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压力更是“29岁市长”的前进动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59:29
关注压力更是“29岁市长”的前进动力
2009-6-25 7:23:20 
  梁勇(湖南 教师)

  22日下午,29岁的湖北宜城市市长周森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自从当选市长后,相关报道非常多,给他造成的压力目前超过了工作压力。“渴盼能安安稳稳实施自己的施政主张,淡出人们的视线和媒体的焦点”,“给我一个不受干扰的成长环境。”(6月24日《京华时报》)

  面对众多媒体的关注,我能体会周市长的那种在火上炙烤的感觉。但不认为媒体的关注对周市长的成长就是一种干扰。媒体对官员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不单是对腐败行为的监督,对行政过程、执法过程的监督,还应包括对政府官员工作时间之外的闲暇生活的关注和监督。媒体的关注和监督可能会揭露问题,可能会制造焦点,可能会有忠言逆耳,但是其出发点绝不是故意刁难,不是恶意抨击,不是制造事端,而是为了爱护官员,推动工作,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想通过媒体了解官员的过去,关注他的现在,有何不可呢?只要我们官员站得稳,行得正,以“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来对待媒体,则媒体的关注和监督就不是压力而是动力。

  其实,媒体的关注对周市长来说,是另一种关怀和爱护。周市长还年轻,成长的路还很长,有了媒体监督的保驾护航,从政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远。相反,如果政府官员真的“淡出人们的视线和媒体的焦点”,则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也未必有利于官员的成长。像当年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被判死刑以后就感慨,“假如江西的新闻媒体能像美国记者曝光克林顿那样,敢于报道我的绯闻,我不至于落到死刑的地步。”因受贿罪获刑的原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副厅长李国富也说:“如果有健康的、光明的八小时之外,我就不至于成为人民的罪人”。健康、光明的八小时之外如何保证呢?靠的就是官员自觉、主动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闲暇生活在阳光下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