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聚焦 拍摄朝鲜电影的政治用途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9:03:32
电影在朝鲜文化和历史中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地位。尽管朝鲜电影是这个封闭社会对外打开的一个窗口,但却莫名其妙地受到忽视。美国几乎从来不放映朝鲜电影,国际电影节上鲜有它们的身影,关于它们的影评也少之又少。
但这种情况也许很快就会改变。一家法国公司刚刚购买了朝鲜电影《女学生日记》的放映权。据说有800万朝鲜人观看了这部电影,超过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学者们开始大量观看朝鲜电影,从中探寻该国电影业的运作模式。《梦中的同志们》等纪录片和最新的影片《越过界线》正在吸引世界电影界的眼球。
电影的政治用途
谈到朝鲜电影,大多数人很难想得起哪怕一部电影的名字。但几乎所有关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文章都会提到,他是影迷,影片收藏量堪称世界之最。事实上,金正日就是从电影世界中起家的。这位“亲爱的领导人”崛起为政治领袖的过程,与他的电影生涯密不可分。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朝鲜戏剧和电影专家金锡永(音)说:“金正日利用影片证明自己是父亲金日成精神财富的合法守护者。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金正日用电影证明自己是合法继承人。”
在朝鲜,金正日并非认识到电影政治用途的第一人。二战结束后,朝鲜严重依赖苏联援助。革命的早期,在电影技术上领先的苏联也同样提供了这方面的帮助。但从一开始朝鲜就显示了独立性,没有模仿苏联模式。它开创了独特的电影风格,植根于戏剧性的感情主义、对朝鲜乡村和农民生活的深情眷恋、以金日成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政治。
要把苏联的共产主义同朝鲜的民族主义揉合起来,再融入对金日成的个人崇拜,电影成了理想的媒介。
向国外寻求帮助
金正日通过参与《血海》和《卖花姑娘》等影片的制作,为朝鲜电影摄制打上了自己的印章。这些影片由金日成时期的革命戏剧改编而来。电影中的形象成了偶像,就像《圣经》场景经常成为经典油画作品的题材一样。
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建立起忠于金日成的印象之后,金正日意识到朝鲜电影走入了死胡同。当时他已经收藏了非常多的世界影片,知道国际电影和朝鲜电影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加大。为了弥补这一差距,金正日开始向国外寻求帮助。
20世纪80年代末,保加利亚最热门的电影之一是朝鲜电影《神笛少侠洪吉童》。这是一部讲述朝鲜“罗宾汉”的经典故事片,让苏联集团领略了香港式的打斗动作。
借鉴香港功夫片只是朝鲜电影行业复兴的办法之一。朝鲜爱情片也带有革命色彩而不是小资类型,例如《城里姑娘嫁到农村》。
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朝鲜经济陷入了停滞。耐人寻味的是,金正日认为朝鲜电影业在这一时期也陷入了停滞。政府和电影都描绘了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然而人们一定注意到现实却顽固地驻足不前。在朝鲜,人们一直没有其他的娱乐途径,这种情况直到最近才有所改观。
尝试打入国际市场
朝鲜政府声称自己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行业、但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在捷克斯洛伐克一次国际电影节上遭到惨败之后,朝鲜一直对于电影海外宣传不甚热衷。
但平壤从1987年开始主办了自己的国际电影节并允许人们参观它的摄影棚。
最近,朝鲜政府允许外国导演到境内拍摄电影。凭借《女学生日记》,朝鲜电影业将再次尝试打入国际市场。
无论这部电影能否凭借其精彩的情节和优美的摄影吸引国际观众,它将成为正在进步的朝鲜社会的一份重要记录。它还显示出政府想要向人民树立什么样的模范行为。金锡永说:“在未来25到50年里,我们可能还只能想象朝鲜是什么样子。我们应该本着理解和包容的目的去看朝鲜电影,从中窥视朝鲜的风貌,不应该把它看作单纯的宣传工具。”(作者:约翰·费弗)
www.singtao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