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市场八月崩溃?(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3:22:31

国际金融市场八月崩溃?(上)
荣跃

本文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来源于7月出版的《毁灭与颠覆》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13597.html   
  导语:索罗斯说最大的风险是不确定。然而,市场最大的误区在于,参与者想当然地认为,至少当前市场的风险是确定的。至少三季度市场无大风险。基本面派,以中美二季度GDP数据为依据,认为经济复苏已初步确定,三季度数据确认经济复苏拐点成立已无大悬念,这意味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反弹变为反转就有了基本面的基础。殊不知,恰恰是经济复苏将终结这轮流动性主导的行情。与之对应的是,市场派虽然承认,经济复苏、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调整将终结这轮流动性主导的行情,但这一政策调整时间最早不会早于10月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前。因此,至少三季度市场无大风险。殊不知,三季度市场风险最大,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崩溃最大可能是8月。因为决定市场流动性泛滥与枯竭轮回的不是央行的政策,而是美元指数。  
  2001-2008年3月美元指数下跌40%,造就国际金融市场的超级大牛市。2008年8-10月美元指数反弹30%是国际金融市场10月崩溃的重要推动力。2009年上演的将是上述7年繁荣—崩溃的浓缩版。  
国际金融市场崩溃倒计时之一:美元反弹将毁灭一切?  
  导语:以罗杰斯的美元崩溃论与海外投行唱空美元,使得正处于8个月新低的美元命悬一线。殊不知美元8月启动新一轮反弹,符合美国的战略战术目标。外汇专家称美元日常波动由外汇市场决定,美元长期趋势符合美国的利益。  
  8月3日 道指再创新高,CRB指数大涨近3%,伦敦三月铜重返6000美元大关/吨、国际石油再次站上70美元/,国际金融市场沉醉在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之中。与此同时,用于追踪美元兑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瑞典克朗及瑞士法郎六种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跌破78关口,创半年新低。  
  美元指数日线周线月线的短中长期均线在80汇集面临突破的抉择。尽管从技术指标上,美元指数及国际石油都处于上下两难。但是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美元指数第三季度大幅反弹带有必然性,尤其是8月份出现大幅反弹的概率很高。  
  7月31日 媒体公布了一条消息,美国财政部第三季度新国债发行的规模将比第二季度增加30%,达到4000多亿美元。下周美国财政部发行新国债750亿美元。而前7月下旬,美国的420亿国债刚刚出现发行遇阻的情况。这750亿美元新国债乃至三季度4000多亿美元新国债能发出去吗?刚刚结束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方再次要求美国保护中国在美资产的安全,当然这主要是指中国持有的约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资产安全。今年在欧洲,日本纷纷减少美国国债认购量的情况下,中国几乎是唯一持续增加美国国债购买的大经济体。因此,为了第三季度美国新国债的顺利发行,为了中国这个美国新国债头号买家放心购买,美元指数第三季度的反弹是不容置疑的。这是美元反弹的战术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指数8月大幅反弹不仅带有必然性,而且将进入中长期反弹周期。美元指数在经历了2001年-2008年连续7年、从121-70跌幅40%的超长期下跌之后,从08年8月开始进入中长期反弹周期,索罗斯从历史上美元指数超长期下跌之后反弹的规律,预测这次美元指数反弹至少应持续2-3年,而这与奥巴马上台将奉行民主党一贯的强势美元政策不谋而合。这是美元反弹的战略要求。而与美元中长期反弹对应的后果是两个,一个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下跌,一个是非美货币的下跌,而大宗商品与非美货币(日元除外)的下跌都将引起全球股市及金融市场的调整。  
  美元指数这种持续弱势和小幅创半年来新低的走势,使人联想到一年前的2008年7月,当时美元指数也是反复考验70-71的支撑,并在创下一个多月的新低之后,开始大幅反弹。美元指数近期可能正在制造绝地反击前的空头陷阱。  
国际金融市场崩溃倒计时之二:经济复苏的双重陷阱---:  
  导语:2009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盛宴随时可被经济复苏导致的流动性收紧而终结。而市场迎来的所谓经济复苏带有巨大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对于中美及新兴市场是复苏的可持续问题,对于欧洲则是何时复苏问题。  
  导致7.31美元指数下挫和国际金融市场上涨的理由被归结为美国商务部当天公布报告称,第二季度美国GDP年率下滑1%,第一季度为年率下滑6.4%,远远强于市场的预期,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更加明确。鉴于去年二季度美国GDP同比上涨3%,在这样一个相对高的同比基数上今年二季度仅下降0.1%。那么考虑到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美国的GDP同比分别下降0.1和5.6%,同比基数相对较低,那么,美国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GDP的同比正增长,基本没有悬念。  
  问题是,国际金融市场目前随美国经济复苏而上涨,但其后随美国经济复苏而下跌。目前美元走势与美国经济呈负相关,但其后呈正相关,这就是经济复苏的第一个陷阱。  
  外汇专家的解释是汇市受风险情绪主导——也就是经济好转、风险偏好增加,带动股市上涨,导致美元下跌。但这是危机中的逻辑。四季度上述逻辑就可能被打破,美元将回归基本面,即美国经济好转将会提振美元。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回暖,意味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进入倒计时,伯南克可以采取口头干预等方式给市场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信号,只要收紧政策的预期产生,美元就会受到支持。  
  尽管今年的国际金融市场行情,既包括对去年大幅下跌的技术性反弹因素,也包括对美国和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但是,最重要的动力是各国央行释放巨额流动性救市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旦经济复苏前景确认,各国央行就会采取相对紧缩的流动性政策,这样就会动摇本轮行情的根本基础。  
  而反过来呢,美元指数三月份以来的下跌,也与美联储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而美联储一旦放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会使美元指数走强。可见,经济复苏对国际金融市场是利空,而对美元是利好。反过来,如果经济复苏的前景最终夭折,各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走势,对美元也是利好。届时,避险资金会大举买入美元。  
  从上述两个方面看,国际金融市场的多头已经到了步入最后的晚餐的时刻。摆在前面的,无论经济复苏与否,都是美元的上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大调整。  
  国际金融市场沉醉在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之中。然而,这种乐观预期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首先,市场的疯狂上涨,已经严重透支经济复苏预期的水平。以A股指数为例,中国的二季度GDP7.9尚未恢复到去年三季度GDP9%的水平,而A股的指数已经达到了对应去年二季度GDP10%的指数水平。CRB指数也逼近去年上半年水平。然而,海内外投行一致预期,中国的三季度、四季度GDP,也不过就是9%。当然,金融市场的上涨都是对未来的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一旦这一预期落空会对市场带来巨大打击。  
  近期支撑市场的主要是中国和美国二季度GDP的数据令人乐观,但是,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复苏仍有待于观察。此次全球经济衰退是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与传统型周期性经济危机迥然不同,后者只要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就可缓解,而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则可能使央行掉入流动性陷阱,使剌激经济复苏的宽松货币政策,最终失败。  
  至于中美的经济复苏,有各自特殊的原因,中国采用了宽松流动性(上半年7万亿信贷增量相当于往年信贷增量的两倍)和4万亿政府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来强行启动经济复苏,这一史无前例的信贷、投资力度不可持续,二季度房地产量价双井喷对GDP从一季度6.1,反弹至二季度7.9贡献巨大,而房价飙升至2007年历史最高水平以及二套房信贷收紧,使得房地产对GDP的拉动力度不可持续。中国经济保八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中国可能出现经济复苏后引发的流动性紧缩与经济复苏未来前景不明双重打击。  
  美国的经济率先复苏,除了动用12万亿美元救市以外,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06年次贷危机以来第一次环比上涨,同时道琼斯指数3月以来大幅上涨近50%,这两大财富效应支撑了美国的消费信心,使得房地产股市财富缩水带来的信贷消费萎缩大大缓解,信贷消费占消费50%,消费占GDP80%,因此只要道琼斯指数维持10000点上下强势震荡,美国的经济率先复苏就没有悬念。但各国所面临的是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与传统型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双重危机,而这一危机的缓解,需要等待信贷市场解冻,美国这个最大的消费市场复苏以后才可能实现。因此各国经济复苏带有滞后性与不确定性。届时,各国可能出现受美国经济率先复苏引发的流动性紧缩与各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双重打击。 
  国际金融市场8月崩溃这一判断能否成立,从技术上也可以找到相应的证据。尽管,从金融市场的相关品种来看其到底是大B浪反弹还是新一轮牛市,都可以找到相关的证据。但是从美元指数的走势,可以明显看到,美元指数近期的破位,下探74.47,这一八个月低点,是空头陷阱。以MACD这一趋势指标进行观察,在创这一低点时,日线以下的MACD短线及超短线指标,绝大多数显示是背离的,不承认向下突破的有效性。而周线MACD虽然在下探,但已接近历史低位,而月线MACD则刚刚回到多空临界区。从这些指标来看,美元指数的回落已走到尽头,而强势反弹呼之在即。而这一强势反弹一旦出现,将决定国际金融市场进入中级调整的趋势。从相关品种来看,原油以及大宗商品CRB指数,有双头迹象。而股市走势虽创新高,也将进入构筑头部阶段。这里特别应当注意的是,A股可能是第一个开始构筑头部的,因为它是最先进入强势反弹的,而道琼斯指数可能最后一个形成头部,因为它是最后一个开始反弹的。
  本系列谈《国际金融市场崩溃倒计时》这一预言能否成立,技术依据不可忽视。尽管,从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品种走势来看其到底是大B浪反弹 还是新一轮牛市,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技术依据。但是考虑到美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其他品种的走势的决定性作用,可以明显看到,美元指数近 期的破位,下探77.43,这一八个月低点,是空头陷阱。以MACD这一趋势指标进行观察,在创这一77.43低点时,日线以下的MACD短线及超短线 分时指标,绝大多数显示是背离的,不承认向下突破的有效性。而周线MACD虽然在不断下探,但已接近2008年3月创70.68这一7年低点时的历史 低位,周线MACD已无下跌空间,而月线MACD则刚刚从强势区回到多空临界区。季线MACD并未改变2001年美元指数7年下跌后第一次金叉的长期反转趋势,美元指数季线MACD上次金叉出现在1996年,其强势反弹持续五年,反弹幅度达50%。因此,美元指数此次在2009年一季度金叉后反弹持续时间与幅度,不可忽视。从这些指标来看,美元指数的从2008年8月开始的强势反弹经历八个月第一浪上涨,长达五个月的第二浪的回落已走到尽头,而强势反弹第三浪呼之在即。鉴于第一浪上涨引发2008年10月国际金融市场崩溃,道指见6470的12年低点,因此强势反弹第三浪一旦出现,将导致2009国际金融市场进入中级调整的趋势。
  从相关品种来看,原油以及大宗商品CRB指数,有双头迹象。而股市走势虽创新高,也将进入构筑头部阶段。这里特别应当注意的是,A股可能是第一个开始构筑头部的,因为它是最先进入强势反弹的,而道琼斯指数可能最后一个形成头部,因为它是最后一个开始反弹的。
国际金融市场崩溃倒计时之三:谁来吹响集结号
  导语: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的超级行情的最大风险是,市场不知道这轮行情何时见顶,不知道谁来吹响多头撤退的集结号?
  吹响多头撤退的集结号既不是掌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收紧的各国央行,也不是掌握经济复苏准确数据及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发布权的各国政府,而是索罗斯所说的市场趋势的自我衰竭。
  历史经验表明,金融市场总要打提前的。通常在改变市场趋势的数据和政策出台之前,市场的趋势已经见顶,就像本轮行情的启动是在经济数据最糟的一季度,以经济复苏的预期为题材启动一样。那么,是什么导致市场趋势的逆转?是市场对经济复苏及相关政策调整的预期。用索罗斯的话来说。市场原有趋势从自我形成、自我强化到自我衰竭的过程就是趋势演变的全过程。
  吹响集结号既不是掌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收紧的各国央行,也不是掌握经济复苏准确数据及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发布权的各国政府。否则多头至少三季度无忧。因为即使中美经济复苏的三季度准确数据要等到10月份才公布,对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至少要等到10月份才开始。三季度的金融市场岂不是白捡钱的地方?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市场完全可以在经济复苏数据之前就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把它比较准确的测算出来,比如说美国7月31日公布的二季度GDP是-1,而市场预期的是-1.5,二者的功相差无几。流动性泛滥主导的趋势的自我衰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动性指标(日成交频、新增股票基金周开户数)见中长期顶部。市场原有趋势自我衰竭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志,是美元指数和日元汇率二者至少有一个的趋势出现阶段性反转。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4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周(07.27-07.31)新增股票账户数增至700,617户,创下该数字自2008年1月第一个交易周以来新高;目前A股周开户数量与2007年4月、11月及12月平均水平持平。上周新增基金开户数自2008年2月以来的历史新高。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1月至今,A股市场的新增开户数峰值出现在2007年6月,周开户数超过155.76万,为目前开户数的两倍多。目前A股周开户数量与2007年4月、11月及12月平均水平持平。同时,基金账户周新增开户数虽然反弹明显,但距离2007年8月底该数字历史最高点145.28万户仍有较大距离,仅恢复到2008年一季度水平。值得关注的是,上周(07.27-07.31)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增加到2,626.11万户,与此前一周期末持仓A股账户数4,903.27万户,是中证登公司自2008年初公布该数字以来的最高。
国际金融市场崩溃倒计时之四---谁为金融市场崩溃买单?
  导语:谁为2009年金融市场崩溃买单?无非是两类人,一类是相信牛市来临的人,可归为基本面派,一类是想把反弹最后利润拿到手的人,可归为市场派。
  索罗斯说最大的风险是不确定。然而,市场最大的误区在于市场的风险是确定的。基本面派想当然地认为牛市来临,大涨小跌,风险可控,可长期持股。基本面派,以中美二季度GDP数据为依据,认为经济复苏已初步确定,三季度数据确认经济复苏拐点成立已无大悬念,这意味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反弹变为反转就有了基本面的基础。殊不知,恰恰是经济复苏将终结这轮流动性主导的行情。与之对应的是,市场派虽然不相信是牛市,市场派也承认经济复苏、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调整将终结这轮流动性主导的行情,但却认为这一政策调整时间最早不会早于10月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前。因此,至少三季度市场无大风险。至少当前市场的风险是确定的。殊不知,三季度市场风险最大。因为决定全球流动性泛滥与枯竭轮回的不是央行的政策,而是美元指数的涨跌轮回。美元指数近期可能正在制造绝地反击前的空头陷阱。可以预期,8月美元指数的大反弹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