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1:09:40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铁岭文史资料第七辑   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田洪升 赵宝芬 张宝森
早在1955年,毛主席就向全国知识分子发出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五十年代就有许多城市的知识青年满怀对党与毛主席信赖之情,满怀革命豪情,主动到农村、到边疆,上山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事业。
1968年,毛主席依据当时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情况,向广大知识青年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全国广大知识青年热烈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形成了全国性轰轰烈烈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1973年,周总理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统筹解决知识青年问题”的指示精神,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国知青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进展。
一 铁岭地区知青工作领导机构及组织沿革
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64年。当时的知青工作归属“沈阳地委城镇下乡青年领导小组”领导,地区各县均按沈阳专署指示,设“城镇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有冯培夫、张紧、宋剑等负责沈阳地区知青下乡工作。直至1966年冬由于文化大革命,“城镇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因工作瘫痪而中止。
1968年,沈阳专区革委会成立。革委会研究决定,全区知青上山下乡工作由革委会政工组“毕业生工作办公室”领导,办公室负责人孙绍谦、孙翔。办公室有工作人员2名、军代表2名。各县也设立“毕业生工作办公室”,与地区“毕业办”形成对口单位,统一管理全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
1969——1972年,铁岭地区知青工作日益繁重,知青工作人员也日益增多,大致分为秘书、动员安置、管理教育三项业务办公,为以后成立地区知青办奠定了基础。1973年,地委为了加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领导,经地委研究决定成立“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办公室”,并文告各县,同时启用新印章。辛焕文为知青办主任,孙翔为副主任。
1973年5月,地委为了进一步加强知青工作,决定将地区知青办编制增至13人,并要求知青办逐步将知识青年下乡工作的人、财、物统管起来。同时,指示各县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办公室”,公社一级设专职知青工作助理,大队班子指定一名副书记做再教育工作,地区、县、公社、大队四级管理知青工作的机构逐步完善,形成了知青工作层层有人抓,上下有人管的局面。
1974年,铁岭地委为了领导和推动全区的知青工作,地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中共铁岭地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成员如下:
组长:成家禄
副组长:赵光、李剑云、徐志超、于友林、侯艳斌、辛焕文
1975年,铁岭地委研究决定,由许书林任“中共铁岭地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敦、刘秀清任副组长;免去成家禄组长,李剑云、于友林的副组长职务。
1978年,知青办主任辛焕文调省工作,地委决定高振东任知青办副主任,由副主任孙翔主持地区知青办工作。
1979年,调任孙绍谦为地区知青办副主任,孙翔仍主持工作,依次孙绍谦、高振东共同负责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
1980年12月,由于知青工作重点转移,铁岭地委决定知青办与劳动局合并。孙绍谦、高振东任地区劳动局副局长,孙翔调任地区科委主任,知青办撤销。原地区知青办工作,由
地区劳动局统一领导。
1981—1983年,地区劳动局正式接管知青办一切事务工作。为了进一步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抓好抓实,劳动局设知青企业科、知青安置科、继续开展知青工作。地区劳动局领导知青工作的负责人为刘惠林局长及朱万祥、白晓光、孙绍谦、高振东。刘惠林主持全面工作,孙绍谦、高振东副局长仍侧重抓知青工作。
铁岭地区知青办内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1973.5——1980.12)
1973年“地区知青办”成立后,为了适应知青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知青办在机构内设秘书科、动员安置科与管理教育科,并规定了各科行使职权的范围。
1975年铁岭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了地区知青办的请示,人员编制增至17人,工作人员由知青办内部调剂,地区知青办为地区局级单位。地区知青办党组,为了适应知青工作的需求,将内部机构的职权范围做了划分。
1、知青办秘书科的职权范围与人员配备
知青办秘书科编制5人,科长孙佩生、工作人员有段俊丰、姜世轩、杨华。其职权范围如下:
(1)管理地区知青办文书收发工作,知青办文书档案的保管工作,对上级文件查对分发阅览,对内部发出文件进行打印校对工作。
(2)负责处理下乡知青的信访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及时向领导请示处理意见,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尽量满足下乡青年的要求。
(3)办理下乡青年因病因事回流城市工作,做到校对准确,批示合理。
(4)负责对各县下乡青年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做到从发案到解决的合理处置,做到与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尽力使案件处理及时。
(5)做好知青工作的资金与财务管理工作,负责财务预算开支与各种表报统计工作。
(6)管理知青办的行政事务工作,正确处理地区知青办上下关系,搞好职工福利工作,保证知青工作的顺利进行。
2、知青办教育科的工作范围与人员配备
知青办教育科编制5人,科长王新华,工作人员有詹兴龙、赵宝芬、朱起、贾文举。其工作范围如下:
(1)负责全区上山下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上山下乡知青学习马列主义与毛泽东著作,组织上山下乡青年文化学习,办知青业余大学。
(2)对下乡知识青年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交流知青接受再教育工作的经验。
(3)负责考察下乡知识青年典型事例,负责对典型下乡知青的培养使用工作,树立下乡知识青年典型人物,为下乡知识青年树立学习样板。
(4)管理派出的下乡知识青年带队干部,发挥带队干部管理下乡知青工作的作用。
3、知青办安置科的工作范围与人员配备
知青办安置科长罗德秀,工作人员先后有李凤发、郭仁、刘贵臣、高瑞林。1979年罗德秀调沈工作,李凤发任科长。其工作范围如下:
(1)负责做好每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宣传动员工作,把应下乡的知青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送到农村插队落户。
(2)负责下乡青年的生产、生活安排,使下乡知识青年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接受农村的再教育。
(3)负责党和国家在下乡知青中的招生、招工、征兵工作,为各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各条战线选招后备力量,国防事业选拔优秀战士入伍。
(4)负责全地区青年点的建设任务,每年按实际需要提出建点计划,维修青年点固有房舍,达到基本满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要求。
(5)负责城镇企事业、机关单位与农村社队的挂钩工作,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原属单位与农村社队做好搭桥工作,使城市支援农村青年点建设,支援农业建设,沟通城乡关系。
(6)对下乡知识青年建档管理,为选拔知青从事各项工作准备考查资料,对下乡青年做好多方面的了解工作。
铁岭地区劳动局管理知青工作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1981.1——1983)
铁岭地区知青办与劳动局,认真贯彻中央与省的指示精神,1979年以来,采取了广开门路,多种形式安置下乡知识青年的办法,共安置下乡知识青年35,782人,对下乡青年陆续进行了妥善安置,直至1983年把地区内下乡知识青年抽回城市,充实到各条战线就业,对下乡青年做到了“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要求,把中央与省的指示落到了实处。
由于1979年以来,铁岭地区知青工作的重点不再是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而是如何安置几万名下乡青年回城就业的问题,地区知青办的工作任务逐步与劳动局化为一体,全力放在对下乡青年安置工作上。铁岭地委,为了使对下乡青年的安置工作方便有力的进行,于1980年12月决定将地区知青办与地区劳动局合并办公,妥善解决下乡青年的就业安置问题。1981年元月两套机构合而为一,由地区劳动局统一管理知青工作。
地区知青办工作人员除部分人员调出外,其余工作人员一律并入地区劳动局继续从事知青工作。
铁岭地区劳动局党组,为了把知青工作进一步做好,经过研究决定,在劳动局内部机构增设知青企业科与知青安置科,继续执行原知青办的工作任务,并向地区领导做了请示报告。1981年3月,地区领导同意劳动局的请求,并以文通知劳动局成立知青企业科,知青安置科,人员由地区劳动局内部调剂。
1、知青企业科的工作任务与人员配备
铁岭地区劳动局党组研究决定,知青企业科由5人组成,科长由姜世轩担任,工作人员有刘贵臣、贾文举、杨华、李树元。
知青企业科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各县区办好“知青农工商联合企业”,并使之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巩固,把企业办成安置下乡青年的就业基地;指导与帮助各县区知青厂矿、场队、服务企业发展生产与扩大生产和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国家投放资金的作用,使下乡青年得到稳定政治、经济地位;同时负责全地区知青经费的统一运用,保管好“知青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固定资产,使国家资金得到合理的投放与回收,把国家资金有效地投入到下乡青年的安置工作上。
2、知青安置科的工作任务与人员
铁岭地区劳动局知青安置科由2人组成,科长为李凤发,工作人员高瑞林。
知青安置科主要负责对下乡知识青年回城安置工作任务。1981年以来,铁岭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已大部回城安置了工作,尚有一万多名已婚下乡青年需要进一步统筹安排。知青安置科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对已婚下乡青年的妥善安排上,对这一部分已婚青年的安排因情况复杂,安排上难度较大,知青安置科采取了种种措施;使这一部分下乡青年全部走上工作岗位,稳定了这部分下乡青年的经济生活,使知青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二 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要历程
在1962年至1980年整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全国有1,75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此间,据不完全统计,铁岭地区各县农村共接收城镇下乡知识青年233,938人。
(一)兴起阶段
1962年至1964年间,全区共安置城镇下乡知识青年1,084人。下乡知识青年参加了建设法库县红旗公社红旗田的劳动,涌现出闻名全区的先进人物“四玉”(即中专毕业生,下乡青年刁玉彦、王玉香、刘玉珍、赵玉荣)。康平县将沈阳汽车公司等单位的下乡青年安排到三台子养殖场劳动,各县都试办了青年点。1964年6月2日,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地委发出“关于成立市、地委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的联合通知”,把知青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全区各县贯彻中央与省关于城镇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广泛宣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重大意义,各报刊杂志也陆续报导了知识青年在农村建设中的先进事迹。
1964年7月14日至18日,沈阳地委和沈阳市委联合召开了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地委副书记冯培夫在会上作了题为“知识青年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做一个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的报告。16日,地委第一书记申东黎,第二书记王海之,副书记师小帆、宋剑、冯培夫等在地委机关接见了沈阳地区参加省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的代表。沈阳地委机关报《沈阳新报》于20日发表了“作建设新农村的革命接班人”的社论。
1964年8月18日,东北局主持召开东北地区知识青年安置工作会议,地委副书记冯培夫参加了会议。9月2日,地委召开组织部、宣传部、团地委、妇联、文教局等单位领导参加的会议,传达了东北地区知识青年安置工作会议精神。10月13日,地委成立了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委、专署联合发出《关于安置城镇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精减办公室机构设置及编制的通知》,决定配备10名专职干部充实地委安置城镇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动员与组织城镇知识青年下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领导”。
1965年4月8日,地委为了搞好知青工作,批转了羊草沟安置城镇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经验。13日,《沈阳新报》发表了《青年们,下乡上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去!》一文,并刊登了专署副专员张紧的文章——《访实妙大队下乡青年》,报导了西丰县下乡知识青年的事迹。 7月19,《辽宁日报》以“战斗成长在大望山”为题,报导了开原县八棵树公社荒地村生产队副队长、下乡知识青年王玉梅的事迹。 4月20日,地委批转了地委安置城镇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贯彻省委安置工作会议精神的安排意见”。指出,1965年计划从各县城动员2,125名青年(包括闲散户人口475名),为沈阳、抚顺两市安置青年6,130名、(包括闲散人口830人),全区共准备安置青年8,255名。
1965年12月20日,为了保证知青工作顺利展开,地委、专署发出《关于批转强奸下乡女青年一案的通报》。要求各地“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方针、政策”。
1966年3月10日,地委、专署批转安置办公室“关于1966年城镇下乡知识青年动员与安置工作计划的报告指出,“几年来,全区已动员1万多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今年,省要求完成1.4万名动员安置工作。”要求各县“要加强领导,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加强思想教育,保证完成任务。”
1965年~1966年,铁岭地区共接收下乡知识青年4,179人 , 其中沈阳市下乡青年
1,807人,本地区下乡青年2,045人。这一时期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逐渐展开,各县都接收了千余名下乡青年插队落户,而且与年俱增,在广大农村与城镇开始大造知青上山下乡重要性的舆论与宣传教育活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呈向上发展之势。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知青上山下乡工作暂停。1966年12月下旬,铁岭县200多名知识青年以要求回城为由,在县人委第2会议室进行绝食静坐,请县人委领导批准他们的回城要求。有的人损坏了桌椅、地板等公物,用于烧火取暖。
(二)高潮阶段
1968年以来,在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之后,1968年9月,全区共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72,968人,其中沈阳市36,409人,本地区下乡知识青年36,561人;1969年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下乡知青18,942人;1970年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下乡知青3,263人;1971年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下乡知青3,051人;1972年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下乡知青4,743人;1973年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下乡知青5,679人;1974年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下乡知青334,084人;1975年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下乡知识青年26,806人;1976年接收沈阳市与本地下乡知青27,614人;1977年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下乡知青26,458人。
1968年~1977年十年中,铁岭地区各县共接收沈阳市与本地下乡知识青年20多万,平均每年都有2万多名下乡知识青年到全区各县农村插队落户。知青住宅点遍布铁岭地区,为
下乡青年建房43,838间,青年点就有3,063个,国家为我区投放知青经费1亿1千6百万元(116000.000)。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涉及城镇千家万户,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从发展推向了高潮阶段。
1969年1月17日至20日,专区革命委员会为了促进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召开了全区各县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座谈会。座谈了“再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接受再教育的收获。”起草了给全区下乡青年的一封信和给省、专区革委会的决心书。专区革委会负责人到会讲了话。25日,专区革委会批转《下乡知识青年座谈会纪要》。
1970年6月3日,专区革命委员会召开电话会议,传达中共中央[1970]26号文件及省革委会领导讲话,要求“坚决打击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奸污下乡女知识青年的罪行,坚决同奸污、毒打、迫害、逼婚下乡女知识青年的行为作斗争,以保卫毛主席上山下乡革命路线。”据统计,从1968年至1970年6月11日止,全区共发生奸污、逼婚、诱婚、迫害、毒打下乡知识青年案件231起,作案人员达225人,其中被杀2起,强奸24起,奸污78起,猥亵18起,诱、逼婚89起,行凶殴打20起。在24起强奸案中,大小队干部作案18起,占76%。
1973年3月,地区革委会决定,成立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办公室,并向各县发出通知。为了加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领导,地委5月批准地区知青办的编制由5人增至13人,并指示各县设立知青办,公社一级设知青工作助理,公社、大队均由一名副书记抓知青工作。
1973年4月至10月,全区各县根据地委指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1973] 21号文件(即毛主席致李庆霖的信)精神,地区公安局抽调46人组成7个专案班子,查处迫害下乡青年案件150余起,其中强奸女知识青年52件,奸污女知识青年64件,逼婚5件,其他27件。全区先后召开7次公判大会,依法捕办92人,公开审判了70人(其中死刑2人,有期徒刑68人)。7月10日至8月20日,地区组织2,200多名干部,对全区137个公社,3,138个青年点逐个进行了检查,地委主要领导亲自听取检查团的汇报,研究解决问题。
1974年5月,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73] 30号文件精神,全区与沈阳市开始向各地选派下乡知识青年带队干部,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协助农村社队做好知识青年的再教育工作。
1977年6月2日,地委转发了地区知青办《关于做好1977年城镇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动员安置工作的报告》,指出全区计划安置知识青年28,715人,要求把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抓好抓实。
(三)扫尾阶段
1978年以来,中共中央和省对知识青年工作进行了调整与新的部署,全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入扫尾阶段。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依据国内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情况,召开了“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会议指出“粉碎‘四人帮’以后,各项事业发展很快,为城乡广开就业门路,安排知识青年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后知识青年留城政策、下乡范围都要从实际出发,做适当调整”。并指出对中学毕业生施行“进学校、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城市安排,有安置条件的城市,也可以不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时要求各省市“各部门要广开门路,妥善安置知识青年。城市应积极开辟新的领域、新的行业,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以安置城镇的待业青年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并要求“办大学分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为更多的城镇中学毕业生创造就业升学条件。”
1979年9月,省委批转了省劳动局与知青办的联合报告,指出“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各地过去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四人帮’及其死党毛远新一伙破坏了‘统筹安排的方针’搞绝对化、一刀切,致使我省在劳力使用上出现了很不合理现象;一方面是许多成年的劳动力无事干,另一方面是许多就业领域没人开辟,有事无人干;一方面是许多青年急待就业,另一方面是现有职工队伍老弱病残长期得不到更新;一方面是城镇青年大量上山下乡,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有碍于城乡的安定团结,而且十分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因此必须加强领导、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整顿的方针,积极创造条件,……广开门路,采取多种形式,争取在数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1978年铁岭地区各县共接收城镇下乡知青2,569人;1979年接收下乡知识青年1,431人;1980年只接收18名下乡知识青年,几乎接近了零。
1980年12月5日,地委决定撤销地区知青办独立机构,地区知青办并入地区劳动局,其业务工作由地区劳动局承担与管理。
铁岭地区1968年以来,先后接收本地区与沈阳市下乡知识青年23万多名。
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与1978年“全国知青工作会议”的分析与论断完全一致,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切实加以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主要是‘统筹兼顾’的方针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执行,城乡劳动力的安排缺乏整体规划,知识青年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下乡青年中不少实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安置人数过多的地方,增加了农民负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形成了严重的城乡之间劳动力的对流情况,得不到妥善的安置。下乡知识青年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下乡青年一部分生活不能自给;下乡青年的升学与就业存在着种种不正之风,而且日益困难;下乡青年忧虑婚事,不安心农村;广大农村承受不起如此大量知识青年下乡争收的负担等一些实际问题,都需要切实的加以研究与解决。在中央与省知青工作会议指示下,全区知青工作也随之进行了调整,知青工作又开始了新的路程。
1979年开始,铁岭地区知青工作按照中央与省的指示,调整了知青工作政策,按照中央规定“一般县城的中学毕业生,不列入上山下乡范围,也可以不动员城镇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并将本地区下乡青年有计划、有步骤的陆续招工回城,并陆续地安置他们的工作。于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由重点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而转入了妥善安置下乡知识青年就业工作的阶段。
铁岭地区劳动局按照省委(1979)52号文件精神,在铁岭地区进行了广开就业门路,安置城镇待业青年与下乡青年的工作。据初步统计,铁岭地区1979年——1981年共安置113,580名城镇待业青年与下乡青年,除已婚下乡青年外绝大部分安置了工作,完成了中央与省给予的安置任务,为全区顺利结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奠定了基础。
1979年铁岭地区约有城镇待业青年与下乡青年10万人,正处于劳动就业高峰阶段。在繁重的就业任务面前,铁岭地区劳动局认真贯彻上级指示,认真贯彻党的就业方针政策,采取了3项措施。
1、成立铁岭地区劳动服务公司安置城镇待业青年与下乡青年
铁岭地区劳动局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适应1979年以来城镇青年与下乡青年繁重就业的要求,于1979年成立“铁岭地区劳动服务公司”,在地区各县、各较大的企事业单位也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在地区劳动局统一领导下开展就业安置工作。
铁岭地区各级劳动服务公司的成立,正是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重点转移时期,铁岭地区城镇与下乡青年有近10万人需要统筹安置就业。铁岭地区各级劳动服务公司,经过了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完成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为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结束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铁岭地区劳动服务公司,为解决10余万待业青年与城镇下乡青年安置就业问题,1979年以来各县区城镇与企事业单位组建了各级劳动服务公司145个,为待业青年与下乡青年就业开辟了各种就业渠道,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各单位各部门输送城镇待业与下乡青年就业解决了下乡青年就业问题。
铁岭地区劳动服务公司,在地区劳动局领导下,经过十多年努力工作,依据地区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的实际情况,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与下乡青年21l,046人。其中:安置全民
所有制工作的48,078人;大集体134,893人;个体劳动者6,631人;安置做临时工作待分配人员2l,434人。
铁岭地区劳动局与铁岭地区劳动服务公司安置下乡知识青年工作,于1983年基本结束。1984年以来,安置城镇待业青年工作,纳入了地区劳动局与劳动服务公司正常工作议程。
2、创办技工学校,为城镇青年提供升学深造条件
铁岭地区劳动局,为了妥善安置待业青年与部分下乡青年的升学与就业,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1980年以来共接管与创建15所技工学校。到1990年累计招生14,341人,毕业并分配学生7,473人,在校学生高达7,068人;办校规模由1975年的3所发展到今天的15所,专业30多个。对当时急需安置城镇待业青年与下乡青年工作起到了一定调解工作。
1980年,正值铁岭地区安置城镇待业青年与下乡青年的关键时刻,地区各技工学校到1984年止在城镇待业青年与下乡青年中共招生3,500多名,为妥善安置下乡青年工作做出
了最大努力,为落实地区广开门路,解决下乡青年就业与升学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支持城镇发展职业教育,解决城镇青年升学就业问题
1980年以来,按照中央与省的指示,各地区应广开门路安置城镇青年升学与就业,减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各城镇的中学毕业生的安置工作便成为全党的中心工作之一。
国家教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为缓解城镇中学毕业生升学就业矛盾,在各省市大办职业教育,职业高中在全国各城镇随之大力发展起来了。
铁岭地区依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实际需要,在各县区相继办起职业高中,为国家培养中等技术人员。1981年以来,铁岭市各县区创办了13所职业高中,办了37个技术专业,在城镇中学毕业生中招收新生,经过三年教育,毕业后由劳动部门按实际需要进行安排工作。
铁岭地区劳动局,始终把支持职业高中教育为己任,不遗余力地促进职业高中发展壮大,1981年以来,在国家招工指标内,安排全区职业高中毕业生7,327人就业工作,使全区职业高中教育得到了巩固与提高,使城镇待业青年乐于在职业高中里深造。
1981年铁岭地区尚有1万余名已婚下乡青年需要妥善安置工作与生活,地区劳动局本着中央与省对下乡青年“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对这部分下乡青年进行了统筹解决,至1983年把已婚下乡青年安置到较为适合的工作岗位上,使下乡青年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得到了妥善解决,其措施有3项。
1、在各县区创办“知青农工商联合企业”,为下乡青年建立就业基地。
2、将担任代课教师、民办教师的已婚下乡青年转为全民正式教师;将从事临时工的已婚下乡青年转为国家正式工人。
按照省的有关指示,铁岭地区劳动局为从事代课工作的教师及民办教师中下乡已婚青年办了转为全民正式教师的手续;为在各厂矿企业中工作的临时工办理了转全民或集体工人的手续。地区劳动局向已婚下乡青年从事临时工、代课教师、民办教师的单位发出通知,将这些下乡青年转为国家正式职工,已婚下乡青年单位应按规定给予办理转正手续,本着“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把这项工作做好。1981年10月,地区劳动局又发出了“关于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中的已婚下乡青年转为全民教师的通知”,并具体提出了转正办法、工资待遇、工龄计算等方法,要求各县区领导抓好这项工作。
3、在城市招工中,对已婚下乡青年双方采取了互相顶替的措施,妥善安置他们的生活与工作。
铁岭地区劳动局为了妥善安置已婚下乡青年生活与工作,对下乡青年与农村社员结婚的,根据已婚双方自愿,可采取已婚双方互相顶替的招工办法,将一方安排工作。但一方安排工作之后,另一方是下乡青年也不再享受知青待遇,取消其知青籍,不再安排工作,并履行手续,双方签字后予以办理招工手续。
地区劳动局为安置好已婚下乡青年工作,明文指示各单位与各部门,为已婚青年办理户口进城,子女进城落实城市户口手续,稳定下乡青年政治、经济、居住等各方面生活问题,真正体现了“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铁岭地区劳动局把党对下乡青年的关怀落到了实处,较好地完成了铁岭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安置工作,做到了下乡知识青年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党和国家满意,圆满地结束了铁岭地区知青工作。
三 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与安置和管理教育
(一)动员工作
1962年以来铁岭地区共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下乡知识青年233,938人,组织动员工作情况由易到难。
1962年—1970年铁岭地区接收沈阳市与本地区下乡知识青年81,481人。这些城镇下乡知识青年,都怀着对党与毛主席无比依赖与热爱之情,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自觉听从党的召唤,到各县农村公社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一阶段的知青上山下乡动员工作极为顺利,只要组织上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广大城镇青年就热烈地响应党的号召,自觉地走上山下乡道路,投身于农村三大革命的建设中去。
1971年以来,铁岭地区知青办为了进一步开展知青工作,按照中央与省的指示,城镇大专、中专招生、国营企事业招工、国防战线征兵一律在下乡知识青年中进行,所有城镇中学毕业生与不符合留城条件的待业青年,一律不能参加“两招一征”工作。这样,城镇知识青年除少数按现行政策留城外,绝大多数城镇知识青年只有按政府要求上山下乡,接受农村的再教育,然后才有资格升学、就业或入伍当兵。虽有少数知识青年与知青家长一时想不通,经过党和政府的动员与帮助,还是乐于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走上接受农村再教育的道路。这一阶段知青上山下乡动员工作虽有一定难度,但阻力还是不大的。
1974年以来,铁岭地区开始从城镇下乡知识青年中进行大批招生、招工、征兵工作,城乡之间的知青开始了对流。一些城镇中学毕业生为了留城工作,逃避下乡接受再教育,千方百计制造留城条件,下乡知识青年为了离开农村,也想方设法制造回城条件,在“两招一征”中的种种不正之风也形成了,给农村与城镇造成了思想混乱,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工作受到了一定阻碍。
正由于上述原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工作便产生了一定难度,使知识青年由自觉响应号召上山下乡,转变为被动地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甚至有少部分知识青年被迫于压力而上山下乡。全区各县在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后来采取了如下措施:
1、凡属城镇中学毕业生,离校前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自觉服从党与人民的需要,主动报名上山下乡,接受农村再教育。
2、给不主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家长办学习班,使知青家长端正态度,支持子女上山下乡,消除动员中阻力。
3、城镇中学生毕业前夕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层层动员,使单位包学生家长工作,学生家长包学生工作,学校做毕业生工作,把应下乡的知识青年动员下去。
4、对城镇下乡知识青年组织欢送与欢迎大会。大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用的舆论,为知青上山下乡动员工作鸣锣开路。1974年9月,地区各县都召开了欢送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欢送大会。各县城镇组织人民群众上万人,人民群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下乡知识青年挺立于各单位装饰的彩车上,向夹道欢送的亲人与人民群众告别,场面十分热烈。各县农村公社大队广大贫下中农与各级领导,也走出公社、村庄,敲锣打鼓,欢迎下乡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参加农业生产。
1976年8月15日,沈阳市14,000名下乡知识青年,乘专车抵达铁岭地区各县农村公社插队落户。当天沈阳市各部门领导与50万人民群众手持彩旗,敲锣打鼓拥向街头,热烈
欢送到铁岭地区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铁岭地区及各县领导,专程由铁赴沈迎接,地区各县与公社领导,带领农村广大贫下中农夹道欢迎。
铁岭地委非常重视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组织动员工作,在组织上做到了层层动员、层层落实,把动员工作做到了知青本人、学校、家庭与知青家长所在单位,把应下乡的知识青年按照党的要求送到各县农村接受再教育。
(二)安置工作
铁岭地区按中央与省的指示,根据现有财力与物力,妥善安置下乡青年的生活问题。
为了妥善安排下乡青年的生活,国家为铁岭地区下乡知识青年拨款达亿元之多,国家拨木材一万多立方米,水泥几万吨,玻璃近万箱。下乡知识青年人头费400—600元,用以安排下乡青年食宿与困难补贴。
铁岭地区各县,为安置下乡知识青年1970年以来共建知青用房35969间共建立青年点
3,036个,基本上满足了下乡青年的生活用房和农村已婚下乡知识青年的住房问题。在历年建房过程中,地区知青办配合各县知青办,购置建房原料,并精打细算安排建房基金与物资使用,使知青建房进度与质量得到了基本保证,适应了1970年以来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需要。
地区知青办与各县知青办按省规定的政策,在安置下乡知青办工作中采取了许多必要措施,使下乡青年在吃、用、住等诸方面基本上得到了保证。
1、按中央与省的规定,拨给下乡知识青年人头费每人500元,其中知青建房费与生活费各一半,并指示各县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作用,不准任何单位与个人占用与挪用。
2、下乡知识青年从下乡第二年秋收分配开始自食其力,同社员一样挣工分同工同酬。对分值特殊低的社队,下乡青年生活不能自给的由知青经费给予适当的补助。
3、为了保证下乡知识青年的主副食供应,知青下乡后第一年口粮由国家按定量标准供应,第二年新粮分配后再由社队负担口粮。下乡青年每人每年按600斤口粮量分配到青年点,由青年点统一保管使用。
4、为了解决下乡青年吃菜问题,社队分给下乡青年与社员一样多的园田地,由青年点统一筹划耕种。又规定了青年可以饲养家禽,用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5、各级知青办负责知青点的财产管理,房舍维修,联系购置过冬用燃料等工作,使下乡青年得到温饱。
(三)管理教育工作
铁岭地区知青办,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管理教育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地形成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知青教育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在下乡知识青年中树立典型并推广经验,促进知青工作的深入与发展。
在地区知青办领导下,各县知青办与各公社党委在知青工作中抓典型、树先进,开展层层评选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工作,组织下乡知识青年讲述他们在接受再教育中的先进经验与事迹,为广大下乡青年树立学习样板,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
1973年11月,铁岭地区知青办与地区团委联合召开了“铁岭地区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大会上许多下乡知识青年讲述了他们在再教育中做出的成绩与体会。
开原县黄旗寨公社下乡知识青年高晓天、邸春英等介绍了他们在农村挑重担,在农村三大革命中迅速成长的事迹。他们在农村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使全公社革命与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生产由过去亩产二、三百斤一跃而上了纲要,不仅摘掉了历年吃国家返销粮的帽子,而且还卖给国家200多万斤粮食。
2、农村社队选派贫下中农代表进驻青年点,对下乡青年进行再教育。
1972年以来,铁岭地区各县为下乡知识青年建设了集中生活与学习的青年点。地区知青办在各县推广了老贫农进点,对下乡青年进行再教育工作的经验,各农村公社推选了数以千计的贫下中农优秀代表进驻青年点,管理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与学习。贫下中农代表在青年点管理下乡青年的生活,向下乡青年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并给下乡青年讲三史(村史、家史、阶级斗争史)。
3,选派带队干部进驻青年点,加强对下乡青年的管理教育。
1974年5月以后,铁岭地区知青办按中央(1973)30号文件精神,决定向各县农村选派下乡知识青年带队干部,管理本部门、本单位下乡知识青年工作,在各级知青办统一领导下,协助农村社队做好对下乡知识青年的再教育工作。从1974年迄至1979年止,沈阳市与铁岭地区共选派下乡知识青年带队干部6,666人次,每年均有1,000多名带队干部,在全区广大农村参加下乡知识青年的管理教育工作。
广大带队干部,不仅完成了本单位、本部门下乡青年的管理教育工作,而且还沟通了本单位与农村公社、大队之间的关系,为共同管理好下乡青年工作起到了紧密地配合作用。
铁岭地委决定,为了加强带队干部在知青工作中的作用,带队干部参加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工作,各县公社都成立了带队干部工作办公室,负责带队干部工作。如铁岭地区色织厂,
1974年以来,先后派出10多名带队干部管理本单位下乡青年工作。这些带队干部,深入铁岭县镇西公社果子园东果、西果两个大队,协助社队管理下乡青年工作,使两个青年点下乡青年的生活、生产、学习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将青年点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带队干部也经常与青年促膝谈心,掌握本单位下乡青年的情况,与大队密切配合,认真解决下乡青年中发生的问题,回城后经常走访下乡青年家长、沟通情况,使下乡青年解除一切后顾之忧,受到了大队、公社与厂党委的表扬,受到了知识青年、青年家长的尊重,贫下中农也非常欢迎带队干部的工作。
铁岭地区下乡知识青年带队干部统计表
年   度
接收带队 干部人数
备      考
1974年
1,038
1、铁岭地区与沈阳市派带
队干部数没有细分,表中所
记为两地派出数的合计数。
2、带队干部,按规定每年
轮换一次。
1975年
1,244
1976年
499
1977年
1,872
1978年
1,  913
1979年
94
1980年
合  计
6,660
4、在“两招一征”工作中加强下乡知识青年的思想教育。
1971年以后,国家决定今后学校招生,企事业招工、国防上征兵,除按政策留城中学毕业生外,一律在下乡知识青年选拔。于是,每年都要从下乡知识青年中为大中专选招一批新生,为城镇企事业输送一大批工人,为国防战线挑选一部分合格新兵,并选拨一部分优秀下乡青年到各级领导岗位从事干部工作。
地区知青办、各县知青办,按照规定的方针政策,与招生、招工、征兵工作单位进行协商,制定“两招一征”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与进行方法。主要是通过在下乡知识青年中相互评选,贫下中农推荐、公社批准.再由用人单位决定的办法。
在下乡青年的“两招一征”工作中,通过下乡青年中的评选与推荐,在下乡青年中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继续留在农村的青年安心,扭转与刹住“两招一征”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稳定下乡知识青年队伍,端正下乡青年在“两招一征”中的态度,教育下乡青年安心农村、积极向上,认真接受再教育。
5、组织下乡知识青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与毛主席著作。
地区各级知青办,“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成果,不断提高下乡青年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广泛开展了有组织、有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活动,”在各县农村,大办知青五七政治夜校,辅导下乡青年学习马列与毛主席著作,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举办公社、县、地区三级下乡知识青年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主席著作理论讲用会。
1974年7月,铁岭地区知青办召开了“铁岭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习理论讲用会”。在这次大会上。许多下乡知识青年介绍了他们通过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深刻领悟了毛主席
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贫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深刻意义。下乡知识青年通过理论学习,坚定了坚持农村,接受贫下中贫再教育的决心。开原县黄旗寨公社谢家沟大队第6生产队队长、下乡青年高晓天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为下乡知识青年树立了榜样。他说:“经过6年的实践,我觉得只有坚持农村,用实际行动缩小三大差别,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才是知识青年的光明前途,我要用自己双手,奏一曲坚持乡村伟大胜利的凯歌。”
6、组织下乡知识青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在地区知青办领导下,各县知青办在农村知青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各县区青年点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以下乡青年为主体的文艺宣传队相继组成,活跃于广大农村。
没有编导人员,下乡青年就自编、自导、自演;没有俱乐部,下乡青年以田间地头、村屯院落当舞台,深受农村广大群众的欢迎。
1976年6月,铁岭地区知青办与地区文化局联合举办了“铁岭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首次文艺调演”,各县区把经过大队、公社、县会演筛选出的优秀文艺节目调出来到地区会演。在长达7天的会演中,下乡知识青年以文艺的武器,“大造了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坚持农村干革命的舆论”,地区各部门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地区知青办“为了推动全区下乡知识青年文娱活动的开展,宣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好形势,”从会演节目选出一批优秀的文艺节目,组成地区下乡知识青年文艺宣传队,到各县区进行汇报演出,进一步推动了下乡青年文娱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与下乡青年的文娱生活。
7、给下乡知识青年办理因病或家庭特殊困难回流城市手续。
在铁岭地区下乡知识青年中,由于多种原因,患得各种疾病的下乡青年与日俱增,不适合再留在农村社队。这些有病青年,经过国家医院检查认定,确系不适宜从事农业劳动者,经过县以上知青办核准,可以回流原来派遣下乡的城镇休养,并由各地劳动部门根据条件与可能安置适当的工作。1974年——1980年,铁岭地区各县为在我地区农村插队落户16,460名下乡青年办理了回流城市手续,成为城镇待业青年,并于1982年前由城市劳动管理部门安置了工作。
在铁岭地区下乡知识青年中,有一部分人家庭生活确属困难,如果不照顾他们回流,就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后果。1978年以来,铁岭地区各县知青办,本着对下乡青年“国家关心,
负责到底”的精神,为在全区插队落户的18,505名下乡知识青年办理了特殊困难,回流城市的手续,遣返原下乡城镇,于1981年以后由国家统一安置了工作。
四 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要作用
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全国形势发展—样,取得了很大成绩,正如1978年12月“中央全国知青工作会议”所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农村三大革命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觉悟,作出了贡献。”铁岭地区各县农村上山下乡的广大知识青年,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与毛主席著作,认真接受农村的再教育,坚持农业学大寨,把文化科学知识带到了农村,成为全区农业战线上一支有生力量,在建立辽北粮食基地中做出了成绩,在铁岭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了贡献。
(一) 形成了一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铁岭地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胸怀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在农村三大革命中冲锋在前,为创建辽北粮食基地起到了生力军作用。
他们在农业生产中不怕苦、不怕累,在农业学大寨中建功立业。法库县关屯大队知识青年创业队,在贫下中农带领下,大战风水山、治理北大沟,把乱树丛生的“红眼蛤蟆塘”变成了稻谷飘香的水田。开原县英城子大队知识青年创业队,怀着“自力更生创大业,艰苦奋斗炼红心”的壮志治山治水,改天换地,把“怪石漫山、葛藤丛生”的“罗圈背”改变成为水平梯田。
开原黄旗寨公社,地处七山二水一分田之处,山高沟深,土质脊薄,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比较落后,是国家多年吃返销粮的地区。1973年以来,公社党委派遣下乡知识青年李玉琦、邱春英等到后进生产队挑重担,推动了全公社农业学大寨运动,使全公社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产量由过去亩产二、三百斤,一跃而上了《纲要》,跨过了“黄河”,有的生产队跨过了“长江”,不仅摘掉了全公社多年吃返销粮的帽子,而且还卖给国家210多万斤商品粮,使农民由贫变富,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赞扬。
(二)在农业生产中是科学种田的尖兵
铁岭地区下乡知识青年,不仅在农业生产中艰苦创业,又是科学种田的尖兵。许多下乡青年,在农业生产中大搞科学实验,为全区粮食生产节节上升创造了条件。曾家寨大队下乡知识青年孙成喜等,敢于冲破农业生产中陈规旧俗的束缚,落实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开展科学种田活动。他们从外地换来一批杂交高粮种,种了一块试验田,秋后这块地亩产超千斤,使全队贫下中农开了眼界,提高了对科学种田的认识。在第二年农业生产中队里大力推广,大大提高了全队的粮食产量,受到贫下中农称赞。
昌图县金家公社万家大队下乡知识青年刘晓云,接受了生产队给他制作菌肥的任务,主动拿出自己唯一装衣物用的箱子做菌肥箱。经过他多次实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地制出了菌肥种,他又发动贫下中农,做出了13万斤菌肥,为当年全队亩产过黄河创造了条件,为粮食生产做出了贡献。
(三)促进了农村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提高
在铁岭地区各县农村下乡的知识青年,不仅在农业生产、科学实验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而且在文化教育与卫生事业中,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使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缩小城乡差别做出了成绩。
知识青年到铁岭地区广大农村插队落户,给全区农民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促进了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师资来源。据1975年统计,在铁岭地区各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987人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下乡知识青年在全区不但解决了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也为提高广大贫下中农文化素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铁岭地区广大农村办起了农民五七夜校,广大农民白天劳动,晚上参加夜校学习。一部分下乡知识青年在农村结婚并安家落户,也为城乡之间文化生活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乡村生活城市化的倾向也愈演愈浓,城乡之间文化物质生活的距离也逐渐缩小了。
铁岭地区广大农村,在60年代中仍处于缺医少药状态,广大贫下中农就医问题仍比较严重,农民有病经常要往返几十里到集镇医院就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来,农村中出现了赤脚医生,为广大农民就医看病敞开了方便之门。铁岭地区各县有几百名下乡青年当了赤脚医生,为农民看病治病,送医送药,救死扶伤,为农村的医疗事业开创了新路。
开原县杨木林子公社赤脚医生、下乡知识青年贾永才,为了办好合作医疗,亲自采药,踏遍了方园几十里内的每个山头,自制出丸散膏丹70余种。为了找准药的用量,找准针灸
穴位,他总是先吃第一剂,先扎第一针,试准后再给病人应用。一次接产,接生后婴儿发生窒息,在没有吸痰器的情况下,他亲自用嘴把小孩口腔中的羊水和粘液吸出来,使婴儿转危为安。
几百名下乡知识青年,在农村充当赤脚医生,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不仅使农村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为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作用,做出了贡献。
(四)积极占领农村社会主义文艺阵地,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铁岭地区下乡知识青年组成了数以千计的文艺演出队。知青文艺演出队,在农村中积极占领文艺宣传阵地,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知青文艺演出队以文艺为武器,使文艺成为抓革命、促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武器。
知青文艺宣传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新颖、活泼。演出形式有歌曲、独唱、合唱、二重唱、小合唱;有二人转、单出头、数来宝、小歌剧、小话剧等多种多样的文艺节目。这些文艺节目的共同特点是热情歌颂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表现了一代新人的建设风貌,以丰富的内容表现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广大下乡知识青年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坚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不但构思新颖,而且富有生活气息。知青文艺演出队,以生动的形象,反映了知识青年在农村三大革命斗争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过程中的思想实际,反映了知识青年在农业学大寨中,以大无畏精神挑重担的英雄事迹。知青文艺宣传队,在每次演出时不仅表演认真,而且情绪饱满,富有感染观众的魅力,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活跃了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
由于知青文艺队演出方式灵活轻便,而且又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又适合于广大农民业余爱好,颇受贫下中农欢迎,农民高兴地称赞说:“下乡知识青年既是文艺尖兵,又是生产闯将!”
(五)在农村提高了觉悟,增长了才干,经受了锻炼
铁岭地区各县下乡的知识青年,在农村三大革命斗争中经过艰苦的锻炼,提高了觉悟,增长了才干,成为后来国家建设中的骨干力量。一大批下乡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青团,有的被提拔为国家干部,有的被输送到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
据初步统计,全地区下乡知识青年中有4,351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50,244人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340名优秀下乡青年被提拔到政府各部门领导岗位。据1975年地区知青办统计,在铁岭地区的下乡知识青年中,有4人被提拔到县、区以上领导班子工作;有71人结合到公社领导班子;有691人结合到大队领导班子;有3,393人担任生产队队长。
在铁岭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下乡知识青年成为农业战线上各方面的骨干力量。据1975年统计,在铁岭地区广大农村担任各种职务的下乡青年就有17,388人。其中担任大小生产队会计工作的1,099人;担任中小学民办教师的987人;担任各大队赤脚医生的247人;担任拖拉机手的有326人;担任大队公安助理、保管员、放映员、广播员等工作的
3,716人。在整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过程中进入大小队领导班子的下乡青年约有2万人以上。根据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铁岭地区各县从下乡知识青年中为国家输送大中专新生7,767人;为国家各条战线选招新生力量117,151人;为国防建设征兵员5,711人。这些下乡知青都经过农村三大革命的锻炼与考验,都为全区农村建设献过力量,许多人已成为当前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是“统筹兼顾”的方针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城乡劳动力的安排缺乏整体规划,知青中的不少实际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安置人数过多的地方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自1968年以来铁岭地区接收了本地区与沈阳市下乡知识青年总计233,938人,使各县农村劳力已超越了饱合状态,如再继续增加下乡知识青年,全区许多农村已承受不住这么重的负担。让大量知识青年长期扎根农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与贫下中农一起分配劳动成果,这样势必与农民利益发生矛盾,农民是不会欢迎的。
由于大批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形成了城乡劳力对流的状态,使劳动力控制失调,城市企业事业单位急需的临时用工,只好从农村调剂。形成了一方面城镇知青大量上山下乡,一方面又从农村借调大量劳动力进城参加各项事业建设工作。
1971年以来,城镇知识青年只有按要求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之后,才能回城从事各项工作,形成了中学毕业——下乡接受再教育——回城升学、就业、当兵或从事其他工作,知青在上山下乡与回城的矛盾中前进。而国家又不可能一下子抽回大批下乡青年,只好采取逐步选调之法。城市急需临时劳力,为了不冲击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只好由农村中闲散劳动力补充了。这样就形成了城乡之间劳动力长期混岗的局面,使国家劳动力使用上控制失调,缺乏“统筹解决”的措施,给知青上山下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与麻烦。
按国家规定,铁岭地区1971年以来城镇企事业招工、学校招生、国家征兵一律在下乡知识青年中进行,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私自在知青中进行“两招一征”工作。但是,有些少数的国家干部与农村基层干部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利用职权,采取种种非法手段,刮起了一股“走后门”的歪风,破坏了党的政策,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在“两招一征”中,有的干部依仗职权之便,把自己子女或亲属的孩子选招回城;有的增加招收指标,特殊照顾,把自己子女或亲友子女选调回城安排工作;有的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将自己或亲属子女选招上来;有的换队转点,曲线将子女安排回城;还有的以物易人,以人带人,“空中飞人”,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铁岭地区建筑公司1972年招收职工介绍信中,有418人不合乎招工手续,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拉关系“走后门”来的。群众反映“权大者有人安排,权小者托人自己安排,无权者无法安排”。也有的人说:“一等人送上门、二等人人托人、三等人没有门。”
在农村社队中,有一些基层干部利用下乡知识青年与家长盼望回城的心理,乘机受贿收礼,敲诈勒索。受贿的物品是吃、穿、花、用应有尽有。不仅有各种烟酒糖茶,而且有大米、白面、毛衣、皮袄、衣料等。大件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可谓品种齐全。
西丰县房木公社普安大队党总支书记李方印,除奸污女青年外,还勒索衣物鞋帽等40多种物品,价值200多元。他到沈阳一次家访吃了17家,有一家母女二人,靠社会救济生
活,也不得不拿出10元钱请李书记喝酒,临走还拿了一包果子,就这样他还说:“就属这家吃的最差。”许多地方流传着这样的话;“要进步得拿物,要入团得拿钱。”下乡青年们说:“过去看不惯,现在照着办,要想早回城,学会溜须转”。
同时,下乡到收入低社队的知识青年,生活困难长期难以解决;知识青年的婚恋问题亦难于解决;少数不法分子迫害下乡知识青年也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成为历史,全国1,75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涉及千家万户,对于缓解城镇知识青年就业问题、沟通城乡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了很大作用。今天,我们将铁岭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加以追记,无疑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历年铁岭地区知青上山下乡情况表
年    度
接收知青总数
沈阳下乡青年
本地区下乡青年
1962—1964年
1,084
1965年
1,549
740
809
1966年
2,630
1,367
1,263
1967年
1968年
72,970
36,409
36,561
1969年
18,942
13,942
5,000
1970年
3,263
1,573
1,690
1971年
3,051
683
2,332
1972年
4,743
1,573
3,170
1973年
5,679
1,906
3,771
1974年
34,084
25,672
8,412
1975年
26,806
18,200
8,606
1976年
27,614
14,000
13,614
1977年
26,458
18,000
8,458
1978年
2,569
1979年
1,  491
1980年
18
总  计
233,938人
铁岭地区下乡青年与青年住房建设情况统计表
年    度
年底实有
知青数
年底实有
青年点数
年底实有
房间数
1974年
74,280
3,036
18,462
1975年
82,943
2,945
26,451.  5
1976年
100,032
2,822
30,437.  5
1977年
125,611
2,847
34,130
1978年
100,391
2,820
35,969
1979年
38,  930
2,036
33,036
1980年
10,  968
7
7,022
注:1979年以后,按中央与省指示,“逐步缩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范围,城市广开门路安置下乡青年,”青年点逐步撤销。1980年底仅有7个青年点,青年住房大部折价处理,仅余房7,022间。
铁岭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招生、招工、征兵情况统计表
年    度
招    生
招    工
征    兵
1973年以前
3,654
25,210
5,  711
1974年
1,486
8,887
534
1975年
428
13,781
56
1976年
332
12,007
1,248
1977年
155
2,320
381
1978年
933
7,880
1,525
1979年
667
33,385
780
1980年
121
14,423
99
合    计
7,  767
117,893
9,794
铁岭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人党、人团、提干情况统计表
年    度
发展党员
发展团员
提    干
1973年以前
1,341
18,803
239
1974年
487
6,628
63
1975年
801
7,888
16
1976年
1,117
7,336
1977年
334
5,348
8
1978年
201
3,531
8
1979年
52
545
6
1980年
18
109
合    计
4,351
50,244
340
铁岭地区下乡知识青年因病与家庭特殊困难回流城市情况表
年    度
因病回流城市下乡青年数
因家庭特困
回流城市数
1973年以前
2,152

1974年
351

1975年
465

1976年
319

1977年
344

1978年
5,442
1,149
1979年
6,562
6,024
1980年
827
11,332
合    计
16,460
18,505
铁岭地区历年发生迫害下乡知识青年案件处理情况表
年    度
案件发生数
处  理  数
1973年以前
509
233
1974年
28
24
1975年
67
51
1976年
67
53
1977年
42
3l
1978年
34
24
1979年
59
57
1980年
2

合计
808件
473件
铁岭地区技工学校招生、毕业、在校生情况表
年    度
招生数
毕业数
在校生数
技校数
1980年
432
193
532
10
1981年
1,292
100
1,703
12
1982年
560
358
1,268
12
1983年
385
532
1,121
10
1984年
936
666
2,017
13
铁岭地区城镇待业青年与下乡青年安置去向情况表
项目
数字
年度

全   民
县公社大集体
全民
劳动服
务公司
街 道
招工
补员
招工
补员
办集体
办集体
办集体
1979年
50,474
6,592
3,900
30,562
2,700
1,860
1980年
32,717
2,588
6,519
10,461
1,940
936
1981年
30,396
7,429
l,754
16,374
735
427
196
756
1982年
17,276
323
1,679
10,035
293
150
210
1,117
1983年
17,156
1,781
2,923
5,436
441
210
570
1,417
1984年
15,121
2,772
470
4,927
146
5,480
1,968
114
注:对下乡知识青年的安置就业截止于1984年,1979--1984年共安置城镇待业青年与下乡青年163,40人,对下乡青年的安置数约占50%左右,约8万人左右。
1979年还 临时安置下乡青年4,500人。
≈≈≈≈≈≈≈≈≈≈≈≈≈≈☆≈≈≈≈≈≈≈≈≈≈≈≈≈≈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copyright©2003-2008 all rights reserved铁岭文史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