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琼:29岁的市长看来不再年轻(成都商报 2009-6-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6:26:32
爱读爱看首页>报纸电子版首页> 成都商报 > 2009-06-26 > 岷江评论 > 正文

29岁的市长看来不再年轻

□本报评论员 徐琼

从6月21日当选新任市长那一刻起,29岁的清华硕士周森锋就注定要作为新闻人物,并接受公众的检视,即使“最初发布信息的宜城市官方网站和楚天都市报网站,都应宜城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删除了这一消息”,至少对于宜城市民,新任市长不可能隐姓埋名搞地下工作。

“29岁”当“市长”,两个关键词决定性地引来了好奇和质疑。在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尚欠透明的情况下,年纪轻轻平步青云太易引人联想。公共舆论的探照灯一路扫射,所到之处,新市长的家庭出身、学历背景、晋升履历和当选过程被一一质疑,甚至硕士毕业论文也被“人肉”出来,进而引发“涉嫌抄袭”的新一轮质疑。

年轻且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专业素养的人当市长,无论如何是新鲜事,是好事,不管他出身寒微还是显贵。所幸周森锋的家庭背景让警惕的人们松了口气,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显赫,反而是名副其实的“农民的儿子”。想来也是,真有与家庭出身有关的仕途,怎么可能走出这种直接又醒目的上升路线来。

但我还是好奇,才29岁的市长,看上去为什么不再年轻?说话那么老气,行事那么老到,心态那么老化。

周市长虽然年轻,但已经习惯于专人撑伞,与某些基层官员的做派一脉相承。时值6月初,日头还不算晒,代市长周森锋到农村调研,一位看上去年纪比他大许多的下属一直在背后为他撑伞遮阳。年过6旬的温家宝都能自己撑伞挡雨,年轻的市长公仆怎么就如此大剌剌地“被人民服务”,忘了自己“始终坚持勤政廉政,尽心尽力树形象”的就职宣言呢。

周市长虽然年轻,但对媒体敬而远之,这与老一辈官员多么相似。22日上午,周森锋自己上网看了消息,“就决定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了”,周市长难道不知,公众人物的隐私是受限的,别说官员的家庭背景不应避讳,就连家庭财产登记也已提上议程。作为一市之长,接受公众的苛查与审视,本身就是为政履职的一部分。

周市长虽然年轻,但对硕士论文涉嫌抄袭的“泼污”居然不为所动,不屑回应,这样的淡定似乎惟老一辈如文怀沙等人才有。年轻人可以低调,但不可能没有血气,可以隐忍,但不可能无视名誉。如果真如他同学打圆场所言,是因为挂职时太过忙碌,“放松了对论文的要求”,这无疑是一个污点,周市长必须自证清白。

“从保护一个青年正常成长出发,我希望媒体少些对我的关注”,媒体的关注,怎么就不利于一个青年的正常成长了?聪明的市长不应该惧怕媒体,而应该有所准备,被关注和被监督的压力才刚刚开始。

才29岁的人怎么就变得“老”了,是环境改造了青年,还是青年服从了环境?如果环境的侵蚀可以让人“10分钟年华老去”,市长年龄提前到29岁,甚至18岁,又有何意义?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0626141111/
 

电子报 >>南方周末>>第1324期

一周高论(6.23-6.30)

作者: 南方周末编辑部 2009-07-01 21:57:30 来源:南方周末

评审:青岩 何满

No.5 29岁的市长看来不再年轻

《成都商报》,6月26日,作者:徐琼

才29岁的市长,看上去为什么不再年轻?说话那么老气,行事那么老到,心态那么老化。

周市长虽然年轻,但已经习惯于专人撑伞,与某些基层官员的做派一脉相承。温家宝都能自己撑伞挡雨,年轻的市长怎么就如此大剌剌地“被人民服务”,忘了自己“始终坚持勤政廉政,尽心尽力树形象”的就职宣言呢。

周市长虽然年轻,但对媒体敬而远之,这与老一辈官员多么相似。22日上午,周森锋自己上网看了消息,“就决定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了”,周市长难道不知,公众人物的隐私是受限的,作为一市之长,接受公众的苛查与审视,本身就是为政履职的一部分。

周市长虽然年轻,但对硕士论文涉嫌抄袭的“泼污”居然不为所动,不屑回应。作为国家干部,周市长不能无视名誉。如果真如他同学打圆场所言,是因为挂职时太过忙碌,“放松了对论文的要求”,这无疑是一个污点,周市长必须自证清白。“从保护一个青年正常成长出发,我希望媒体少些对我的关注”,媒体的关注,怎么就不利于一个青年的正常成长了?聪明的市长不应该惧怕媒体,而应该有所准备,被关注和被监督的压力才刚刚开始。

【推荐理由】寥寥几笔,白描了一个典型官员,勾勒出了官场的某些侧面。如果一个官员是得到大众认可的,他应该是豪情万丈的,无论如何不会低调。对他的审核,本应在他任命之前就已经完成,而对他的监督和关注,现在“才刚刚开始”。

http://www.infzm.com/content/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