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萍:富裕不等于文明(新京报 2006-7-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11:36
富裕不等于文明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7-25 1:32:08 · 来源: 新京报

这几天,连降阵雨,地上积了些污泥水,就叫一些开车横蛮之人显现了出来。行人走在路上,不小心就会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溅上一身泥浆子。在一些窄道上,行人根本无处可躲的情况下,驾车人明明看到了行人的尴尬,前后又无汽车催着,照旧飞驰过去,溅你一身污泥水。在那些开车人眼里,根本没有行人的位置。
在汽车的催逼之下,行人遇到水洼子,无论老幼,都是左闪右躲的,甚至有连蹦带跳逃避者。被溅水者有大声抗议的,有小声诅咒的。我站在马路边观察一下“挤迫”行人的驾车人。在20多分钟的时间里,大约有80多辆汽车穿过马路。其中只有为数极少的驾驶者比较小心,看得出来驾车人注意到行人,尽量避免溅出泥水,其余的车一律“目”无行人,快车而过,有的车还突然发出喇叭声吓人。
在这些蛮横的车中,私车有之,出租车有之,公车有之。大体可以知道的是,在这些几乎各占三分之一的开车人中,出租车司机为一类型,私车车主是一类型,公车司机或公车车主为一类型。这几类人在社会上地位高低不同,但不幸却有某些共同的缺陷和教养上的不足。本来,一个社会里面有些差劲的人不足为奇,但它的较高阶层和基本方向应该是文明的。
可在这件事上,你却很难看到区别。
近几十年的中国社会本无所谓阶层或者所谓上层阶级,因为它的上层原本由下层者变化而来。所以在行事方面上下贯通一致不足为奇。
然而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之后的今天,人们早就认为社会因为财富聚集分化和位置高低而有了不同阶层。如果仅仅根据财富分类,这种说法或许有道理,可是,财富带来的一定不是仅有华车美服,还要有相应的礼仪教养。而后者恰恰不是仅靠财富和位置,就可以自然获得的,它需要一个社会长期的培育和精心的维护。而我们在驾车人对行路人常常表现出的蔑视和威胁里。
近来,这方面最多见的报道,不是宝马车主下车把路人打几个耳光子,就是奔驰车车主用糙词威吓行人。当然,这些事情或许可以看作例外,但是日常生活里,有哪个行人没有这样的经验:一些汽车在狭窄的路上紧逼行人身后开车,几乎要轧着行人的后脚跟儿了,还要按喇叭吓唬人。这说明,这类驾车人根本不会为此不安或者自省,也不会有对行人安全上的考虑。一般情况下,却是几无例外地在车里痛骂行人,怪走路人不长眼睛,轧死活该。其实,我看行人多半都睁着眼睛,知道自己疏忽不得。相反,开车人快车抢行的倒不在少数。他们不太顾及行人的基本利益,仗着钢铁强力挤迫行人。谁敢保证汽车总能被有效地控制呢?
擦身而过实在可算危险距离了。
我偶尔也在别的国家做过行人。在我的经验里,只要我守法,总会受到礼貌对待,无论在大城还是在小城,尤其是在一些小马路上,没有什么交通标志的地方,汽车见到行人,一例老远地停下,示意行人先走。而据我的观察,行人并不因为汽车停在那里就得感恩戴德地飞跑过去。行人自自然然地走过去,虽有感谢,却不必狼奔豕突。而驾车人认为等待行人是基本礼貌,更是法律要求,不会因为给人方便而陡增跋扈之气:“快走吧你!”这是文明社会小景,不仅仅是富裕的标志。
谁不希望这样的街头小景能够多多出现呢?睁看着驾车人蛮横起来。
没有文明习惯的个人构成没有文明习惯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就算富裕起来,也不会令人舒服。
□莽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