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坝-花季护航”:醉翁之意不“尽”在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25:52

“绿坝-花季护航”:醉翁之意不“尽”在酒

 凤凰锐评

据人民网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下发《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规定自7月1日以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前将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上网过滤软件,而进口计算机在我国销售前也将预装该软件,并指出此举将有助于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巩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成果。据称,该软件具备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查看上网记录等功能,工信部等几部委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买断其一年服务供全社会免费使用。
“绿坝-花季护航”,一个很花哨、很迷人的名字,提出这个名词的一定是个很有想象力和诗意的人。为电脑安装过滤软件,是要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这是个很好的由头——整治网络环境——在开放的网络世界,淫秽、暴力、等消极内容日益泛滥,公众特别是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侵害。醉翁之意首先在“酒”,对此毋庸置疑。何况政府以人为本,为这项服务买单,公众免费使用。对深受经济危机影响钱包变得干瘪的老百姓来说,不用自掏腰包享受免费服务,是何其美好的一件事!简直要山呼万岁了。不过且慢,仔细琢磨,却发现有些不对头,醉翁之意不全在“酒”,原来还有更深层考虑。
首先,为电脑预装过滤软件,是政府公开行文实施,而不是市场或民间行为。这就意味着它是命令,必须强制执行。电脑提供商和公众没有拒绝的权利,无论你愿意与否,都要接受它。笔者想起,曾经引发广泛争议的公民在家看黄色录像案,最后以警察侵权作出判决。同理,公民(成年公民)在不妨害他人的情况下,有没有自行选择浏览网络内容的自由?安装电脑过滤软件,可以强制?政府有没有强行剥夺公民自由浏览网站的权力?进一步说,公民是否有拒绝政府过滤服务的权利?显然,随着政府文件的出台,公民包括电脑提供商都丧失了这一权利,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其次,对色情、暴力内容进行拦截当然无疑义,但是对所谓不良信息该如何界定、由谁界定,却具有很大的空间;查看上网记录,是不是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新闻审查?大陆宣传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是不是会介入网络言论,将我们的互联网改造得如同当今的人民日报?公众对有关部门滥用管理权、钳制公众之口存在担忧。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老百姓在网上发表言论,绝大多数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消除社会的阴暗面、落后面,促使我们的国家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公民的精神也能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从巴黎奥运会火炬传递事件、圆明园兽首事件、中美南海对峙事件等来看,我国公民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心以及负责任的精神,在网上发起了群众性的抗议行动,对最终事件向有利于我方的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
胡锦涛说,网络是我国的第三媒体。那么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应该发挥到其他媒体所起不到的作用。对公众的言论,不要总是先入为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公民有一个平台,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于国于民善莫大焉。对国家、社会、公民自身,也会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昨天,外交部和工业与信息化部对“绿坝-花季护航”软件的启用,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辩护,让人对事实究竟如何产生一丝担心。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中国政府依法管理互联网,为了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防止有害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而在另一个场合,工业与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却说,用户自行选择安装与否,同时对用户上网行为不进行任何监控,也不搜集任何用户信息。既然如此,似乎不存在管理的问题,那么外交部的管理之说从何而来,信息与工业化部的文件又当作何解释?
众所周知,在我国,“健康”一词,内涵很丰富,外延也很丰富,可以包罗万象。就像为了身体健康使用抗生素一样,它在杀灭有害病菌的同时,也会杀灭有益病菌,从而导致人体菌群失衡,人体的某个方面健康了,却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不健康”。我们不希望,强制使用“绿坝-花季护航”后,目前尚为可观、客观的互联网,会变成一张白纸,或者充满歌功颂德、隔靴搔痒的东西,蒙蔽了国家及公众的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