑕疵落选而“怒告”广州市财政局案仅仅界定为一个法律事件,显然是不到位的。

   从程序上来讲,格力空调因为标书瑕疵而似乎只能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但这一说法模棱两可,因为它无法通过我们关于正义的直觉的检验。仅仅因为这一瑕疵,政府就要多花纳税人的400多万元税款吗?怎么就那么慷慨?

   因此所谓“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冲突只是表象。政府在这个事件中并不能被假定为自身没有问题的实体。在标书的瑕疵和多花400多万元之间,恰恰需要政府对此进行严肃的评估和权衡。但因为不是有关人员自己掏腰包,它并没有那样做。

   这个案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与如下两点息息相关:一是当下政府采购对于公众来说是一个封闭的领域,这里面的一系列操作处于公众的视线之外。腐败不时从黑幕中被曝出来。纳税人为政府采购埋单,在某些暗箱操作中连带着也为某些官员的腐败埋单。

   这导致了公众对政府采购的不信任。任何一个关心自己的税款究竟怎么用的人都会想到,不透明将给暗箱操作提供空间。而不幸的是,爆出的腐败对这种“猜想”进行了佐证。在这种不信任的氛围中,公众一直期待着去揭开政府采购的黑幕。而格力空调告广州市财政局,恰恰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二是投标单位居然敢告政府。这与当下“权力通吃”的格局形成一种强烈反差。

  人们会问:格力空调以后还想不想和政府做生意?这是一种对“权力通吃”的承认,也是对遭权力报复的担忧。格力空调的“怒告”具有“示范”意义,无论它的“怒告”有没有道理,对于公众来说都是福音。

  政府不肯公布评审专家,辩称说对于评审专家可以公开也可以不公开。的确如此,另外,《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也有“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原则上应在开标前确定,并在招标结果确定前保密”的说法,也暗示在招标结束后,可公布也可不公布专家名单。

  这绝不意味着是否公开专家名单就看政府主观上愿意不愿意,任由权力自由选择,而是客观上有无必要,对由此产生的利弊如何权衡。在格力空调告广州财政局案中,公开专家名单当然可以带来投标人“公关”专家的可能性,但不公开专家名单不仅一不能让格力空调对“自己是怎么死的”服气,因为其对手居然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空调产品,二只能让公众怀疑这里有黑幕。换言之,“公关”专家可以用制度预防和惩罚,而不公开却加剧了政府诚信危机。

  政府宁愿多花400万给没有空调产品的国有企业,和宁愿拿大把的钱补贴机关幼儿园而不肯补贴弱势的民办幼儿园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它们都是在对公众的信息封闭中导致对纳税人的税款的随意支配和不公平分配。纳了税之后,政府如何用这些钱提供“公共服务”,对于纳税人来说完全是一个黑箱,他们无法对此进行影响和控制。

 

      ——本文发表于2009年11月9日《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