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息公开平台 以压力推动改革 · 深圳读本 深评 · 2009-05-07 ,南都网,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58:06
建信息公开平台 以压力推动改革
日期:[2009年5月7日]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  条  

  市民中心

 

  近日,深圳市委组织部首次公布经济责任审计的评议结果,22名接受审计评议干部中,3名局级干部评议结果不合格,其中两名已经从原岗位被免职。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网友们在叫好的同时,也追问丢了乌纱帽的是谁?是哪个单位的?全部评议内容为何不公布?

 

  其实深圳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真正落实国务院在去年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能否真正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精神,能否完整、准确地把政务信息向群众摊开,这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关系到能否真正发挥信息公开的监督作用。虽然这次是深圳市委组织部的评议,但是也应该根据条例的精神,做到信息公开,更何况不少内容涉及到政府部门。

 

  信息公开的灵魂在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才能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这次评议结果中关键的责任部门和人员都没有公开,信息公开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首先,由于关键信息不公开,公众无法参与监督评议;其次,对于评议结果不合格的官员,公众需要知道,他们是否承担了应负的责任?第三,这些官员会不会“异地做官”?因此,有网友认为有作秀之嫌,有网友担心会不会暗箱操作,这就不奇怪了。因此,深圳其实可以做得更好,只要再进一步公开这些官员具体信息,就可以达到信息公开的效果。

 

  笔者一直认为,以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切入点,利用体制外的压力推动体制内的改革,不但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契机,而且是目前体制下,预防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一个好办法。通过信息公开,把体制外的聪明才智、监督力量引入到体制内,可以解决体制内本身的一些痼疾:

 

  首先,体制外的公开监督没有体制内部的熟人关系和人情网络的顾虑,不存在官官相护、暗箱操作这些痼疾。

 

  其次,体制外有各种专家、能人,集合众人的智慧可以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如果不信,可以看看近年来“周正龙拍虎”等事件中网民等公众参与监督所发挥的效力,摄影师从专业角度提出照片的问题,网友从年画中找出原始的老虎图像,还有人从光线、视角指出照片作假等等。几十年前,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什么现在我们不能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呢?

 

  第三,信息全面彻底公开,不但是事后审计、考核、评议的需要,而且可以起到事前监督的作用,一些预算方案没经过充分讨论就实施了,如果事后审计才发现有问题,损失已经产生了。

 

  最后,公众监督的成本效益远较体制内审计、检查要好。再以“周正龙拍虎”事件为例,如果官方组织一个各方专家参与的调查组,那要花费多少行政成本?何况,官方组织这样的调查难免会被体制内人情关系所影响,客观性难保证。“周正龙拍虎”事件中的确出现了这种情况,最终还是网上“打虎队”获得胜利。

 

  在网络技术普及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公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公众参与监督、评议也很方便、及时,效率大大提高。香港、新加坡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堪为深圳借鉴。即使在内地,也有一些省市已经取得良好成效。湖北省在2005年初就开始从财政领域试点阳光政务,2006年6月在全省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简单点说,就是涉及公众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发放标准、发放和领取情况,党政群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核编情况、在编人员及任职情况,都必须全面及时在网上公开。现在各地不时捅出一个县十几个副县长等官员超编的问题,但湖北就很难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各级政府编制都在网上公开了,一超编就会被群众发现。财政拨款与预算等更是如此。财政问题是信息公开的核心,对监督政府、预防腐败是非常有利的。

 

  深圳的市民素质比内地要高,网络硬件更发达,其实更有条件建立网上的信息公开平台。作为特区和创新城市的深圳,一直在学习香港和新加坡建设廉政高效的阳光政府,因此在信息公开上,深圳的确应该做得更好一些。

 

  □呙中校