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偶像崇拜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9 06:58:29
——西渡学校    王艳娥
摘要:偶像崇拜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也在不断地扩散到小学生中。偶像崇拜既可以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可能导致学生沉迷于此,盲目追求仿效等消极效应。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合理引导小学生的偶像崇拜十分重要: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理解偶像,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表层向深层发展,从重视外表向内在发展。
关键词:偶像崇拜、偶像教育、合理引导
偶像崇拜是个人对所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其本质在于对崇拜对象的社会学习和依恋。随着我国受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当代的青少年们已不再仅从同一个视角、同一个层次去理解世界,不再像过去的人那样被动地去接受成人所给予他们的选择。同时,传统的教育榜样在其外在形式上显得越来越缺乏魅力。与之相反,青少年偶像崇拜作为一种新萌发的偶像文化,却以其特有的方式,越来越强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如今的孩子都较早熟,因此,小学生的偶像崇拜问题也不容忽视。同时,小学阶段正是儿童时期向青少年时期发展的阶段,兼具儿童时期与青少年时期的一些特征、心理情况,所以小学生的偶像崇拜问题更为复杂,需要结合儿童与青少年时期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教育。
一、小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起,“偶像崇拜”现象也开始在小学生中蔓延开来了。我的一位大学校友曾在无锡和苏州两个城市的一些中小学做了一次关于偶像崇拜的调查,结果显示,96.46%的学生心中有崇拜的偶像,这一比例在低年级的同学中更高。确实,在如今的小学生中,偶像崇拜现象已是十分普遍。在我校的“学名人,知荣辱”期间,我作了一项调查,我从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中各任意抽取了一个班级,对学生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从学生们的回答中显示,90%以上的学生都有崇拜的偶像。就连我原先以为不太会有崇拜的偶像的二年级学生也出乎我的意料,全班45人,只有4人回答没有偶像。这样的结果确实颇令人吃惊。
二、小学生崇拜的对象
那他们崇拜的偶像是谁呢?就此问题我问了一些老师,她们认为,这些学生崇拜的偶像可能有以下几类:1、卡通人物,如:超人、机器猫、飞天小女警等;2、明星人物;3、科学家等;4、英雄人物。确实,在我看来,小学生们崇拜的偶像也大概就是这几种。然而,不知是不是学生们理解错误的缘故,还是如今的小学生们崇拜的偶像真的很单一,在这三个班级的学生的回答中,只有个别人回答了诸如“我妹妹”、“老师”这类的答案,其他人的答案清一色全部是各类影星、歌星、体育明星。也许在他们的心目中,“偶像”就是指这些光鲜亮丽的明星们。在问到他们为什么崇拜他/她时,孩子们一致地回答:“他/她很帅/漂亮!”、“他/她演的戏很好”、“他踢球很厉害”、“他唱歌很好听”……
三、崇拜对象的特征
在许多调查中,对值得崇拜的“明星”要具备的条件,被调查者的选择大多是:人格魅力、个性和气质、才华横溢、对社会有重大贡献、漂亮/英俊等。人们常常依据榜样的行为结果是得到奖励还是惩罚来决定自己是否进行模仿与从众。因此,可以说,偶像的崇拜在一定程度上也缘于青少年中的盲目效仿与追随,正因为崇拜的初衷与目标都不大明确,朦朦胧胧,所以就有光彩照人的偶像们都循着一条奇特的曲线,构成了“榜样影响周期率”。有的短暂,有的久远。
四、对小学生偶像崇拜的合理引导
针对小学生偶像崇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切实地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去正确引导,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 分享“星”路历程,构建“心”灵驿站
小学生对于偶像崇拜还处在一个迷惑的阶段,所以家长老师应该真诚地和孩子交换看法,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少一些无益的干涉和限制。首先,转变对他们偶像崇拜的刻板认知,以开放的态度偶像崇拜行为,不要对其崇拜对象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认为崇拜科学家、政治家等著名人士就是好的,崇拜影星歌星就是不宜的。其次,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喜怒哀乐,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自身的经验角度思考问题:为何崇拜、崇拜什么、怎样崇拜。和孩子同听一首歌,对孩子的偶像也去加以研究、认识、了解,然后从偶像身上提取值得认可和学习的因素来和孩子共同探讨。如果家长教师能陪伴孩子共同走过偶像崇拜的“星”路历程,孩子无论是在认知还是行为上都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二)丰富偶像教育的方法,体验成长快乐
在获得和孩子良好的沟通及相互信任的情感维系后,老师家长应该改进偶像教育的方法,使偶像崇拜成为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段美好记忆,让他们体验成长的快乐,收获成长的馈赠。偶像教育要变原来单一的灌输性教育为多种形式的偶像教育,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偶像崇拜。引导学生从对偶像表层的感性崇拜向深层的理性敬仰发展,从盲目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向缩小差距的实际行动转化,让偶像真正成为其前进的动力,将对偶像的崇拜与自我发展相联系,实现从认知到行动、从情感到理性模仿的质的飞跃。让学生在偶像教育的多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展示自我,与榜样偶像快乐同行。
(三)结合偶像教育,寻求榜样教育新途径。
传统的榜样教育强调榜样人物的树立具有明确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人物树立的模式与当今社会发展多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极不协调,对小学生缺乏亲和力,自然难以调动其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可采取偶像—榜样教育这种教育方式。首先,采用多元化、自主化的发展模式,大胆地承认学生自己选择的偶像,并以此作为榜样教育的基础。然后,要把偶像变成榜样,把他们头上的光环去掉,关注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所以说,把偶像变为榜样就是一个引导、疏导的模式。比如一位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榜样是“像周杰伦一样有敬业精神,像S.H.E一样富有活力,像林俊杰一样富有阳光气息。”这就是把偶像榜样化。因此父母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从正面、积极及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待偶像的价值,化偶像为榜样。同时,帮助青少年多元树立偶像,促进他们从不同的偶像身上吸收有利于个人成长的成分。并且帮助学生多元认同偶像,从不同层面接受同一偶像。帮助学生化偶像为榜样,强化对偶像的理性认识和心理认同,变对偶像的崇拜为学习的动力。
参考资料: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岳晓东:《论偶像——榜样教育》,《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