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逼迫我们退回福利分房年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7:23:58
谁在逼迫我们退回福利分房年代?     2007-02-28 15:31:33  南方网 邓海建
原 创 评 论 比蓝庆华平调更可怕的是“权力顶罪” 喜闻工人农民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 愿开禁马路摊点不止于“上海屋檐下” 上班了,别过“大尾巴年” 对“跳楼看客”的一点看法 对待路边摊胸怀还须更开阔 “虚书记”现象拷问体制改革不能止步 公平是消弭“心理震荡”的心灵鸡汤 较真春节“加班费” 每个人都是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受损者

  北京单位建房向系统内职工销售情况普遍。“目前丰台火车站附近的房子还没有分完。”近日,一名北京铁路局职工在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交谈时,用起了久违的词汇“分房”。令人产生回到福利分房时代的错觉。(2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

  如果留心一下眼下房市的新闻,一个叫“单位自建房”的新概念伴随着财大气粗的国字号企业名字不断在坊间舆论闪现,似乎不断印证着曾参与最初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创立的原国家房改办主任张中俊的预言:无论是集资建房还是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其玄机均在于可以以划拨形式,取得零地价国有土地,这之中往往包含了不合理的特权。从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党政机关停止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人也曾心存“拿钱买房”的朴素梦想,房子市场化了,可以买环境位置双优好房,还不用抓阄,多好的事情啊,奈何眼下的房市语境是“繁华与荒凉”的二重唱,以地产商为标志的利益集团神奇地“先富起来了”,代价就是千万个房奴隶的“物质荒凉”。

  不久前,媒体披露了广州首个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楼盘,报载“售价便宜得惊人”。其实早在2006年8月,建设部联合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就发布了《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严辞叫停党政机关集资建房。显然,“叫停”未能阻挡地方“福利房”的勃勃春天。社会学而言,住宅产业趋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是效率社会的必然规律,好比从刀耕火种到电子信息,即便是无法追求商品化和市场化的保障性住房,也得遵循社会化与专业化的内在要求。显然,“单位自建房”只不过是“电脑算命”般福利分房的时髦衣裳罢了,允许单位自建,就是量公共财政之力满足部分特定群体所需,是以小群体的公平践踏大社会的公平。

  但问题是,没有人天生热爱“福利分房”,事实就是:在房改的头几年,“自建房”是基本朝向绝迹的方向发展的。如果把这两年风生水起的“单位自建房”放在中国房市诡异的现实语境下来考量,这种违规而倒退的“新式福利分房”就是一种“丛林法则”下的“赢家自救”:一是能“单位自建”的往往是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字号垄断企业,它们和特权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在“自建”的能力上,显然是这个时代最逻辑性的赢家;二是这种“自建”既然遭遇着法理壁垒(福利房与住房商品化改革背道而驰),也无法规避土地配置的暧昧,更可能在脱离市场监控等程序正义下成为腐败的新源头。

  就譬如纵使吃不饱饭也不能去抢劫犯罪一样,“买不起房”不能成为退归到"福利分房”历史的完美借口。如果“单位自建房”不是全民普及的公平福利,个别特权部门或垄断企业打开“单位自建房”的大门只会造成更大的不公与失衡。有钱有地的可以“自建”,没钱没地的怎么办呢?其实,当前高房价的产生,并非福利分房的退出,而是房市游戏规则异化及政府失位错位所致。谁在逼迫我们退回福利分房年代?无论多么复杂,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决不应该是“单位自建房”的重出江湖。(编辑:东雪)

 

 >>>>>>有话要说,欢迎进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