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中文十大非虚构类好书_山水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7:27:15
2008年全球中文十大非虚构类好书2009-02-28 11:56

2008年全球中文十大非虚构类好书

作者:章海陵 文章来源:亚洲周刊 点击数:55 更新时间:2009-2-15 2:24:15

中华民族有太多的记忆稍不留心就成为一片空白,但全球华人知识分子却是这“记忆废墟”的文字冒险家,在史料的断瓦残砾中,重新拼回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感情图象。

在刚过去的零八年,为迎接中共建政六十周年,十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香港陆续问世,作为第一套非官方史,以及作者中立、开放的价值立场,赢得学界与读书界的重视。而老记者杨继绳的《墓碑》,更揭开一场民间耳语已久,但一直没有真确求证的悲剧真相。这两本书以降,二零零八的好书都在见证全球华人思想解放,从国家大事开始,到个人命运转折的私密空间,都不断求真求实。他们有人总结中国经济崛起的辉煌与缺失;有人以深厚的人道情怀关注弱势群体;有人在理想主义幻灭后,经过沉痛反思,继续为人权、公平和正义作出奉献;有人开放“私领域”,倾吐内心困惑,讲述战胜疾病的心得;也有人醉心鉴赏城市景观和风土人情,热情地与公众分享……零八年成为可贵的思想总结之年。

亚洲周刊2008年中文十大非小说好书揭晓: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金观涛、沈志华等、香港、大陆);
(二)《墓碑》(杨继绳、大陆);
(三)《情报日本》(胡平、大陆);
(四)《我们——移动与劳动的生命记事》(顾玉玲、台湾);
(五)《去政治化的政治》(汪晖、大陆);
(六)《坚持.无悔》(陈若曦、台湾);
(七)《激荡三十年》(吴晓波、大陆);
(八)《目送》(龙应台、台湾;
(九)《忧郁病,就是这样》(李子玉、香港);
(十)《城市磁场》(陈家毅、新加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反右卷”作者沈志华披露,早在一九五六年,中共就决心放弃阶级斗争学说和“个人迷信”,要把中国引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但全党共识却无声无息地被中止、被扭曲、被颠覆。这套由金观涛主持、沉志华等人撰写的五百多万字、十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强调新的史料,言人之所未言,受到旅美学者余英时激赏,称“达到了史学著作的世界水平”。该书主持者金观涛要求撰写者必须为中国大陆背景,“一定要还原历史发生时的思想状态、文化观念,还原当时的语境,这是海外的汉学家无法感知的”。

●中共总书记***最近有“不折腾”之说,勾起民众对中国当代最大“折腾”的回忆,即惨绝人寰的大饥荒。新华社退休记者杨继绳经十年努力,推出八十万字《墓碑》,揭露中国五九至六一年间饿死三千六百万人的惨剧。这是什揦概念?杨继绳说,相当于向中国投下四百五十枚长崎原子弹,相当于发生一百五十次唐山大地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称这场饥荒是“世界史上有记录的饥馑中最大的一次”。

书中写道,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披麻带孝,没有鞭炮和纸钱,没有同情,没有悲哀,没有眼泪,也没有震惊和恐惧。几千万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精神麻木地消失了……冤死者中间就有作者父亲,他两眼深陷,手臂只剩一层干枯的皮,骨骼都显现出来,“我心里陡起一陈酸楚和震撼:原来通常说的“瘦得皮包骨”是这样的恐怖和残忍”!这是个人痛史,也是国史。这就是作者写作的动力,“必须写出来……把它写出来,并不是为了唤起仇恨”,而是永别这类悲剧。

●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走不出日本侵华战争的阴影,连日本汉字“情报”也被“嗅”出负面意义,与“间谍”、“特务”和“密码”等挂钩,其实它的原意只是“ 资讯”和“信息”。纪实文学作家胡平多次赴日访问,深感到这个国家“情报立命”,而“博物馆性格”深入民间,遂推出《情报日本》一书。日本重视情报,与地震海啸频发、天然资源贫乏的生存环境有关,忧患意识自动融汇进国民的文化血脉。日本的焦灼可简约成两句话“我们几乎什么都没有;别人有的我们必须得有”。作者还告诉我们,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翻译《孙子兵法》的国家,二战期间日本军方以《孙子兵法》作为教材,培养出了几百名军事情报人员。中国“以日为师”,何不就从忧患意识和“情报”入手?

●“资本融化国界”的全球化时代来临,也传来“不平等比不自由更痛苦”的悲号。《我们》是关于台湾“移动者”和外来劳工的“生命记事”,作者顾玉玲是台湾国际劳工协会主席,来自外省父亲与本省母亲结合的家庭,“同是天涯沦落人”,她发现父母故事竟跟移工故事十分相似,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尊严。本省与外省的边缘人,和来自东南亚的外劳都是边缘人。他们的故事交叉映照。他们坚信“幸福是可能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作者写自己父母亲的痛苦,冷冽深刻,也超越蓝绿的世界观。书中菲律宾女人密莉安与台湾男人阿溢决心挑战命运,相恋成婚,甜蜜温馨,但申请结婚时受到审查官员的无情打击和戏弄,有情人须回答昨夜进洞房时,旅馆房间是什么号码?是谁先沐浴?穿什么样衣服上床?作者提醒为难外来者婚姻申请的官员,包括从无身份之扰的读者:你或你的前辈也曾是漂泊一族,是历史洪流的一支,也曾在盘根错节官僚压迫下闪躲求生。《我们》感动众多读者。导演侯孝贤读时“数度泪涌不得不停下来”,表示一定要把它拍成电影,甚至以战地记者罗勃·卡帕名言自勉:“如果你拍得不好,那就是你离火线不够近。”《我们》就是贴近了人性挣扎火线的成功,高昂宣示了“原乡人、异乡人,首先都是人”的人权信念。

●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这是中国人最焦灼的追问。被视为新左派的学者汪晖推出论文集《去政治化的政治》,以“中国”及其“现代”为核心关怀,讨论中国社会急遽转型带来的各种问题,他认为,至为关键的是“去政治化”甚至“去价值化”的时代趋势,即理论工作者早已告诫过的“异化”现象。正是“去政治化”令权力体制不仅压制中共党内的自由讨论,也压制全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当知识人分析三农危机、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的扩大、体制性腐败时,权力体制最为有力的武器就是:你们是要回到“文革”吗?这种姿态“取消了任何对当代历史进程进行真正的政治分析的可能性”。

回到文革当然荒谬,但拒绝反思文革更荒谬,也更危险。书中重温文革中“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马克思说,想要了解无产阶级专政,就请看巴黎公社的原则——国家官员由普选产生,领普通工人薪水,可随时撤换,废除常备军等。“廉洁政府”与民主制度,这是连资产阶级革命也向往、具普世性的目标,“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这些原则相信也将在中国追究权贵资本主义、极左僵化势力的改革进程中表现出来。

●三十年前,小说《尹县长》震撼海外华人,继而在神州一纸风行。作品锋芒直指文革的残暴,开中国伤痕文学风气之先。重要的是,该作品出自台湾背景的陈若曦的手笔,而素材来自她亲历的文革浩劫。这是一段极有研究价值的岁月,总算再现于陈若曦零八年推出的自传《坚持.无悔》。陈早年留学美国,因向往共产主义而投身中国大陆,也因而碰上文革。文革确是浩劫、是炼狱,但令人喷饭的黑色幽默也比比皆是,譬如,人人都须学唱样板戏及上台表演,即使是五音不全的陈若曦也不能例外,结果以演出中的荒腔走板引来哄堂大笑收场。还有,一位大陆民众问陈若曦美国总统是否可以娶妻多位,得到否认后,仍不相信,“不对吧?报上常说“ 第一夫人”,可见还有第二、第三……”

陈若曦从大陆回到美国、加拿大后,八零年赴台湾为“美丽岛事件”跟当时的总统蒋经国舌战,官方媒体甚至发表社论指责她“不忠不孝”,但也因为她的“冲撞”,台湾当局停止了抓人。陈若曦写《坚持.无悔》,“到这年纪了,没有什么不能写”!

●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披露,文革后期,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顾准找来弟子、日后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自己时日不多,以后不必再来看他。然而,顾准意不在道别,而是郑重告诉:中国必会像战后日本那样,经济实力将神速崛起,只是不知是何时,要“待机守时”。

顾准说此番话是在他受尽磨难与耻辱的七四年,就在四年后,中国经济开始了GDP年均百分之九点八的高速增长三十年。但是,这样的高速增长从何而来却得不到解释,吴晓波发现,中国一直缺乏完整的案例库和可采信的资料系统,无法形成系统化的历史描述,有关于中国公司的所有判断与结论,都建立在一些个人观察的基础上,成为与国际沟通最大的障碍。吴晓波还发现:中国有伟大的经济奇迹,为什么没催生伟大的公司?而一些超常规发展的公司总难逃“报应”——“繁荣生成的时候,腐烂已经开始”。这都是中国经济奇迹的“灯下黑”,值得警惕和研究。

●台湾作家龙应台零八年出版散文集《目送》,而书中各个篇章早已在互联网上流传。热爱龙应台的读者马上发现,柔性行文与作者过去宏大叙事、兵气逼人的风格反差极大。《目送》是全书最感人的一篇,作者也将篇名当作书名,写的是母亲在机场目送儿子从海关窗口前离去、从高楼家中目送儿子等候公车离去的一刻。紧紧相扣的是,龙应台作为女儿送父亲人生的最后一程,目送棺木缓缓滑向火葬场炉门,直至消失。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目送“生下你的人”和“你生下的人”渐行渐远,“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但父女情更催人泪下,龙应台赴美留学拿到英美文学博士学位回台湾当大学教授时,父亲用运饲料的货车把女儿送去学校,把车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对女儿说,“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父亲的停车选择,前往冥国的背影,其实都彰显著他的大谦卑、大尊严与大刚毅。这一切自动地融进了作家女儿对国家兴亡的壮怀激烈,化为了她笔扫千军时的百炼钢与绕指柔。能够如此“父女母子一场”,人生何求?

●全球忧郁病患者逾亿,其中香港约七十万人。很多人不晓得,忧郁病不仅是心理病,也是生理的问题,可靠服药来治愈,香港人李子玉推出《忧郁病,就是这样 ——一个忧郁病患者的自白》,自述九二年至零一年曾四次自杀未遂、患忧郁症经历,与读者分享跟病魔搏斗的经验。书中写道,为了寻觅记忆中的毒药资料,作者来到香港大会堂借出几年的报纸合订本纸,急切而耐心地一页页翻找,与所有追求知识的读者一样,终于如愿。人类的求死毅力与求生意志竟可达到同样执迷而壮烈的境界!还有一次,作者决定用煤气自杀,买好了宽边胶纸和刀片后,约女友到饭店吃饭,整个饭局都心不在焉,在分手时,看着女友走上扶手电梯,在心中喊着对方的小名,“永别了,让我再好好看你一眼吧”!这几乎已是从天堂发出的挥别了。是丈夫李欧梵的温馨呵护最终令作者获救。她拥抱文字,也拒绝了忧郁。

●中国向有“人杰地灵”之说,其实也预言了城市鉴赏家的应运而生。新加坡华裔建筑师陈家毅零八年出版《城市磁场》,向读者娓娓道来他对世界各地都市的细致品评与鉴识。这位同时也爱好文学、电影及其他艺术的建筑师,鉴赏时常带有厚重的文化意味和人文情怀。陈家毅说,漫步亚洲都市时,他首先欣赏的是街头摊贩,是亚洲各行各业的默契与包容,独具美感,“即使曼谷街头在那简陋的小摊旁所撑开的大太阳伞,也属于一种寻常百姓家的城市美学”。作者寄望亚洲城市要打破自我摧毁的宿命,不必羡慕用金钱堆砌出来的海市蜃楼。

公私领域的求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