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之屑(偶像崇拜及伦理篇)萧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9 08:49:29
思之屑 偶像崇拜 伦理 教育  分类:書劍飄零    盼月明

 

十诫

 

思之屑(偶像崇拜及伦理篇)

 

萧瀚

 

1.  偶像崇拜是人类数千年历史中最严重的心智病毒,至今未除。

 

2.  祛除偶像崇拜最成功的是犹太人,但犹太人的命运因此而最悲惨。

 

3.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并不在律法与愛之争,而在是否偶像崇拜之争。

 

4.  犹太人不可能承认上帝有什么独生子,这是尊奉《旧约》教义的必然结果。

 

5.  《十诫》彻底否定上帝可以被形象化,就是要防止有人假冒神明。

 

6.   偶像便是伪神,人群一旦信了偶像必然迷信,迷信必然导致愚昧。

 

7.  信奉偶像就是在向彼岸跳跃时功亏一篑,跌入魔道,以追求天使始,以成就恶魔终。

 

8.  希腊精神的多神信仰及其求真意志,使得希腊精神最大限度排斥了偶像崇拜,它成为人类文明最璀璨的恒星。

 

9.  希腊精神是人类理性之光的永恒光源,唯理主义本质上并不来自希腊精神主流,而是来自希腊精神的偏流,并且是一神教与偶像崇拜的结合。

 

10.  希腊城邦的灭亡隐喻了人类文明的悲剧,但英国的自由传统却隐喻了人类文明的可能性。

 

11.  雅典警惕英雄人物,发明陶片流放制度,便是对偶像崇拜的提防。

 

12.  二战后的英国首相竞选,落选的邱吉尔说:“只有忘恩负义的民族才是伟大的民族。”这是对偶像崇拜毒性的深刻认知。

 

13.  美国作为一个基督教国家,从本质上说是没有抵御偶像崇拜能力的,这从目前的总统选举中可以看出端倪,好在美国的制度还在制约这种倾向。

 

14.  基督崇拜虽然也算是在犹太教基础上反对偶像崇拜,但其本质上依然是树立一个偶像以打倒其他偶像,这是欧洲中世纪教权灾难的根本原因所在。

 

15.  基督崇拜不是最糟的偶像崇拜,耶稣倡导的愛与宽恕部分弥补了其恶果。

 

16.  欧洲中世纪有其成就的一面,但要想把它彻底洗白则是睁眼说瞎话。

 

17.  偶像崇拜必与邪恶的权力勾结,例如当年的基督教权,耶稣要负道义之责。

 

18.  基督崇拜具有自我消毒能力,拒绝等级是其最终解除教权专制的根本原因。

 

19.  偶像崇拜中,最可怕的是那些倡导暴力与斗争者被偶像化,例如MZD、斯大林、希特勒。

 

20.  偶像崇拜与等级论结合,灾难必然随着权力与暴力发生。

 

21.  任何社会都无可避免地存在善恶的等级划分,因此伦理共识至关重要。

 

22.  伦理共识需有信仰共识或者哲学共识,否则,伦理共识是不可能的。

 

23.  老子道论与德论的分离,本是建立统一伦理基础的尝试,可惜没有历史市场。

 

24.  中国主流传统将一切问题化约到伦理麾下,然而,中国从无普世的伦理标准。

 

25.  普世的伦理标准本质上是人们相互间的利益妥协与利益尊重,它必基于公平。

 

26.  建立在家族观念基础上的儒家文化,在伦理学领域可谓极度低级的原始文化。

 

27.  以血缘为经,以家族为纬的儒家伦理传统,最多只能建立一个等级制与特权制的家族内部伦理规范,其他什么也不能建立。

 

28.  儒家伦理规范无法解决家族与家族的利益冲突——这时斧头就是王道。

 

29.  儒家伦理的所谓天道理念依托,被它们以“天尊地卑”毒化,其后果便是其伦理观念缺乏统一的形而上基础——最终自相矛盾、自搧耳光。

 

30.  “天尊地卑”观念在本质上是将终极的真理问题转化为庸俗的等级制命题。

 

31.  “天尊地卑”观念在中国儒家文化中被附会到一切人际等级领域,倘若以犹太教传统衡量,便是渎神——君、父、主、男怎么可以被比附成天呢?

 

32.  儒家伦理规范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相矛盾,只讲等级特权,不讲道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三纲五常”。

 

33.  儒家伦理规范所讲的道理,是以血缘和拟制血缘建立起来的强弱权力、利益分配的静态格局,绝对没有任何人格平等的意识,它必是反公理的。

 

34.  儒家的孝道观,逻辑与现实效果上都是强权的,是流氓取得优势地位便必须臣服于它的伦理观念。

 

35.  儒家伦理规范的血缘性特征必然成就一个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这与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力格局是合一的。

 

36.  中央集权的权力分配格局中,偶像崇拜是其基本构成要素,便是韦伯所谓的“卡里斯玛”型政治。

 

37.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偶像崇拜都依附于上述垃圾伦理观念与规范。

 

38.  这样的偶像崇拜是毒性最大的,自我冲突的伦理观在无法统一时必然顺势于强人的一言九鼎。

 

39.  中国历代统摄于偶像崇拜基础上的斧头帮传统,形式上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从未有过一套普世的伦理价值观。

 

40.  宋明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从家族观突围,天的概念被逐渐理性化、逻辑化。

 

41.  宋明理学的致命缺陷是其基础依然是儒家的,所以不可能真正突围。

 

42.  宋明理学之产生是被动的,受佛家、道家文化催生的结果,是一种负隅顽抗,未能真正解决问题。

 

43.  牟宗三先生致力于打通康德哲学与儒家思想,这是白日做梦,其失败是必然。

 

44.  以差序格局为基本特征的儒家伦理观是一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伦理观。

 

45.  以差序格局为基本特征的儒家伦理观本质上是一套邪恶的、无公义的伦理观。

 

46.  古代中国的田园诗生活,只限于小范围的熟人社会,一般性的人情抹煞公义尚能被容忍,于是看上去相安无事。

 

47.  在陌生人社会,儒家伦理观的一般性结果是人人相害,人人自危,所有人反对所有人。

 

48.  中国历代自杀性震荡前的长期相安无事,只是人际、族际矛盾暂时被强权拧灭,非公义的积累最终依然需要暴力血腥来重新洗牌。

 

49.  中国历代的自杀性震荡,是专事制造冲突的儒家伦理观之必然产物。

 

50.  儒家伦理观在斧头力量势均力敌或一斧独利时,尚能保住敌意的和平或奴役的稳定;一旦均势打破,或斧暴凌人不可持续,必是血流成河之时。

 

51.  儒家传统独重家族,以家族始,以家族终;游民传统则以拟制家族始,以家族终。其奉行的伦理标准实际上是同一个:以亲疏远近之利益分配取代公义。

 

52.  游民传统与儒家传统看似相反,实是儒家传统的另一面——都是以家族观或拟制家族观组织人群小集团,并以斧头帮精神为归宿。

 

53.  无论是中国主流大传统的家族伦理观,还是边缘小传统的游民伦理观,看似冲突,实为一体,庙堂与山寨是亲兄弟。

 

54.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论作为一种社会理论有其杰出而深邃的解释价值,但作为暴力合法化的行动论基础则是邪恶的。

 

55.  马列主义的世界大同论建立在暴力消除冲突的阶级论基础上,是一种伪世界大同论,这与中国主流传统中的奴役型天下观正好是暗合的。

 

56.  儒家伦理观的差序格局特性与马列主义的阶级论在伦理的形而上意义上是同一种东西。

 

57.  所谓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与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相结合,其意识形态上的结合点在于差序格局与阶级斗争论的一致,本土糟粕与域外糟粕取得了共识,催生怪胎。

 

58.  上述结合的必然结果是,人按照等级被正当化与常规化了的暴力所粉碎。

 

59.  按照差序格局与阶级斗争论的通常路径,灾难之火将延及所有人。

 

60.  人们为求自保只能依附于最强势的存在,偶像崇拜即被作为保护伞无限放大。

 

61.  偶像崇拜之所,人们出于恐惧与自保的潜意识必然进行崇拜竞赛,这是偶像崇拜之所以愈演愈烈的心理原因。

 

62.  偶像崇拜要清除一切明显的怀疑,还要清除潜在的怀疑,尤其要清除被怀疑的怀疑,如果无法终结,其最后必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63.  偶像崇拜之所,必是自由不得伸张之所,消灭异端是维系偶像崇拜的必要前提。

 

64.  未来中国倘若不能建立一整套新的普世伦理价值观,有效替代儒家伦理观,各种以偶像崇拜为基本外型的斧头帮火拼之灾难将继续肆虐神州。

 

65.  资讯日益发达,儒家伦理观下,交流之需求与艰难,必将导致冲突愈益频繁与激烈,冲突不能化解,则斧头帮精神长存不灭。

 

66.  从功能角度看,建立普世价值的伦理观,最佳效果莫过于基督新教。

 

67.  基督新教尚存基督偶像崇拜特性,但在政教分离以及复活的希腊自由精神、理性精神制约下,其毒性大大减轻,营养性大大增强。

 

68.  只有伴随着自由与平等精神的基督教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自由宪政民主的观念尽可能全面普及,普世价值的伦理观才是可能的。

 

69.  作为个人或许不一定需要基督教信仰,作为社会却需要新教伦理的基础。

 

70.  新教伦理是现代公民社会与共和国最合适的精神基础,体现了希腊传统的节制理性虽然了不起,但因缺乏强烈的情感支持而无法大面积地凝聚出强有力的国族精魂,所以很难造就大型的共和国。

 

71.  没有普世价值的伦理观,不可能有良序公民社会——只会不断产生乱世枭雄,他们往往是涂炭生灵的偶像。

 

72.  没有普世价值的伦理观,没有有序的公民社会,中国将永无宁日。

 

2009年9月26日於追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