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匠尚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15:25
散文:作匠尚湖  

作者:边行

 

常熟的尚湖,因了姜公垂钓而来。如今姜公不在,人们为了纪念一种人文精神,伐木为栈,植珠栽柳,圈了一些地,搞了几套适合现代的疏懒设备,造就了一个风景旅游的尚湖湾。

 

我没去过这个风景区,为了弥补我的足迹,我这样说——我见过姜太公,却看不到尚湖湾。

尚湖湾不是风景区吗?不是的,我说。

 

尚湖不在风景区内,而在风景区外。人们慕名而去,只能看到现实的价值,触摸不到隐藏着的幽古情怀。姜公垂钓,也仅仅凭的是几块随意错落的湖石,一席之地。他垂钓所得,与现代经济或许是格格不入的。我或许会想,平整的水泥路,会磨损掉那双草鞋;几何的现代园林创作,抹煞的是回头时古人情怀的悠远;整齐的花卉草木,再辟不到独自惬意的幽径。并且,吵杂的人群会太多,惊扰了与姜公彼此静观的鱼儿。

 

甚至,听说居然还有高尔夫。这怕是要坏掉农夫的锄犁,扫兴了姜公的安静了。

如此,开发亦或投资的善名,恐怕要得改一改了。

 

改成什么样?我或许该觉得,天下的尚湖是没有风景区的。若定要狭隘的称谓,也只能是尚湖风景罢。这世间所有的风景,因在名头上多了一个区字,遮蔽了多少天高海阔的遐思呢!

 

风景该是没有栅栏的。

 

还有,既然是为纪念某人或是某物的,那就少一些从外拿来的东西。因为,纪念本身就说明,此地无价。若在姜公垂钓的石旁树一棵西洋柳,撑一把东洋伞,再来一首北欧的轻音乐,配一身南极人的服装……那么,姜公只能扔掉手中的鱼竿了。至于纪念,也就无从寻觅,至于尚湖,也就无从谈起,至于风景,也就无可奈何了。

 

尚湖是美的,的确。不过,尚湖的美,美在它的风景区外。这并不是人工雕琢几座假山,开辟几块草地,铺陈几座木桥,搭建几幢楼宇能解决的。

 

风景是需要守护的,而这守护不是靠栅栏来维持的。它应始终有一个中心的。尚湖风景的中心,就是它的原始人文情怀。这人文情怀是巨大的,广阔的,无边的。应有万亩良田的围绕,万户真善农家的修剪。不是靠几个佣金万两的阔商和几个无奈的政策。

风景的价值不是体现在观赏,而是记忆。

 

我曾与人发表过一个谬论,是关于记忆的。说,忽地怀念起小时的一个玩具,于是,千方百计把这个玩具复原。这个玩具的复原,或许就是对你的这段记忆的泯灭。因为你得到了,不需要回忆了。这于风景,也是一样的。人们拼命地想凭着想象,利用现代便捷的工具,复原千年前的人文风貌,岂不知,这正是与原始风貌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了。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正是因为败落颓然的景象,才引发了那般幽醉的人文思绪。若是未名湖的风光无限,那么,观者在观光满足后,哪还有闲暇的心地去深度挖掘,静心探索呢?

 

那么,尚湖,如此这般的风景区,却是禁锢了风景的。游人们甚至不会再去理会尚湖的来源,不再去管千多年前中国的历史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佛家讲究因果,人间讲究因缘,人们忘却了因,却都对果执着痴心。似乎无异于想要攀上天空之城了。

 

尚湖风景的美在于借自然的神斧之笔凿出了斑驳的文化印记。这文化印记以记录的方式,其终究是要回归的,要回归原始。人们却着相了,认为回归就是复原。在地貌上做文章,不去管后来的黄公望是怎样临摹尚湖,唐寅是怎样对待尚湖,康有为是怎样的感慨尚湖,柳亚子是怎样文雅尚湖。

 

于是,我所知道的尚湖风景区,正是以破坏尚湖来复原尚湖的。尚湖的山石都是假的,尚湖的水,几近死水。尚湖的小径香榭,处处散发着阿睹的味道。

 

所以,我有心要重新斧匠尚湖——莫要动土,拆除栅栏,叫风景冲出区的界限。

所以,我有心要重新构想尚湖——怡然田园,心纳海川,五内安然,吞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