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塌楼事件追踪:开发商转制黑洞遭曝光(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7-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19:38
上海塌楼事件追踪:开发商转制黑洞遭曝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07-10 08:34:39  作者:孙小林

  

梅都转制回放:一个小圈子里的内部人转制

随着“莲花河畔景苑倾覆”事故调查的深入,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当年的转制黑洞,也进入调查小组的视野。

记者获悉,调查小组已经找了讯豪、梅都现员工和前员工进行过相关询问。

7月8日,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梅都改制应该是“小圈子”改制,而且改制过程中梅都的净资产经过了两重折扣处理。

此前7月6日,上海市市长韩正特别强调,要对莲花河畔这一建设项目,从土地供应到工程监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审查,一查到底。

第一重处理:折扣25%

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以“资产置换”实施改制的,改制后从原来的梅陇镇集体资产变成自然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为表述方便,集体资产时的梅都以下简称“老梅都”,转制后的民企梅都以下简称“新梅都”)。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9月30日,老梅都经评估确认的企业净资产为22241836.91元,产权归闵行区梅陇镇征地服务所和上海讯豪置业有限公司所有。其中:闵行区梅陇镇征地服务所占80%,上海讯豪置业有限公司占20%。

但在老梅都改制过程中,净资产却经过双重“处理”。

第一重处理时,梅陇镇镇政府对坐落在淀浦河边上绿梅公寓北栋9449.16平方米的房屋(评估值为14038333.54元)折扣25%,折扣值为3509583.38元(14038333.54×25%)。

记者也在闵府(2001)03号名为《关于同意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改制的批复》文件里找到相关文字,证实确有25%折扣。

打折25%,是当时梅陇镇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和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商的结果。

本报获知,之所以打折可能是因为梅都公司开发的绿梅公寓北幢位于淀浦河规划的50米绿化带内,面临拆除损失的风险。“离河最近处有35米,最远处45米,存在拆除损失的风险。”当地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前政府工作人员说。

不过,一份2000年10月30日由上海东安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关于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显示,“该公司的绿梅公寓项目因委托方未能提供充分有效的产权依据,根据委托方要求,该项目的建筑面积按施工图纸暂定,且按账面值暂估入账,计入存货评估结论。”

“为什么不能提供产权依据呢,既然这样怎么还能转让呢,为何还要折扣25%转制给阙敬德他们呢?”知情人士疑惑地问。

第二重处理:一次性付款优惠15%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梅都集体产权在向内部人置换时,又经过了一轮“处理”。

这第二重“处理”体现为,“根据当时的相关协议,按全额置换一次性付款优惠15%计,2809838.03元【(22241836.91-35095383.38)×15%】”,一下子为阙敬德等人节省了高达280万元的支出。

前述知情人士认为,“阙敬德原为农民,当兵后进入征地服务所,再后来进入讯豪,而且讯豪当时是集体企业,即使优惠15%,阙敬德也没有那么多钱。”

记者查询当年的工商登记资料,却意外发现,梅都在2002到2006年期间,竟然没有向银行借过一分钱。

但上述上海闵市闵行区一名前政府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优惠15%的决定有可能是根据闵委发(1999)21号《中共闵行区委、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整体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来的。

根据老梅都转制合同,该次转制,出让方为梅陇镇人民征地服务所和上海讯豪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均为阙敬德;受让方则是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志琴。在受让方公司里,阙敬德在其中占有15%股份,张志琴为64.375%。

工商资料也显示,在2000年11月5日之前,梅都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阙敬德;11月5日之后,转制后的新梅都公司董事长换成了张志琴,阙敬德则换成董事身份。

如前所述,老梅都是由上海讯豪和上海梅陇镇征地所出资于1995年建立的,法定代表人为阙敬德。

而讯豪置业有限公司是由梅陇征地服务所和上海梅陇实业总公司出资于1996年成立的,企业法人也是阙敬德,董事长亦是阙敬德,副董事长是张志勤(也即后来新梅都的法定代表人)。据悉,张志琴在讯豪置业的董事身份一直到了2006年《讯豪股东会决议》才被免去。

梅陇镇当地村民介绍,张志勤就是张志琴,“他读书时用的是张志勤,工作初期也是用这个的。”记者对比张志勤和张志琴的身份证号,证明着两个人实乃一个人。

“他们在征地服务所、讯豪和梅都之间转来转去,看上去是自己人在搞改制。”上述知情人士说,“张志勤和阙敬德是战友,后来一起进入微型轴承厂,后来又都进了征地服务所。”

也正是在梅都改制不久之后的2002年,“(检察机关)对原梅陇征地服务所所长阙敬德以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追缴赃款赃物及挽回经济损失1327万余元”。但记者向梅陇镇政府求证阙敬德在什么地方玩忽职守时,对方并没有给与答复。

梅陇镇地产圈子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上海梅陇镇地产界,形成了一个以阙敬德等开发商、施工方、物业、政府背景人士构成的赚钱圈子,把持了梅陇镇的房地产市场。

梅陇镇一名当地人士给本报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在当地,开发商邀标的企业“绕来绕去就那几家”。

根据材料显示,在2004年到2009年梅陇镇和闵行区的多次邀请招标中,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欣”)被邀请的次数很多。

梅陇镇类似众欣的建筑企业不在少数,为什么众欣经常都是邀标对象?

原来此间不为外界所知的是,根据《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股东会协议》显示,众欣法人代表是张耀杰,但出资时系由讯豪公司代为交付。

事实上,阙敬德既担任讯豪的董事长,又担任征地服务所所长(其梅陇镇征地所所长的职务直到2008年7月才被免去),同时又是梅都的股东,其和张志琴、张耀杰等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梅陇镇“小圈子”。

“平时他们常常在一起吃饭。”上述当地人士说,众欣负责人和梅都负责人之间非常熟悉。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在梅都的股东中,股东分别来自于梅陇镇土地管理所、讯豪置业、闵行农业综合执法队等诸多单位,而梅都、讯豪、众欣又存在较为复杂的交叉持股现象。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众欣股东为上海梅陇实业总公司和上海众欣发展有限公司,而前者亦是讯豪置业有限公司的股东。张耀杰在新梅都公司出资10万,拥有0.125%的股份。

而“莲花河畔景苑”的物业方为上海讯梅物业有限公司,其负责人徐道安,亦是上海梅都的股东。在梅都拥有1.25%的股份。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fjx/200907100061.asp
上海塌楼事件追踪:开发商转制黑洞遭曝光(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7-10) 揭秘上海塌楼开发商背景:镇办企业(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6-30) 曝光王老吉背后:“水民”泛滥网络(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7-10) 曝光王老吉背后:“水民”泛滥网络(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7-10) 浏阳镉污染病理追踪:暴利之诱与监管之缺(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8-4) 21世纪经济报道:“疫苗事件”拷问权力支配市场 百度“第一员工”离职事件(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10-27) 脆弱的奶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10-7) 一篇《21世纪经济报道》负面报道事件始末(安利) 东航“倒飞”事件调查(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4-3) [2008/11/07] 【21世纪经济报道】蒙牛事件凸显中国商业文明缺失 [2008/11/07] 【21世纪经济报道】蒙牛事件凸显中国商业文明缺失 东航“倒飞”事件调查(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4-3) 上海反腐连环行动(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9-30) 上海磁悬浮之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1-15) 审计上海社保黑幕(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3-26) 审计上海社保黑幕(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3-26) 上海磁悬浮之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1-15) 请质询官员(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7-26) 近了,台湾(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7-4) 请质询官员(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7-26) 周正毅案重构(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10-30) 周正毅案重构(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10-30) 深度:株洲塌桥背后的夺命转包(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