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人事地震续:胡舒立将创建新财经杂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1:32:35

《财经》人事地震续:胡舒立将创建新财经杂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5日 09:14  新文化报
图为《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来源:新浪财经)

  新闻回放

  据“联办”消息人士透露,《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已于9月25日正式辞职。

  包括副总经理及8位部门总监在内的经营部门60多位员工,也于9月29日递交辞呈。有关人士称,《财经》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胡舒立也可能被迫离职。

  10月12日出版的《财经》杂志,封面是一面面招展的红旗,充满革命的味道。是巧合,抑或有意为之?

  昨天,北京消息人士透露,继《财经》总经理吴传晖及经营团队60多人辞职后,其采编队伍将于月底递交辞呈,在完成11月9日出版的杂志后集体离开。一场新闻理想与资本控制的对决,将在下个月进入高潮。

  传言愈加确凿

  《财经》“辟谣”后60多人离开

  9月份,业内传出爆炸性消息,由于《财经》杂志与主办单位出现矛盾,主编胡舒立及高层集体出走。

  近年来,《财经》杂志在资深媒体人胡舒立的带领下,凭借“独立、独到、独家”的媒体发展理念,被打造成国内同类媒体的旗帜性杂志。他们的文章,敢于碰触国内众多媒体禁忌的题材,深受读者追捧,也是境外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媒体窗口。

  出走消息传出后,在业内引起大范围反响。9月28日,《财经》方面发布公告澄清,称出走消息为谣言,并表示“此事毫无事实根据”。然而不到半个月后的10月12日,传出证实性消息:吴传晖等经营高层及经营部门共60多人,9月25日递交辞呈。

  据悉,《财经》经营团队有90余人,此番离职人数比例约为70%。

  采编团队下月集体离职

  昨天,消息人士向本报透露,《财经》采编团队也将在下月集体离职。离职比例,也占到采编总人数170余人的70%。

  “经营团队选在9月末离职,主因是第四季度要进行广告发行征订等工作,《财经》管理高层去意已决,决定由经营团队率先离职,着手筹备事宜。”消息人士说,“至于采编队伍,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不会立刻抽身走人,还要继续坚守两期,可能会在本月20日左右递交辞呈,11月9日的杂志出版后,正式离开。”

  据称,《财经》杂志管理高层,在采编方面,除一位主管视觉美术的高层及其团队外,其他各版块人员等将悉数离职。

  昨天有媒体报道,胡舒立仍未放弃最后希望,她在等待《财经》主办单位“联办”大老板王波明从国外归来,期望再次谈判,解决问题。这一消息被知情人士否认,他称,“今天(13日)一早我在单位电梯里还看到了王波明,不存在再谈判可能。如果双方能谈拢,也不会拖到今日这个境地。”

  矛盾和导火索

  那么,是什么导致《财经》在如日中天之际,发生如此巨变?

  理念冲突

  消息人士透露,从7月中旬开始,《财经》管理高层与其主办方“联办”,因采访引发的摩擦不断。首先就是当月采访国内某重大突发事件所产生的矛盾。

  据称,当时《财经》派出3位记者采访,后因种种原因,主管单位作出批示,要求调整报道思路。

  “联办”高度关注,“《财经》专门负责采写大案、要案的法制组,险些解散。”知情人士说,在《财经》管理高层看来,这本是采编系统的问题,但原本不太介入采编业务的“联办”开始经常性审稿。

  7月末,国内某大型企业发生群体性事件。

  “《财经》派出的记者,在第一时间展开采访,形成稿件后,准备作为8月3日《财经》的封面报道。”知情人士说,“‘联办’审稿后,将该稿件毙掉,不准刊发。”

  随后,该群体性事件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这让《财经》采编团队不爽。

  8月17日,《财经》还是刊发了该稿件,并在封面显著位置予以导读。“在这件事情上,《财经》采编队伍,最后还是没有听‘联办’的话。”知情人士说,稿件刊发后,双方矛盾进一步加剧。

  8月31日,《财经》2009年第18期封面文章是:《器官何来?》。

  知情人士透露,此为《财经》原创性报道,其关联报道同时登在了《财经》倾力打造的另一平台上:财经网。由于财经网没有刊登原创报道的资格,此事也导致连续3天财经网没有更新原创性报道。

  消息人士表示,《财经》“惹来”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已让主办方越加“不耐烦”。

  揽私活的嫌疑

  9月份,《财经》管理层谋划的另一项目,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财项目”。

  知情人士透露,简单来说,该项目的性质是:“小超人”李泽楷办一个英文通讯社,通讯社消息并非公开报道,而是专向客户提供第一时间的专业领域资讯。《财经》团队为其供稿,收取稿费。

  “这件事,让‘联办’不满。在他们看来,这是编辑部利用《财经》品牌揽私活。”知情人士说,接二连三的事件,让“联办”开始“有了想法”。“有风声说,他们可能想要弹劾胡舒立。”

  然而,知情人士指出,上述事件仅仅是导火索。引发这场动荡的,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

  深层原因

  杂志高产出与个人低收入

  《财经》的主办单位是“联办”。

  知情人士透露,这决定了《财经》对于利润分配没有发言权。据悉,《财经》年广告收入以亿元计算。一个只有200多名员工的媒体团队,创造出这样的价值,远超国内传统媒体的人均生产率。

  “联办”旗下的媒体中,《财经》的创利能力最强。据相关财报,《财经》今年上半年带来的收入约为5410万港元,比去年下降16.9%。这一数字,远远低于财讯传媒(0.193,-0.00,-3.50%,经济通实时行情)的其他媒体降幅。

  那么,《财经》赚取的利润,怎样分配呢?

  “《财经》实行预算制,即每年的投入是固定的,并不以贡献率来确定杂志社收入。”知情人士说,“去年,《财经》采编队伍开始实施年薪制,员工工资固定,只是年底分些少量的奖金。”

  《财经》内部一位记者坦言,“我们的工资在业内不算高,与我们的媒体地位并不匹配。”

  “就算是胡舒立和其他高管,也都是打工者,薪水与其贡献相比,其实也不高。”知情人士说,“《财经》并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这是个长期以来的矛盾。另外,《财经》杂志致力于打造财经网,也没有得到‘联办’的充分支持。”

  自主采编权之争

  长久以来,“利益分配的矛盾”并没有被上升到特别的高度。“这些年来,《财经》团队坚守在这块阵地,主要是‘联办’给了自主的采编权。这种待遇,让《财经》团队有着优越感。”

  知情人士说,“过去,‘联办’对于《财经》采编极少干涉,这让杂志成为国内最锋锐的媒体。除了极少数过于敏感的报道外,基本都能刊发。但今年以来,包括前面说的那些导火索,‘联办’对采编权的干涉增多。多篇重量级稿件,不得不毙掉或是推迟刊发。此时此刻,别说‘联办’要弹劾胡舒立,以胡舒立团队的性格,也很难忍受。”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自主采编权之争,是胡舒立选择离开的原因。“赚来的钱,自己留不了。想要实现的理想,越来越远。这种情况下,离开在所难免。”

  变革的失败

  知情人士透露,种种问题出现后,一个变革的想法曾浮出水面。

  “就是改变《财经》的主管单位,拉进中信集团入股。当时,中信集团表示可以,要求做大股东,‘联办’做小股东。”这位人士说,“《财经》管理高层倾向这个方案,‘联办’开始也同意。但从事态发展看,这可能仅是口头的表态。进入到9月下旬后,谈判彻底失败。之后,吴传晖辞职。”

  有关人士说,事情演变到这个境地,可谓覆水难收。

  胡舒立的新阵地

  可能推出“财经新闻周刊”

  知情人士透露,胡舒立团队离开《财经》后,将会迅速搭起新媒体平台。

  “目前,他们正在注册一个公司,名字大概是‘财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大约是100万元。”

  他说,这个公司,由《财经》30多位离职人员出资组成,包括《财经》管理高层以及编采骨干,大家都是股东,并将得到股权的激励。同时,借用这个公司的壳,进行几亿元的增资扩股。

  知情人士说,引资已经有了眉目,“包括外界风传的厚朴投资的方风雷,可能是投资人之一。其他投资方,可能包括一部分港资,以及浙江日报集团。”

  消息人士透露,新媒体平台将纳入浙江日报集团旗下,利用其刊号,主攻两块阵地:一块是周刊,可能会命名为“财经新闻周刊”;一块是拥有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牌照的财经网站。

  《财经》内部一位采编骨干证实了上述消息,“我们离开后,时间不会太长,新周刊就会试发行。”

  突破性模式:开办公司办媒体

  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当胡舒立团队另起炉灶后,由于管理高层与编采队伍仅持有百万元的原始股,资本控制的失衡,是否会导致他们的新闻理念重蹈覆辙?

  知情人士透露,“这方面已经有所考虑。首先,挂靠单位只提供挂靠资源,也可能再提供少量资本。他们在资本上没有话语权,但每年可以获取一定的红利。同时,‘财新有限公司’会引进多元化股份,保证话语权的相互制衡。利用这种制衡,使编辑部掌握或是获得最大的话语权,新的媒体平台将尽可能保障采编和财务的独立性。”

  有分析人士认为,果真如所言,胡舒立团队所走之路,将是国内新闻媒体运作的突破性模式,“开公司办媒体,这是近乎纯粹的市场化操作!但这条路,肯定是比较难走的,充满变数。”

  ■记者手记

  心酸与兴奋

  昨天,记者一直试图联系胡舒立,未果。

  10月7日,胡舒立发表文章《无法确定的愿景》。文中有这样的话:“……当然,压力也非常大,包括利益集团的非议。我觉得媒体的批评权、公众的知情权,远远大于利益集团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

  接近胡舒立的人士揣测,“这个阶段,她可能会心酸,毕竟《财经》是她和伙伴们一手打造的。”

  《财经》的编采骨干似乎是另一种心态。

  一位骨干对记者说,“我们大多数是后期加入《财经》的,并没有经历创业期。现在要去亲手创造另一个和《财经》定位基本相同的新媒体,多数像我这样的员工,更多的感觉是兴奋吧。”

  未来的《财经》将会如何?采访中,无人碰触这一话题。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辛言

  ■新闻链接

  “联办”

  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的前身是“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是由9家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和集资成立,并得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支持的非盈利、民间性、会员制事业单位。

  “联办系”在香港曲线上市——财讯传媒集团(00205.HK),旗下拥有《财经》、《新地产》、《中国汽车画报》、《体育画报》、《电脑时空》、《新旅行》等杂志媒体。


胡舒立:无法确定的愿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7日18:04  中国新闻周刊

  我算是出生在新闻世家,进入新闻行业看似顺理成章,其实是阴差阳错。当年本来想考北大中文系,却被人民大学新闻系录取了。

  “文革”期间,中国新闻业受到严重摧残,“两报一刊”事实上成了“政治娼妓”(列宁语)。“文革”结束后上大学,我最初不太想上新闻系,分配到新闻系,只有上,系无奈。不过我的大学生涯正与中国改革的启幕同步。4年学业完成后,我想,既然做新闻这一行,只好把它做好。反正我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改革是艰难的,经济改革既如此,中国新闻业的变迁只有更难。但改革以及由改革驱动的中国进步,是时代的大趋势。我做职业新闻人27年,有过许多兴奋与沮丧,信心与失望。中间犹豫过,要不要这样做下去,可总觉得没有什么理由放弃追求,因为希望总在,虽然通向希望的路并不是笔直宽阔的。这些年,兴奋与信心越来越多了。我想我的路是选对了,觉得自己是幸运者。

  《财经》的创刊号,就发表了很有影响的报道:谁为“琼民源”负责?是大家所说的批评性报道。接下来,《财经》揭露了很多股市操纵的案例,以及其他经济领域的问题,比如《君安震荡》《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谁的鲁能》等等,当然,压力也非常大,包括利益集团的非议。我觉得媒体的批评权、公众的知情权远远大于利益集团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

  对于未来,我当然希望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矛盾逐渐理顺,市场规则得到真正的尊重,公开、公正、公平得到进一步的保障,记者没有那么多的“黑幕”可揭露。另一方面,我又希望媒体有更大的空间,不承担那么多的压力,媒体人可以安心而尽职地履行媒体责任。

  我觉得,我和《财经》见证着中国转型期的整个社会经济现象,对它的复杂性的理解,是很多时候回过头才能看到的。我觉得中国的记者需要独立的认识能力,需要理解转型中国的成熟的、有理论支撑的复杂认识框架。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能需要比我们杰出的外国同行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好我们的事情,不负记者的使命。但机会肯定是有的。

  对中国的事情,我最不会做的就是预测。我经历过“文革”十年,从1966年的中学生停课到1976年的“四人帮”倒台。我愿意承认,在当时的每一次跌宕之中,我都从未预测过将来如何。何况此后我们又经历了改革开放艰难挺进的30年。甚至11年前创办《财经》,我自己对《财经》也无甚预测,更谈不上长期预测,就是在一直努力做着,就到了今天。

  现在年长了,见得多也想得多。我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对今后进行长期预测,非我的能力可及,甚至也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就在想,我们期望的中国应当是什么样,每人心里有个梦,英文叫vision,中文有译作“愿景”。然后就是扎实地努力,向这个愿景靠近。愿景可能总是很远很远,我作为乐观主义者,也得不断调整,然后努力地靠近着。或许,通过今天这种努力,外人可以窥知我对未来的“预测”。所以,我只想回答:想知道我对40年后的中国有何遥想吗?请检索我今天的脚印吧。

  我只想,应当无愧于未来,其余的只有后人来说、来做了。

  胡舒立 1953年出生,现任《财经》杂志主编。

  自1998年创刊之日起,《财经》就带有鲜明的胡舒立的烙印,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过一份普通的财经类媒体的范畴。胡舒立带领下的《财经》一直是新闻理想的践行者,它既秉持媒体的良知与勇气,又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追求,成为中国当代新闻界的一种职业标准。

  胡舒立还设立《财经》奖学金,资助国内优秀的财经新闻记者、编辑及财经新闻专业研究生进修。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拟辞职创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 13:41  新华网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拟辞职创业 传资金来源于方风雷旗下基金

  据证券日报报道  10月12日,据联办高层人士透露,《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副总经理张翔、总经理助理傅继红以及八个部门总监已经递交辞呈。

  这意味着业内盛传已久的《财经》杂志人事变动已经从杂志的经营部门开始启动。据消息人士讲述,《财经》主编胡舒立也即将辞职,采编系统绝大多数骨干也将随她而去,其中就包括号称《财经》杂志四朵金花的凌华薇、王晓宾、曹海丽、李箐。

  消息人士也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将与浙报集团共同建立一家新的媒体,部份资金将来源于中金创始人之一方风雷旗下的基金,小超人李泽楷也可能参股进入。

  大股东联办已做应急准备

  此前曾有媒体报料称,《财经》杂志被曝高层集体出走,《财经》在其后发表公告称管理层变动为谣言,此事毫无事实根据。

  10月12日,本报记者联系了一位接近《财经》杂志大股东联办的一位人士。该人士向记者透露道,《财经》杂志“现在有大的变化,但是一切还没有完全定论”。

  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道,“胡舒立(目前)还没有提交正式的辞职,但是可能性80%吧”,联办这边已经开始展开应急准备了。

  如果胡舒立最终选择离开《财经》杂志,据他推测应该是带着一个团队的出走,胡本人是可以带着100人左右,这都是有可能的。

  至于《财经》杂志经营团队的人先行辞职,上述人士分析道,估计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今后另立山头做准备。

  10月12日,《证券日报》记者电话联系了《财经》杂志“临时授权发言人”张立晖女士。张立晖表示,现在媒体传言比较多,她不能作任何评论。

  至于《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是否辞职,张立晖表示,胡舒立“还在好好工作”,并未辞职。

  《财经》杂志之母

  不过,“10月份的《财经》,胡还会继续办完”,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道。

  《财经》杂志是当前国内顶尖的财经媒体,自其1998年创刊之日起,胡舒立就是《财经》杂志的主编,其职位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胡舒立一手创办了《财经》杂志,亲眼看着它长大。

  短短11年,《财经》杂志就由初生婴儿壮大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财经媒体,由此可见,胡舒立功不可没。期间,《财经》杂志先后发表了“基金黑幕”、“庄家吕梁”、“谁在操纵亿安科技”、“银广夏陷阱”、“谁的鲁能”等等重大财经新闻报道,震撼了国内财经界和社会各界。

  《财经》杂志一举一动也就此成为国内财经媒体学习的方向,胡舒立在这两年大力推出的财经网,也立志做中国的彭博社,成为首屈一指的金融信息服务商。

  《财经》杂志也由此取得了名利双收。据《财经》杂志员工透露,即使在2008年,《财经》的营业收入也高达1.8亿元,国内根本无一家杂志可以望其项背的。

  因而也可以说,胡舒立堪称“《财经》杂志之母”。

  胡舒立二次创业?

  如果说,《财经》杂志的成功创办是胡舒立的第一次创业,那她还会离开《财经》杂志另立门户进行第二次创业吗?因为有消息称,《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将与浙报集团共同建立一家新的媒体,背后还有方风雷或李泽楷。

  一位《财经》杂志的员工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舒立对《财经》很有感情,舒立这么爱护财经的品牌,她肯定不想走”。

  据上述接近《财经》杂志大股东联办的知情人士透露,联办也不希望胡舒立及其核心团队离开,至今仍在尽力挽留。

  事实上,大股东联办对胡也不薄,“给她的东西也不少”。但上述人士同时也表示,“没有用的,不是简单的利益问题”。

  据了解,在《财经》创办头几年,胡舒立连编委会成员都不是,仅仅只是主编——内容加工厂厂长,不能出席《财经》杂志决策会议。在财经的投资方联办中,一些比胡舒立职务低的都有股份,而作为灵魂人物的胡舒立在最初几年只是打工仔,和股权沾不上边。

  虽然后来联办给了胡舒立一些股权激励,但一向心高气傲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胡舒立,心里多少还是有个疤。

  然而,胡舒立离开《财经》杂志的风是越刮越大了,是去是留唯独对胡舒立而言并不容易:一边是含心茹苦养大的亲生儿子,有身份有地位,自己及核心团队如果另立门户与其展开竞争,极有可能毁掉《财经》杂志的品牌。

  另一方面,现年56岁的胡舒立也早已“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也为期不远。如果重新创办一家国内顶尖的财经媒体,二次创业恐怕亦并非易事。

  “孕育”《财经》杂志的是胡舒立,毁掉《财经》杂志的也有可能是胡舒立。

  当前的胡舒立已经作出选择了吗?(记者 白宝玉)

  相关资料

  胡舒立,女,1953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1982年胡舒立毕业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第一篇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在1985年,关于河北省华北油田的揭露性报道。

  1985年胡舒立被派往厦门做驻站记者。

  1985年,美国一家民间机构--世界新闻研究所的邀请,为期 5个月在美国的访问,让胡舒立对自己从业的思考又一次发生了转变。

  1987年的 8月胡舒立拒绝了在洛杉矶一家报纸的工作机会,回国后写成《美国报业见闻》一书并在 1991年出版。

  1992年胡舒立从任职 10年的《工人日报》到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

  1994年胡舒立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为期一年的学习。选择研读发展经济学。

  1995年,她获得 COFJ颁发的“杰出新闻记者奖”。

  1998年《财经》创刊,胡舒立任主编。

  胡舒立多次刊发揭黑报道,被《商业周刊》称为是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财经》动荡:当媒体遭遇资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5日 10:13  时代周报

  国内领先财经媒体《财经》杂志国庆节前传出人事震荡,总经理吴传晖于9月25日辞职,包括副总经理张翔、傅继红以及几乎全部中层管理团队也于9月29日递交辞呈,一同辞职的还有经营部门的60多人。实际上在此之前,《财经》杂志就多次传出总编辑胡舒立等人要离职的消息,只是此次事件正面印证了之前的传言。《财经》杂志的工作人员日前表示,采编队伍的高层已经向主管单位“联办”摊牌,最多一个月之内《财经》的采编队伍变动就会见分晓。

  “你最好还是去看看网上的那些八卦吧,我这里真的没什么好说的,”《财经》一位女记者笑着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具体的情况我们也不了解,也不知道上面的意思是什么样的。”

  而另外一位资深记者则表示:“现在采编队伍都很稳定,大家都在安心工作,该干嘛的都在干嘛。”

  集体出走的经营团队

  发表于和讯网2009年10月14日凌晨2:11的《第一财经日报》的一篇报道《财经杂志胡舒立采编团队或步经营团队后尘集体辞职》,已经于14日上午消失于各大网站,仅仅在百度的快照里还能看到内容。

  这个报道透露:胡舒立将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建立一家新的媒体,部分资金将来源于中金创始人之一方风雷旗下的基金,“小超人”李泽楷也可能参股进入。浙报业集团提供的更多的可能是刊号等体制资源,而主要的资金方则来自外围,管理团队由胡舒立掌控。

  这个报道引发了传媒界的无限联想,时代周报记者于14日上午致电《财经》公关部,就此传言向其询问时,公关部一位女士表示:胡舒立仍在正常工作,采编队伍没什么变化。

  早在9月份,业内便传出爆炸性消息,由于《财经》杂志与主办单位出现矛盾,主编胡舒立及高层集体出走。但9月28日,《财经》方面发布公告澄清,称出走消息为谣言,并表示“此事毫无事实根据”。然而不到半个月后的10月12日,传出证实性消息:吴传晖等经营高层及经营部门共60多人,9月25日递交辞呈。据悉,《财经》经营团队有90余人,此番离职人数比例约为70%。

  吴传晖曾被《财经》杂志创始人、主编胡舒立称为“我最重要的搭档”,也是香港上市公司财讯传媒(0.193,-0.00,-3.50%,经济通实时行情)执行董事,其辞职已获集团批准。吴传晖早年曾在香港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后投身投资银行业,加盟《财经》杂志后,随着《财经》在国内传媒业界地位的提升,吴传晖也日渐成为国内传媒经营界的明星人物。分析人士称,她的离去意味着《财经》的半壁江山已失。

  《新文化报》透露:新媒体平台将纳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利用其刊号,主攻两块阵地:一块是周刊,可能会命名为“财经新闻周刊”;一块是拥有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牌照的财经网站。《财经》内部一位采编骨干证实了上述消息,“我们离开后,时间不会太长,新周刊就会试发行。”

  《财经》对胡舒立“庙太小了”

  《财经》一位记者向时代周报透露,《财经》采编团队也将在可能会在一个月左右集体离职。

  “经营团队选在9月末离职,主因是第四季度要进行广告发行征订等工作,《财经》管理高层去意已决,决定由经营团队率先离职,着手筹备事宜。”消息人士说,“至于采编队伍,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不会立刻抽身走人,还要继续坚守两期,可能会在本月20日左右递交辞呈,11月9日的杂志出版后,正式离开。”

  凤凰网一位高层人士则对此表示因为不了解详情,不便置喙:“具体是利益之争、道路之争、理念之争、权力之争,还是有更深的背景?不好说。”

  新周刊一位记者对《财经》的变动有些扼腕:“(《财经》)一直是胡舒立的理想啊,但一本杂志的容纳力显然有限。不是冲突,是溢出。财经对胡舒立而言有天花板,那么多牛人窝在一个杂志,缩手缩脚的,庙太小了。”

  《东方早报》一位部门负责人对此则觉得很吃惊:“10年,没想到这么突然。以前以为胡舒立可以顶住一切。不过,现在我相信胡舒立下一站也生猛。”

  中华传媒网主编何伟佳则对走掉的那60人很关心:“他们是去做新的杂志吗? 我觉得走掉的那个团队的动向,倒是值得关注一下。”

  理念冲突还是利益冲突?

  对《财经》震荡的原因,有评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财政权,二是独立采编权的丧失。

  在中国,媒体必须寻找一个公有制挂靠单位,获得刊号才能出版。此前,《财经》挂靠的单位是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原名“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但是,这种挂靠的体制也决定了《财经》对于自己的利润分配插不上话。目前财经年广告收入以亿为单位计算,然而这些钱最终到底属于《财经》,还是属于联办?至少从记者的收入就可看出端倪。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财经》记者的工资在业内不算高,与《财经》杂志及记者的业绩声望很不相称。

  在没有财政权的情况下,胡舒立之所以一直决定继续挂靠联办,是因为联办给了她自由采编权。

  从以往可以看到,联办对于《财经》采编是很少干涉的,这保证了《财经》成为全国最有魄力的媒体之一。除了少数报道,一般的稿件都能够保持其犀利的风格。

  据媒体报道,胡舒立仍未放弃最后希望,她在等待《财经》主办单位“联办”大老板王波明从国外归来,期望再次谈判,解决问题。这一消息被知情人士否认,他称,“今天(13日)一早我在单位电梯里还看到了王波明,不存在再谈判可能。如果双方能谈拢,也不会拖到今日这个境地。”

  有分析认为,《财经》经营部门的先期离职,可能是去搭建一个新的平台,这样,新的架构实际上一建好,资金一到位,当(采编)人员辞职后,马上就可以为新的平台工作,中间不会出现太大的间断。传言中的《财经》离职团队在引入外部投资时,其记者资源也可能会作为一部分资产入股,这意味着,至少有一批资深的采编人员有可能获得股权的激励。如果走出这一步,将是采编资源市场化的一次尝试,并能带来长期的激励机制。

  而《财经》杂志的一位资深记者则表示:“采编团队与主管方早已摊牌,顶多一月内就能见分晓。这个消息或许是利好吧。”但是他没有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利好”在哪里。

  北京一位杂志的社长助理则对大家传言的利益之争的说法不予赞同,她认为:“不是大家理解的利益这么简单,如果是战略方向产生严重分歧,会比看重利益更严峻。媒体发展的方向和未来是管理团队的心血,就像自己的孩子。资方和管理团队立场是不一样的。商人和媒体人也是不一样的。”

  著名传媒人范以锦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知道《财经》杂志最近的变动,但是不知道具体的原因。”

  他认为:“这么优秀的一个杂志,这么优秀的一个团队,出现如此震荡,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应该是跟它的管理层的理念、管理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我们传媒人追求的理想、理念跟资方不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胡舒立)他们感到这个平台没有办法施展,所以就要求离开。不过,这是他们内部的事情,对于整个传媒界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可以预料的是,管理者对传媒的这种管理方式方法,理念的追求,平台的施展方面,如果没有令传媒人感到满意的话,随时就可能发生冲突。他们集团的那种变动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早在去年前,下属的几个画报啊、网站啊,已经有一批人离开了。现在,中国最有影响的财经类杂志又发生了震荡,应该说,在这个集团不是个别现象,这几家媒体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员离职事件,管理层在这方面应该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对其他的管理者应该有警示的作用。因为我觉得《财经》做得非常好,非常优秀,不论是它的内容,还是经营。出现这种集体辞职,可能是管理层的理念,管理的方式、方法会有一些新的问题,要调整,不调整,很可能以后会出现第二批、第三批的辞职。”

  10月7日,胡舒立在《中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无法确定的愿景》。

  她在文章中写道:

  “每人心里有个梦,英文叫vision,中文有译作‘愿景’。然后就是扎实地努力,向这个愿景靠近。愿景可能总是很远很远,我作为乐观主义者,也得不断调整,然后努力地靠近着。或许,通过今天这种努力,外人可以窥知我对未来的‘预测’。所以,我只想回答:想知道我对40年后的中国有何遥想吗?请检索我今天的脚印吧。”
 

《财经》震荡背后的媒体生态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5日 10:15  时代周报

  彭伟步

  国内颇有影响力的《财经》杂志面临一场控股权的风波,创始人胡舒立很有可能离开创办了十年之久的《财经》,而之前她的“最好拍档”吴传晖的辞职获得控股方的批准,已离开了《财经》。两位颇具创新精神的负责人相继离开《财经》杂志,带来我们对未来中国媒体生态的担忧。这场震荡也说明,在关系到传媒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新闻报道的自主权等大事上,从业者发言权不充分,我国的媒体生态仍然处于一种待发展状态。

  传媒业是一种特殊行业,既要在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又要兼顾社会责任,在我国,传媒还要保证舆论的正确性,确保不触犯红线。

  许多媒体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了新近发生的事件,引起了很大反响,但也会给自己招来“麻烦”,如“云南卖淫案”。媒体为了保证时效性,在抢发新闻的过程中,会产生所谓不断“校正的真相”的滚动报道模式,其中也许会有报道上的瑕疵,这成为了三家媒体受到有关方面的黄牌警告、遭到行政处罚的发端(《南风窗》报道)。

  面对当前媒体出现的变革,以及推动我国向国际社会传播良好形象的考虑,胡锦涛主席于10月9日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媒体大会上,强调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媒体发展,鼓励和支持媒体在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说明政府非常重视传媒的舆论监督,也希望通过舆论监督缓解社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对传媒随意打压,甚至进行打击报复,违背了媒体行业的普遍规律。在西方社会,媒体也会受到相应的来自资方的压力,但是媒体如果出现错误的报道,主要的惩罚来源于新闻当事人诉诸法律的诉讼。

  《财经》杂志的震荡,看似来自资方,但资方与新闻报道从业人员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依然耐人寻味。如果传媒的疏导功能被资方这样肆意压制,公众的情绪无法发泄,获取信息的渠道闭塞,迟早对社会管理不利。

  面对压力,胡舒立并未就此束手,仍然很有可能寻找到新的空间,这说明,即使资方挤走了胡舒立团队,媒体仍然会不断产生新的呼吸空间,这些新的缝隙,或许就是希望所在。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在网络急遽发展的背景下,再采取老的管理办法已经行不通,而是逐渐采取相对温和与开放的态度面对舆论监督。
 

王冉:胡舒立出走 《财经》拷问各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5日 10:09  时代周报

  王冉

  虽然和舒立相识多年,但是因为现在正是人家最敏感的时候,我肯定不会多问。不过我相信,这次集体出走肯定同两个因素有关:是公司上市后团队激励的持续缺位,一是挂靠单位调整后新闻报道空间的日益压缩。这两个因素直指一个共同的节点:体制。

  在我看来,中国国有传媒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改制上的问题(那只是获得资本的一种手段),不是制播分离的问题(那只是在现有体制下为圈钱而设计的一条路径),不是做大做强的问题(那只是一个最终目标而不是问题),甚至也不是明晰思路和战略的问题(虽然这一点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作为保证,即便明晰了战略同样将会在推进和执行的过程中举步维艰)。

  回到《财经》事件。我一直觉得舒立是中国最具有新闻判断力、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媒体人士,对她充满尊敬。无论她最终作出什么样的决定,作为老朋友,我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她,因为那将不只是她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的事,而是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处的人文环境都有深远寓意的一件事。

  不过,站在行业的角度,如果她真的离开《财经》,我也对她有两个小希望。第一,出于职业道德,我不仅不希望看到她主动邀请团队加盟新平台,甚至希望看到她能说服一部分采编团队留守《财经》;第二,无论她是否有非竞争协议在身,我希望她能考虑主动给自己一个一年左右的非竞争期,先从一个与《财经》不直接竞争的媒体开始自己的下一段旅程……

  虽然作为舒立杂志的一个普通读者(曾经也是作者),我希望尽早看到她在一个新的媒体平台上扬眉剑出鞘,并对她的下一本杂志本能地怀有着极大的期盼之情,但我知道,舒立是胸怀大格局的人,因此她会主动考虑如何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传媒这个亟需振兴和涤荡的行业留下点值得人们长久记忆和缅怀的、与价值观有关的正面的东西。

  或许,舒立这次拷问的不仅仅是体制,不仅仅是联办,不仅仅是《财经》,也包括舒立自己。

  对了,《财经》要是真的牛,就应该来一篇《财经团队集体出走内幕》。不过,真能如此,舒立他们可能也就无须出走了。

  作者系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财经》与股东分歧升级  胡舒立或将无奈离职

 

搜狐财经讯:继《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离职之后,《财经》杂志的创办人、灵魂人物胡舒立也可能被迫离职。最新的消息表明,《财经》杂志的惟一股东联办已经非常迅速地任命了新任总经理,联办核心高管媒管部总经理戴小京已经接替吴传晖,兼任《财经》总经理、《财经》广告总监,全面接管《财经》经营事务。种种迹象表明,《财经》杂志的集体离职事件或许是与股东方意见分歧不可调和之后的被动选择。


戴小京据称是联办(持香港上市公司,财讯传媒,股票代码0205)仅次于王波明的第二号人物,同时是财讯传媒执行董事,在联办的地位举足轻重。与他一起接管《财经》经营事务的,还有财讯集团的发行总经理刘宵,刘将接替吴雅静,兼任《财经》副总经理。随着吴传晖及经营部门70人的全部离职,胡舒立所掌控的《财经》杂志,半壁江山已经由股东联办嫡系掌控。


据知情人士分析,《财经》与股东分歧加剧,核心原因可能缘于种种外部环境压力下,联办的经营需求与《财经》杂志独立的媒体立场之间产生的冲突积累所致。被视为中国媒体标杆的《财经》杂志,秉承着“独立、独到、独家”的媒体发展理念,在胡舒立的带领之下,团结了一大批有理想有独立新闻操守的专业媒体人,《财经》的文章往往敢于触及国内许多媒体回避或忌讳的题材与领域,不仅被大批国内高端读者所青睐,也被境外媒体视为观察中国社会发展与变革的窗口。


《财经》不仅是国内媒体的一面旗帜,同时也是其股东联办重要的盈利旗舰。联办旗下媒体虽然众多,但大多经营状态不佳,联办旗下的老牌财经门户和讯网,不仅盈利状况乏善可陈,且核心主管也不稳定。其内容总编辑从刘峻到上半年离职加盟网易的杨斌,近年来如走马灯般更换。而刚刚担任总编辑不久的陈峰也选择了离职加盟酷六网,在陈峰离职前,联席总编辑陈志华就已离职加盟激动网。在香港上市的财讯传媒集团,上半年曾一度在一月内股价持续下跌,国庆前,财讯发布了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财报,其收入达1.157亿港元,比去年同期的1.469亿港元下降约21.2%;股东应占亏损4110万港元,去年同期则盈利480万港元。财讯传媒的另外两本杂志《地产》和《证券市场周刊》的收入降幅则分别高达47.3%和66.1%。惟一强劲支撑财经传媒集团收入的,就是《财经》杂志,《财经》今年上半年带来的收入约为5410万港元,仅比去年下降了16.9%。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整体业绩不佳,联办、财讯传媒对《财经》的期望值便越来越高。但《财经》编辑部及胡舒立本人对于媒体独立品格的过分较真,使联办的高管们往往在客户与重要的关系面前陷入被动,甚至被戏称为与《财经》无关的人。而胡舒立本人,视《财经》杂志如生命,又处在传播实践一线,对于未来《财经》杂志的发展战略,构筑了种种美好的前景,比如发展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的新媒体,比如转型为财经通讯社,而《财经网》的成功,使这种前景看上去更容易捕捉。


但这种发展方向无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支撑,《财经》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理念似乎并不被股东完全认可。为此,胡舒立与吴传晖及团队联手,希望通过引进外部投资者改善股东结构,终结“一股独大”的决策权垄断,使《财经》保持原有的发展路向。但这种努力并不顺利,胡舒立及其团队在坎坷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吴传晖及经营部近70人的离职,似乎表明这条路已经被股东方封死。


据内部人士透露,截止目前,胡舒立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她不希望也不忍心放弃《财经》这个由她一手打造起来的平台,她抱最后一线希望,等待联办大老板王波明从国外归来,期望再次通过与高层的谈判解决问题。但据知情者分析,即使是王波明从国外归来,谈判成功的几率也非常小。


在这种情况下,胡舒立艰守《财经》已经是一种无奈。如果谈判破裂,胡舒立及吴传晖及整个团队,只能选择此前坊间流传的创业方式,会选择另起炉灶,重新起步,打造一个新的媒体平台。消息人士透露,筹划中的不是单纯的杂志,而是全媒体平台,编辑方针将延续《财经》杂志的传统。据说中信集团等机构已与胡舒立沟通几次,也有其他媒体集团对胡舒立再创业表示了兴趣。


如果胡舒立最终选择离职,那么,一个肯定的结局是,《财经》编辑部的全体骨干,包括王烁、杨大明等资深的财经传媒人,一定会悉数追随而去。不能相像一个编辑部整体离职后的《财经》,其价值观、编辑方针、媒体资源等无形资产还能延续下去。如果胡舒立最选择了离职,《财经》杂志的辉煌,也许就此划上句号,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而同时也有分析人士评价,《财经》杂志的成功,不仅得益于胡舒立及其团队出色的业务能力,还与当时的市场状况、政策环境与媒体竞争格局息息相关。胡舒立及其团队一定能创办成功一个不错的媒体平台,但能否成就《财经》的辉煌,恐怕是个问号。事易时移,就像不能同时跨进同一条河流,不能种出同一棵树木一样,同样的两人个,也不可能在多年之后,再生出一个完全一样的娃。


胡舒立本人在最新的《中国新闻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无法确定的愿景》。文章有几句话:“我觉得媒体的批评权、公众的知情权远远大于利益集团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我又希望媒体有更大的空间,不承担那么多的压力,媒体人可以安心而尽职地履行媒体责任。”“我只想,应当无愧于未来,其余的只有后人来说、来做了。”这篇文章是回顾其媒体理念成熟的轨迹及《财经》杂志的发展过程的,标题及这些关键的句子,似乎隐含了某种无奈的表达。(搜狐财经独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