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 国际私募基金窥视我A股市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19:52
【热点】暗流涌动 国际私募基金窥视我A股市场
www.hexun.com  【2005.09.26 08:23】证券时报/钟恬
『 大盘震荡我独行 涨停黑马在险峰 』
“他们的进入将极大增加市场流动性,并搅动市场使之变得更加活跃。”一位美国证券业人士这样评价目前众多国际私募基金纷纷涌入中国的现象,“现在人民币汇率允许浮动,他们看到更多可以发挥的机会了。”
近期,凯雷、华平、黑石、新桥以及欧洲的3i集团等国际大型私募基金公司也纷纷设立瞄准亚太的基金,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青睐。
“私募股本基金的崛起是资本市场的新趋势。从这些青睐亚太地区私人股本投资的国际大投行的动作来看,中国是他们最为看重的投向地之一。”摩根大通亚太区资本市场主管华礼仕指出。
也许近期一组“重量级”数字更能说明私募基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青睐。
高盛有关人士透露,已募集了面向全球投资、总规模高达85亿美元的“高盛资本伙伴第五基金”,未来3年至5年内,投资中国的比例会占到资金总额的30%左右。
摩根大通宣布,名为“亚洲机会”的基金第二期已经募集到5.75亿美元,主要目标是通过杠杆收购及持有控股权方式投资亚太尤其是中国地区优秀大中型企业。
凯雷集团宣布,集团已经为其首个亚洲房地产基金———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筹集了4.1亿美元净资产。通过杠杆融资,该基金将投资于中、日、韩价值约15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宣布成立规模达80亿美元的专门投资中国的第九号基金,这是华平自1966年成立以来募集金额最大的单项基金,也是全球私募股本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基金之一。
CVC资本合伙公司最近通过亚太二号基金募集了19.8亿美元,远高于其第一个亚洲基金成立时募得的7.5亿美元。
……
今年上半年,已有多达15只针对亚太地区的基金成立,每只规模都超过10亿美元。“中国已占亚洲区集资总额的65%,按平均每只基金30亿美元计,今年上半年急切想进入中国的基金规模就达300亿美元。”一位业内人士称。
潜在的A股投资者
就在QFII游刃内地证券市场赚得不亦乐乎之际,国际私募基金似乎闻到了利益的所在、窥到了潜在的盈利空间,开始对A股市场摩拳擦掌。
美国一家私募基金董事表示,以其对全球新兴资本市场的操作和研究来看,中国内地的A股市场未来肯定有巨大的空间。根据他的判断,应该有海外的私募基金进入了中国A股市场,还有不少正跃跃欲试。
事实上,内地证券市场正在进行的股改中送股的预期,也使国际私募基金希望早日进入一尝甜头。他们对从股改中获利的预期,可从9月6日新加坡磐石基金以每股3.50元的价格把2.89亿股华夏银行国有法人股收入囊中这一案例得到印证。华夏银行目前净资产为2.4元/股,磐石基金购买时溢价达50%。“像银行这种比较抢手的资源, 过去转让价也高于净资产,但不会高这么多,通常控制在净资产上浮20%以内。”一位业内人士称,“这次新加坡磐石基金高价收购,说明由于市场对股改的良好预期,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提升了。”
而未正式投身A股市场的基金也在虎视眈眈。摩根大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罗逸强表示,虽然目前还未有要参与的股改项目和类似的投资机会,但随着股改的深入,其亚洲投资基金很有可能会参与其中。
尚不能兴风作浪
这些国际巨头都雄心勃勃,对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回报充满信心。罗逸强表示,投资者对亚洲投资基金预期回报率要求比整个资本市场高出4-5个百分点,而摩根大通做到了超过这一要求。凯雷投资董事总经理李准桓则表示,将为投资者争取20%或以上的内部回报率。
华礼仕指出,管理私募基金的都是技巧成熟的财技高手,将活跃参与收购及合并、债务及股票发行市场。
但也有国内专家对于愈吹愈烈的私募基金风表示担心:国际私募基金在亚洲的投资被认为是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而备受鼓励,而实际上私募基金的目标和手段是只带来了钱、只为了钱。“私募基金的操作手法没有可遵循的规则,只要有利可图,他们能做任何他们想做的投机买卖。”上述那位美国证券业人士称。
该国内专家称,国际私募基金巨头进行一笔投资,2000万美元是起码的数字。“他们往往来势凶猛,能在几秒钟内从地球这一端向另一端调动数百亿美元的资金。”
1997年,索罗斯投机泰铢,诱发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次危机引起全球股市、汇市大动荡,并导致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而其“量子基金”却从中大大捞了一笔。
不过,该国内专家认为,中国现在的汇率只是在一个小范围内浮动,而且我国拥有比泰国大得多的外汇储备,所以国际私募基金在中国现行的市场上还不可能掀起多大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