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02:33

道县地图

道县又称道州,位于湖南南部,毗邻两广。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称。道县古称道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特产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是湖南省有色金属之乡。

目录

·                                 • 基本概况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基础设施

·                                 • 经济概况

[显示全部]

道县-基本概况

 

道县地处湘南,毗邻两广,是湖南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全县辖9个镇、14个乡、3个国有农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根本出发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调整经济结构为重点,突出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推动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道县古称道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立县制,历为郡、州治所在地,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及近代革命家何宝珍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片热土上。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祖”的玉蟾岩遗址;有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湘源温泉生态景区、天下一绝——月岩景区,还有享誉千年的“四奇”、“八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概览



道州历来为湘南桂北物质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东距郴州170公里,与京广线,京珠高速公路相接;西距桂林180公里,与湘桂线,衡昆高速公路相接;北上长沙、武汉,南下深圳、珠海,西出南宁、海口,均可朝发夕至。207国道贯穿南北,1863、1806省道横贯东西,潇水河入湘江过洞庭可直达上海。县城北郊还有一个56万平方米的机场,是湘南及两广北部地区十余县市,飞机播种、杀虫、物探、航测的作业基地。洛湛铁路预计今年道县段全面开工,福贵线也将争取从道县经过,届时道县将成为南方新崛起的重要交通枢纽。道县的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秀丽奇绝,国家级风景区千家垌早已蜚声中外,风景区湘源温泉度假村、濂溪故里、月岩、两河口水上乐园,或为山奇,或为水秀,可谓各擅胜场。令游客流连忘返。

道县特产丰富,柑桔有“金桔出营道者,为天下冠”之美称;“道州红瓜子”畅销东南亚;“道州灰鹅”是湖南省十七个地方名优品种之一,荣获外贸部“优质出口产品”称号;“道州厚朴”等享誉全国市场。通过多年的发展,道县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厚朴生活基地县、秸秆养牛基地县、天然草原恢复建设基地示范县、国家湘南脐橙优势产业带和湖南省蔬菜生产重点基地县、油茶生产基地县。

道县矿产资源丰富,是湖南省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达20多种,其中锡、钨矿的储量和品位均居全省第二位,金属锂、铷矿为湖南省独有,蚣坝镇后江桥和祥霖铺镇的大型金属矿床在全国榜上有名。据勘探,全县锡钨矿的保有储量达160万吨、铅锌矿220万吨、锰矿3400万吨、铁矿1500万吨、锂矿40万吨、铷矿16万吨、高岭土2000万吨。境内水系发达,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小水电开发潜力大,全县水能蕴藏总量达36.18万千瓦,2002年被列为国家以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试点县。
道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道县人民立足深厚的传统文明与文化,并正以自己的智慧与勤奋创造崭新的历史。

道县-行政区划

 

区划图

设9个镇、14个乡、2个国营林场、1个国营农场、22个居民委员会、275个居民小组、564个村民委员会,4290个村民小组。26个乡、镇、场是:

道江镇、梅花镇、寿雁镇、仙子脚镇、清塘镇、祥霖铺镇、四马桥镇、蚣坝镇、白马渡镇、东门乡、富塘乡、乐福堂乡、桥头乡、营江乡、万家庄乡、新车乡、审章塘瑶族乡、上关乡、井塘瑶族乡、横岭瑶族乡、白芒铺乡、国营道县月岩林场、国营道县桥头林场和国营道县大坪铺农场。

道县-历史沿革

 

《汉书·职官志》载:“县有蛮夷曰道。”古营道县、道州、宏道县和后来的道县,其名称均源于此。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营浦县,为道县建县之始,因县治位于营水之滨而得名。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置营阳郡,郡治在营浦。隋代为永阳县地。唐代先为营道县地,后为宏道县地。宋代复为营道县地。明清时为道州地。民国2年(1913),改为道县。

秦嬴政二十六年(前221),设营浦县,隶长沙郡,是为道县建置之始。
汉元鼎六年(前111)隶零陵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置营阳郡,营浦为郡治。

道县


梁天监十四年(515),改营阳郡为永阳郡,营浦郡为郡治。
隋开皇九年(589),改零陵郡为永州,废永阳郡,并营浦、谢沐二县为永阳县,隶永州。大业三年(607),复改永州为零陵郡,永阳隶之。
唐武德四年(621),以零陵郡之营道、永阳二县置营州,改永阳县为营道县(原营道县改唐兴县)。次年,改州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3),改名道州。贞观十七年,废道州,营道改属永州。上元二年(675),复置道州,统五县,营道属之。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道州江华郡,改县为宏道。乾元元年(758),废郡名,复称道州。

五代十国时期,道州仍辖五县,宏道为州治。
宋建隆三年(962),改宏道县为营道县。两宋时期,道州辖四县:营道、江华、永明、宁远。
元至元十三年(1276),道州置安抚司,次年改为道州路,置总管府。营道县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道州路为道州府,营道为府治。九年,复改为道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辖宁远、江华、永明三县。崇祯十二年(1639),析宁远县新田堡置新田县,并隶道州。
清康熙三年(1664),道州降为县级散州。
1949年11月15日,道县和平解放,属湖南省永州专区。
2000年,属永州市,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
2001年末,道县辖9镇、14乡,587村(居)委会。
2004年,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

道县-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2004年,道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342万元,比上年增长44.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519万元,增长86.6%。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23651万元,增长140.0%;更新改造投资7014万元,增长121.3%;房地产投资932万元,增长84.6%;其他投资32931万元,增长57.9%。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4年,道县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拉通工业大道1600米,硬化800米,已平地1100亩,初步形成1平方公里规模;潇水二桥已完成全部基础及下部构造,正加紧桥面施工;长征路建材一条街已形成土路基,完成400米水泥硬化;滨河路景观带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拆迁阶段;文化路改造全面完工;改造通乡通村公路160.67公里;小水电开发稳步推进,破土动工电站容量11.6万千瓦;农村水利设施条件不断加强,大力实施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电力建设力度加大,城市电网和农网改造稳步实施。

道县-经济概况

 

道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测算,道县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013万元,比2003年增长11.0%,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075万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88849万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39089万元,增长10.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184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35.3∶25.2∶39.5。

道县

价格总水平涨幅增高。道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4%,比2002上涨5.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5.3%,上涨5.3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指数为113.3%,上涨13.3个百分点;衣着价格指数为103.4%,上涨3.4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为99.3%,下降0.7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体用品用服务指数为101.8%,上涨1.8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据劳动部门统计,2004年末道县就业劳动力41394人,下岗职工再就业32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通过积极开展“三整治一调处”和创建平安道州”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发展速度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生活质量不高。

道县-农业发展

 

2004年道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682万元,比上年增长8.0%。主要农产品中,粮食总产量273796吨,比上年增加26932吨,增长10.9%,扭转了粮食产量连续4年下滑的局面;大豆12200吨,减少10.8%;烟叶2240吨,

道县

增长56.2%;蔬菜489700吨,增长3.5%;水果70510吨,增长0.3%。全年出栏肉猪86.5万头,增长8.9%;出栏牛7.24万头,增长10.0%,家禽出笼927万羽,增长4.1%。水产品产量17191吨,增长4.5%。围绕培植壮大“六优”,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上规模,一批优质烤烟基地、蔬菜基地、水果基地、按树基地、养殖基地等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4年,道县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46.9∶4.9∶41.1∶6.5∶0.6。养殖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7.6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47千公顷,增长4.5%。经济作物中,烤烟种植面积1.36千公顷,增长56.3%;油料种植面积3.72千公顷,下降3.9%;棉花种植面积0.05千公顷,增长25.0%;蔬菜种植面积19.7千公顷,增长0.5%。

道县-工业和建筑业

 

道县工业基础完善。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整顿经济发展环境,大胆引进民营资本,放手发展民营工业,道县工业实现了二次创业。基本形成了冶金、皮革、纺织、建材、化工、食品等六大工业支柱,“道州牌”皮鞋荣获湖南省“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道县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道县全部工业增加值653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41万元,增长25.3%。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6367万元,增长1.6%;集体工业增加值1466万元,减少3.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313万元,增长474.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651万元,增长11.8%。

工业结构持续调整。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水泥10.74万吨,增长9.5%;皮鞋72.2万双,增长52.6%;化肥2.31万吨,增长27.9%;饮料酒3560吨,增长53.8%;家具5929件,减少12.6%;生铁16650吨,增长19.6%;日用陶瓷1873万件,减少8.7%,锰矿石成品矿40010吨,增长0.3%;十种有色金属23629吨,增长147.8%。
建筑业发展较快。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2004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3506万元,比上年增长3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55万平方米,增长31.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83万平方米,增长34.3%。

道县-教育卫生

 

道县--中学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末,道县共有各类学校420所,其中社会力量办学25所。各类学校中,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1246人;普通中学45所,在校学生42826人,增长1.1%;普通小学110所,在校学生54924人,减少7.3%,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数3463人。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10个,卫生技术人员1968人,卫生机构床位数900张。其中,县级综合医院2所,卫生技术人员474人,床位数455张;卫生防治防疫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为84%。

道县-金融贸易

 

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4年,道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6461万元,增长14.2%;餐饮业10771万元,增长9.6%;其他行业384万元,增长6.4%。
招商引资来势较好。2004年,按照“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全县共引进项目109个,其中,引进境外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1031.3万美元,增长243.8%;引进内资项目94个,实际利用内资5.06亿元,增长61.3%。

道县



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运行平稳。2004年,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道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1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8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6%。财政支出27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4%。财政收支结构不断优化。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4707万元,比年初净增29976万元,增长15.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5528万元,比年初净增25078万元;企业存款余额15455万元,比年初净增65万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7660万元,比年初净增12876万元,增长15.2%,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2043万元,比年初净增6981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全年保费收入4178万元,比上年增长7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90万元,增长5.9倍;健康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930万元,增长113.8%;寿险保费收入2358万元,增长28.9%。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273万元,增长25.5%。

道县-风土人情

 

道县道江镇东门村是清朝大书法家何绍基的故里,村民立志传承先祖文化,他们自发创办了农民书法协会、何绍基书法院,村小学开设了何绍基书法课。目前,全村已有超过半数的农民在勤练书法,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书法村。
湖南省道县是一个小县城,但每年的龙舟比赛却是搞的有声有色。在这个小县里,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全县人民的节日,龙舟比赛一比就是五天。参加的绝大部分是农民。在这里,龙舟比赛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文化。

1、选“龙头”
每条龙舟人数一般在三十左右,在船头有一个人进行指挥,控制龙舟的方向,给大家鼓劲。称之为“龙头”。但这个“龙头”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的。一般情况,每条龙舟上的桨手都是一个宗族的人,而“龙头”可以不是这个宗族里面最有钱的人,但他必须是里面最有威望的人。是这条龙船的领袖,全队的吃住等一切开销都由他负责。

道县



2、偷“龙骨”
所谓的“龙骨”就是拼凑龙舟的一块长条木板,在龙舟的下面。传说“龙骨”的好坏决定了龙舟行进的快慢。“龙骨”的获取是要“偷”的。偷“龙骨”的人到别人的林子里面砍伐,被别人发现后,迅速逃跑,人们就在后面追。人们的风俗中认为,只有偷取的“龙骨”拼成的龙船跑的才快。

3、涂“鸡血”
龙舟比赛开赛之前,宰杀公鸡,把鸡血涂抹在船身上,以取“吉利”之意,寄予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
龙舟比赛在道县每年端午前后都要开展,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虽然现在的一些风俗已经和以前有所不同,但龙舟比赛融娱乐与竞技为一体的文化形式在道县却继承和发展下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